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苏大丰市裕华镇以盛产大蒜闻名华夏,彭兴保就是这个镇的财政所长。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基层财政干部,把满腔热情倾注在黄海之滨的这块热土上,倾注在广大蒜农的心坎里,倾注在共和国的财政事业中。
彭兴保17岁时就踏上财会工作岗位,先后担任过乡建筑站、卫生院、农机站、食品站、工办等单位的会计。1981年经招考录用为乡财政干部,1983年3月担任万盈乡财政所所长。1992年10月调任裕华镇财政所所长。
裕华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每年大蒜种植面积近5万亩,成为农业特产税的主要来源。彭兴保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税源。他和所里同志分成两个小组,利用近20天时间,逐村、逐组、逐户进行调查摸底,编造清册,及时下达农业特产税征收任务。他根据裕华镇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制定全镇经济计划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将大蒜、西瓜列入重点发展项目。为了支持生产,彭兴保从镇农发基金中先后拿出10多万元资金,委托农科站引进大蒜、西瓜等良种,帮助修建村级道路、桥梁,让客户的车辆直接开到农户田头,解决了困扰农村十几年的运输难的问题。还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扩大裕华镇大蒜、西瓜、柿子等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产品销路。
彭兴保...
江苏大丰市裕华镇以盛产大蒜闻名华夏,彭兴保就是这个镇的财政所长。这位与共和国同龄的基层财政干部,把满腔热情倾注在黄海之滨的这块热土上,倾注在广大蒜农的心坎里,倾注在共和国的财政事业中。
彭兴保17岁时就踏上财会工作岗位,先后担任过乡建筑站、卫生院、农机站、食品站、工办等单位的会计。1981年经招考录用为乡财政干部,1983年3月担任万盈乡财政所所长。1992年10月调任裕华镇财政所所长。
裕华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全镇每年大蒜种植面积近5万亩,成为农业特产税的主要来源。彭兴保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税源。他和所里同志分成两个小组,利用近20天时间,逐村、逐组、逐户进行调查摸底,编造清册,及时下达农业特产税征收任务。他根据裕华镇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制定全镇经济计划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时,将大蒜、西瓜列入重点发展项目。为了支持生产,彭兴保从镇农发基金中先后拿出10多万元资金,委托农科站引进大蒜、西瓜等良种,帮助修建村级道路、桥梁,让客户的车辆直接开到农户田头,解决了困扰农村十几年的运输难的问题。还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扩大裕华镇大蒜、西瓜、柿子等产品的知名度,拓宽产品销路。
彭兴保注重扶持贫困户发展大蒜生产。他发动党员干部捐款近两万元,买好种籽、化肥,直接送到特困户手中,并登门传授大蒜种植技术。福东村有个贫困户叫朱兰英,近七十岁,还带着两个不能劳动的痴呆孩子。在她种蒜正愁没钱买基肥时,彭兴保及时把200斤大蒜复合肥送到了她家,并把这户作为自己扶贫定点户。也就是这个福东村,有几个农民对政策不理解,拒交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彭兴保和所里同志几次上门动员无效后,就把几个人请到财政所里来,倾听他们的意见。几个纳税户反映广播坏了没有及时修,听不到宣传的声音;家里自来水不通、电灯不亮,对村干部有意见。彭兴保一边向纳税户宣传国家税收政策,一边与村委会联系及时修好了广播和水电设施,几个人愉快地缴纳了应缴税款。
每次下乡征税时,彭兴保总是自备粮菜,在群众家搭伙,不在村组吃喝。今年年初,一个纳税大户缺乏资金,彭兴保帮助其借入部分财政间隙资金。为表示感谢,这个大户在镇上一家饭店请彭兴保,老彭耐心说服了纳税人不必设宴。象这样的事每月都碰到几次,不管对方采取什么手段,他都一概谢绝,不端人家的酒杯。
彭兴保每天正常上班都超过十个小时,工作紧张时,不分白天、黑夜。1995年6月底正是海滩泥螺特产税征收黄金时间,彭兴保每天都在征收第一线。就在这时,老家捎信说父亲肺心病突发,要他回去照看。老彭想到所里人手少,自己走一天,就有几千元的财政收入流失,他坚持留在海边,没有回去。半个月后,弟弟又从家中赶来,说父亲病危,想见他一面。万般无奈,他安排了手中的事情匆匆赶回去时,父亲已经奄奄一息了。为了共和国的财政事业,彭兴保只得把对父亲的怀念和歉疚永远埋在心里。
在彭兴保的带动和支持下,不仅裕华镇的大蒜等特产经济作物生产搞得红红火火,同时也带动了裕华镇经济的腾飞,进而给本来不很富裕的财政带来了活力。目前裕华镇14个村都已形成以蒜、西瓜、冬瓜、柿子、大棚蔬菜为主的种植格局。实行了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全镇种植大蒜面积近5万亩,西瓜2万亩,柿子、银杏等其他特经作物也得到了发展。彭兴保,这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也由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尽职尽责的基层财政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