摘要:
2019年是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一年,全国各级财政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敢担当,有作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坚持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出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和薄弱领域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一系列稳扎稳打的工作,有力推动了财政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压力。“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财政坚定笃行,沉着应对,在积极作为中显出“英雄本色”,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做好“加法”,保障基本民生。“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始终是财政的根本遵循。经济下行,财力增长放缓,...
2019年是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一年,全国各级财政部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敢担当,有作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坚持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出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和薄弱领域支持力度,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一系列稳扎稳打的工作,有力推动了财政经济平稳运行,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同时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构成压力。“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年份,财政坚定笃行,沉着应对,在积极作为中显出“英雄本色”,有力支撑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积极做好“加法”,保障基本民生。“为国理财、为民服务”始终是财政的根本遵循。经济下行,财力增长放缓,固然带来困难,但财政秉持“民生为本”的理财观,有效运用“加法”,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2019年,财政强化脱贫攻坚投入保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项目资金绩效管理;积极支持污染防治,促进稳定和扩大就业,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基本住房保障力度,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合理运用“减法”,严控一般开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019年,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财政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思想,切实做好“减法”,克服重重阻力,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中央部门带头严格支出管理,除刚性和重点项目外,其他项目支出平均压减幅度达到10%。这种关键时期的“减法”,实质上也是特殊的“加法”,以节流方式为减税降费和扩大投资腾挪空间,这是减与加的辩证统一。
着眼加力提效,保持经济平稳。“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首先表现在财政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条件。2019年,财政坚持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提高赤字规模,保持一定支出强度。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减税降费重要部署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把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作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先后出台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等“一揽子”政策,使数千万家企业和数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稳定发展。
加快财税改革,着力制度建设。《礼记·大学》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维新,是人类社会持续进步的必然要求。以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构建国家制度的重要任务。2019年,财政锐意改革,努力探索,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制定出台了科技等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报请国务院印发《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稳步有序推进财税立法工作,加强财政管理基础工作,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区域协同,推动城乡融合。“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区域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财政必须有所作为。2019年,财政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和薄弱领域的支持力度,深入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财税支持政策意见,制定出台贯彻落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做足了功课。
“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2019年,财政在艰难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2020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财政人已做好准备。各级财政部门将自觉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从“质”和“量”两方面发力,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 张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