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辽宁省财政厅立足全省实际,着力推进财政经济形势预测分析工作。特别是2018年以来,按照厅领导关于提高财政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和水平的工作要求,加大思考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全省财政经济运行的跟踪、分析和研判,不断提高财政经济运行分析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并在发挥作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作开展情况
编制月度数据简报。从2018年2月份开始,每月密切跟踪全省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变化情况,每月15日左右将收集整理的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财政、金融等国民经济指标数据形成月度简报,以及相关经济指标趋势图,通过厅内办公信息平台发布,为厅领导和厅内各处室研究和开展工作提供参阅资料。
按季度撰写分析材料。积极加强同统计局、发改委等省直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联系交流,深入分析全省财政经济运行情况,研判财政收入走势,对财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厅领导参加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提供参考材料,并形成专题报告报送财政部。
开展专题研究。在全省财政...

近年来,辽宁省财政厅立足全省实际,着力推进财政经济形势预测分析工作。特别是2018年以来,按照厅领导关于提高财政经济运行分析质量和水平的工作要求,加大思考研究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全省财政经济运行的跟踪、分析和研判,不断提高财政经济运行分析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并在发挥作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工作开展情况
编制月度数据简报。从2018年2月份开始,每月密切跟踪全省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变化情况,每月15日左右将收集整理的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物价、财政、金融等国民经济指标数据形成月度简报,以及相关经济指标趋势图,通过厅内办公信息平台发布,为厅领导和厅内各处室研究和开展工作提供参阅资料。
按季度撰写分析材料。积极加强同统计局、发改委等省直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的联系交流,深入分析全省财政经济运行情况,研判财政收入走势,对财政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厅领导参加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议提供参考材料,并形成专题报告报送财政部。
开展专题研究。在全省财政经济形势预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涉及辽宁省全局性、重点领域方面的问题,积极开展专题研究,提出相关财政政策建议。如,针对上半年预测分析提出的辽宁省经济发展存在的投资拉动力不足、新动能产业发展不充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迟缓等问题,会同厅内相关处室组成专题研究小组,通过开展专题研究,提出辽宁省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措施。
主要做法
领导重视、精心组织。预测分析工作,是财政综合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充分体现财政综合部门职能作用和工作水平的标志性业务。厅领导高度重视预测分析工作,把这项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并作为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对此项工作给予了很高期望,提出了“要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判,要跳出财政看财政,聚焦关键环节,坚持问题导向,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参考意见”有关工作目标和要求。亲自组织协调厅内综合、预算、国库三个处室分别从不同角度开展预测分析工作,即综合法规处侧重分析财政与经济之间关系,预算处侧重分析财税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国库处侧重分析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最后由综合法规处形成季度分析报告。
提高站位、拓宽视野。财政既是经济范畴,更是政治范畴,要强化“财”自觉服务于“政”的意识。具体落实到预测分析和财政政策研究工作中,就是要提高站位,学会自觉从政治高度认识、思考和解决财政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高度聚焦、研究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特别是要围绕着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重点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同时,要拓宽思路和视野,跳出财政看财政,将财政运行指标放到国内外经济大形势下审视分析,提高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另外,还要擅于借脑借智,充分借助外部力量,广泛开展与科研院所、高校等第三方专家智库的协作,拓展研究工作视野,提升研究层次和水平。
加强指标数据管理。指标数据管理是预测分析工作的基础。为把握好宏观经济形势,加大对财政经济指标数据的收集整理,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力求得到科学准确的分析结论。一是财税数据收集。从厅国库处、税务部门分别收集财政收支、税收执行等有关数据及相关分析材料。二是经济数据收集。每月中旬从省统计局、省人民银行和省银监局分别收集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银行存贷款余额、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等相关数据。三是相关信息搜集。日常工作中,通过阅读、搜集报纸、经济刊物和经济类的文章,从中获取有价值的重要信息,掌握和分析国家新出台政策对辽宁省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的影响,从而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完善分析角度和结论。四是建立数据台账。设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财政经济数据,并按月形成基础台账,为月度数据简报和季度分析报告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是做好预测分析工作的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提高辽宁省预测分析水平,有效应对和解决财政经济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与厅内外的沟通协调,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一是加强与厅内各处室之间协调衔接。建立财政部门内部综合、预算、国库、科研所等相关处室参加的财政经济运行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各自结合分管业务工作,交流信息资料,共同深入探讨分析财政经济运行的特点和存在问题,以及重大财税政策变动及其影响等。二是加强与省直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络。定期与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国税局、省人民银行等省直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沟通联络,及时获得经济运行相关数据。三是加强与厅内外科研部门联系。借助厅内科研所资源,不定期与省内高校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充分利用外脑和智库作用。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有利于提高预测分析的针对性,使预测分析工作更接地气。近年来,紧密结合全省财政经济形势以及财税运行特点和问题,深入基层及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行业、企业经营发展状况,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经济运行的新特点、新规律。例如,2018年8月份,为进一步了解大宗商品价格变动对资源类行业收入的影响,组织人员赴本溪钢铁集团开展专题调研,了解本钢企业生产经营和纳税情况,并分析判断钢铁行业增加的税收有近70%是受价格上涨外部因素影响,表明资源类企业内生增长机制还没有形成,产销两旺、效益改善主要靠外部性因素拉动。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预测分析工作涉及多个方面,不仅要对财政自身运行指标进行深度分析,还要对财政指标与经济指标进行相关联比较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质量、结构变化、动力转换、PPI价格涨幅影响等几个维度,将分产业、分行业的税收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运用财政数据来反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将第二产业税收与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税收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高新技术制造业税收与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资源类税收与PPI价格涨幅等相对应指标进行关联分析,以便对财政收入与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是否实现了同步同向增长、各类指标之间是否协调等结论进行论证。
责任编辑 张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