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将逐步退出竞争性和经营性领域,转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如何适应这种转变,调整公共支出政策,建立公共支出预算体系,优化支出结构,推进公共支出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财政部门面临的一个新的、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最近,财政部公共支出司在广东省汕头市召开了全国部分地区公共支出管理工作研讨会,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财政部副部长张佑才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张佑才副部长的讲话内容可概括为四“新”,即新形势,新使命,新台阶,新要求。他在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后说,新的形势、新的发展阶段,对财政部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我们的担子会越来越重,财政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这次财政部机构改革,将原文教行政司改名为公共支出司;除保留了原文教行政司的各项职责外,增加了拟定公共财政支出政策,提出优化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以及拟定政府公共财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职责,可以说,新的公共支出司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首先是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的任务重。新的公共支出司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它标志着我们在理财思想和管理职能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由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管理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管理转变,财政资金供给要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范围,财政管理要以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目标。其二,它标志着公共支出管理在整个财政管理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过去我们经常强调收入管理与支出管理要“两手抓”,现在我们要在坚持“两手抓”的基础上,在支出管理方面,把工作重点逐步向公共支出领域转移。甚至也可以说,这次财政部机构改革后,深化财政改革的重点在公共支出领域。其三,它标志着在转变财政职能,加强财政管理工作中,公共支出司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历史职责。既要做好文教行政财务改革与管理工作,又要拟定公共支出政策,提出优化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加强对具有全局性和带有战略性问题的研究和把握,对深化财政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负有重大责任。其次是促进发展和维护稳定的责任大。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的调整,财政要逐步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保证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比较稳定的基础;要逐步加大对教育、科技等社会公益性事业的投入,以促进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保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要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第三是反腐倡廉的作用大。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规范行政行为,实施源头治理,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治本之路。公共支出管理与反腐倡廉工作密切相关,如何从资金分配、监管上做到经常化、法制化、规范化,预防和制止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应当成为今后公共支出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张副部长指出,新的形势、新的使命赋予公共支出管理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要充分认清当前的形势,把握好各种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克服困难和完成工作任务的信心,以改革的精神,把公共支出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张副部长说,公共支出的面很宽,下一步重点应抓好五项工作:
第一,促进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自1994年全国文教行政财务工作会议提出规范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的工作任务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项工作的难度非常大,从全国来看尚未取得明显进展。现在已经开始的机构改革和下一步将要进行的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这项工作的开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把这项工作推向前进。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主动地与机构编制部门配合,共同做好机构改革尤其是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和单位的实际,对不同单位进行类型划分,提出具体的界定意见。对应走向市场的单位,要区别情况,制定政策,创造条件,采取不同的形式或办法,既积极又稳妥地使之逐步与财政供给脱钩。同时,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清理整顿文教周转金。各级财政的文教周转金一律实行只收不贷,回收的周转金由财政统一安排使用,使这部分财政资金逐步退出经营性领域。
第二,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教育和科技是新一届政府的最大任务。为保证国家财政对科教的投入力度,今年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通知>的通知》,同时,中央决定从今年起到2000年中央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共160多亿元;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从今年起到2000年共投入54亿元。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的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千方百计地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科技投入的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
第三,进一步做好事业行政单位收支统管工作。对事业行政单位实行收支统管是《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的要求,是这次事业行政单位财务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各级财政部门要在近两年工作的基础上,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套严密的预算管理程序,明确的预算拨款原则,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合理的财务报表体系和严格的预算监督办法。二是财政内部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财政专户管理工作。无论是财政部门还是事业行政单位,都要按规定开设银行账户,杜绝多头开户的现象。尤其是对单位开设的银行账户要进行清理整顿,严格审批程序。同时,还要采取措施,使应交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及时足额上交专户。三是要做好对部门、单位的宣传解释工作和各项服务工作,既要促使部门、单位积极配合财政部门的工作,财政部门也要把工作做深、做细,方便部门、单位上交资金和使用资金。
第四,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抑制公共支出增长问题,首先是一个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问题。从目前来看,主要应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在经费投入上要贯彻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首先保证教育科技等重点项目按规定增长,同时合理安排好那些应由财政资金供给的单位的资金需要。二是要积极配合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优化事业结构,对那些重复设置、低效运转、规模效益差的单位,要坚决进行撤并。三是要继续抓好有关机构共建、资源共享、设备共用的发展事业的办法。
第五,严格支出管理,从严控制支出。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和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增收节支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突出管理重点,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执行“八不准”:不准安排超编人员经费;不准违反规定购买小汽车;不准安排各种节庆活动经费;不准用公款旅游;不准安排无实际内容、无明确任务的会议经费;不准滥发津贴、补贴;不准新建楼堂馆所和对办公用房进行超标准装修;不准支付超过包干标准的公务住宅和移动电话费用。各级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公检法、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实施政府采购办法。
张佑才副部长最后强调,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切实转变财政职能,建设一支精简、高效的财政干部队伍,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张副部长还从提高干部素质、调整管理思路、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法纪观念、发挥表率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
(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