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作者:河北省财政厅调研组
[大]
[中]
[小]
摘要:
近几年来,由于财力的分散及部门间改革的不平衡,致使财政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明显弱化,调控力度大大降低。其原因除放权让利而致的财政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比重的减少,没有力量调控外,一是财政部门的调控意识淡漠,很少有人从调控经济运行的动态角度来考虑、分析和处理财政调控问题,即使采取一些措施,也往往是就事论事,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不够;二是每一项财政政策的出台,都很少从调控力度、横向影响、可能的后果及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等方面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全面论证,致使调控带有一定的表面性、盲目性,往往“按F葫芦起来瓢”,效果不甚理想;三是系统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综合调控不够,这不仅表现在采取财税措施时考虑与金融、物价等杠杆协调较少,而且表现在财税杠杆内部也未放到一个盘子里统筹安排,甚至有些措施的作用互相抵消。在新体制和新形势下,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并为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创造条件,即通过这种调控,消除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急功近利性缺陷,提高资源配置的宏观有效性;消除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及由此造成的大起大落,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消除社会分配不公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使社会得以...
近几年来,由于财力的分散及部门间改革的不平衡,致使财政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明显弱化,调控力度大大降低。其原因除放权让利而致的财政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比重的减少,没有力量调控外,一是财政部门的调控意识淡漠,很少有人从调控经济运行的动态角度来考虑、分析和处理财政调控问题,即使采取一些措施,也往往是就事论事,认识的高度和深度不够;二是每一项财政政策的出台,都很少从调控力度、横向影响、可能的后果及应采取的补救措施等方面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全面论证,致使调控带有一定的表面性、盲目性,往往“按F葫芦起来瓢”,效果不甚理想;三是系统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综合调控不够,这不仅表现在采取财税措施时考虑与金融、物价等杠杆协调较少,而且表现在财税杠杆内部也未放到一个盘子里统筹安排,甚至有些措施的作用互相抵消。在新体制和新形势下,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在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并为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创造条件,即通过这种调控,消除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急功近利性缺陷,提高资源配置的宏观有效性;消除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及由此造成的大起大落,实现经济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消除社会分配不公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使社会得以和谐运行。怎样发挥好这些方面的职能作用?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着手:
1.信息诱导调控。在新体制中,财政有责任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及生产消费行为,这种引导的主要方式或手段就是提供信息。一是提供财务信息,即财政部门通过对整体经济运行及某一方面运行状况财务信息的汇总和加工,定期向社会提供有关资金筹集、使用、回收、分配等方面的财务信息,供企业界乃至政府决策时参考。二是提供财政规划信息。财政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其内容涵盖诸多方面,诸如若干年内的收入规模、收入构成、支出数量、支出结构、支持重点、融资渠道和数量、投资方向、国有资产经营意向等。通过规划的制定和发布,一方面便于统一政府有关方面及财政部门的思想和行动,另一方面使社会了解了政府的财政计划,有助于提高政府与企业间决策的一致性。三是提供财政政策信息。在不同的时期,政府有不同的发展重点,经济运行中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财政要制定不同的政策,明确鼓励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及有关管理程序,借以促使企业或个人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做出与政府目标一致的决策。这就要求财政部门加强政策宣传。为此要加强领导,责成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利用报刊及时地发布政策,使其真正起到引导企业及个人行动的作用,增强财政调控的成效。
2.体制调控。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状况,影响乃至决定着各级积极性的发挥、宏观调控的力度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可以说,财政体制是调控各级政府之间经济行为的重要经济杠杆。体制的确定,至少应考虑如下原则:一是有利于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的均衡协调。这要求财力的必要集中及不同区域之间一定的转移支付。二是有利于调动各地区的理财积极性及发展经济的热情,使各地区通过自己努力取得经济发展成效后能得到一定的鼓励和刺激。这便要求财政在政府的领导和其他部门的配合下,下大功夫界定清楚各级间的事权范围,理清上下级间的职责权限,确定各级的财力支配权。
3.预算调控。一年一度的财政预算,是财政收支规模及其结构的具体化,是财政利用收支手段调控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主杠杆。但在以前,由于预算编制方法的科学性不足,预算内容不够详尽,以致在预算的执行中出现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问题。要使预算成为一个真正得力的调控杠杆,至少应做如下两项调整:一是预算内容的拓宽和深化。就是说要充分利用财政预算这种手段,把所有财政能涵盖的资金均纳入综合预算系统,编制真正的“大预算”。即除了按《预算管理条例》的规定编制正常预算之外,还要增加其它应当列入预算系统的内容。这样一来,预算就分为经常性、建设性、信用性及国有资产四部分。经常性预算即政府公共支出及吃饭部分,重点说明政府的必要公共支出及行政事业单位等“吃皇粮”单位及人员的开支,此为必保部分;建设性部分说明本年度财政预算要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及其它支持生产支出,要列明项目的总投资、建设内容、进度安排、本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效果考核等;信用部分主要说明财政投融资的资金来源、资金使用、管理方式,而且要落实到具体项目;国有资产部分主要说明当年国有资产调剂、经营、拍卖、租赁、收益及投向,要详细列明资金来源项目及拟投项目。二是编制方法的改进,变目前的基数法为因素法,实行零基预算、项目预算。要认识到,这一改革,不仅是方法问题,重要的在于对调整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结构有重要作用。
4.税收调控。税收是财政调控经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杠杆,这一点已在国内外取得共识。虽然我国的税种税率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且具有法律效力,但可以预想,实行分税制后地方对税收杠杆的支配权还会有一定余地,因此,在分税制的体制下及明确税政与税务分开的前提下,地方税务局要设在财政厅内部,并另设税政管理处,该处主要负责研究利用税收杠杆调控经济的有关政策问题。这样,虽然税政和税务均在财政部门内,但只要在工作上分开,仍可以达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有效合作的目的。另外,地方税务局设在财政厅内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收支的统筹安排及实现财政的积极平衡,有利于财政内在统一性的实现,有利于财税杠杆的联动和调控效果的提高。
5.国有资产经营调控。从本质上讲,国有资产归全体人民所有,而体现全国人民意志的组织形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但人民代表大会属于立法和监督的权力机关,行使国有资产具体管理职权的执行机关应该是国务院及各级人民政府,作为政府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总代理,是财政部门及其所属的国有资产管理局。因此,国有资产的管理、配置和经营就成为财政部门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社会资产流向的一大杠杆。目前,为了尽快理顺各方面的关系,有必要建立一个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挂帅并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国有资产管理中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同时,提高国有资产管理局的规格,确定其应有的地位,增加人员编制,提高人员素质,并在其下设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中介机构主要负责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每年编制详细的国有资产经营计划,详细说明经营的品目、原因、目的、方式、投向、管理等,列入财政预算报告,并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执行。同时,对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也应早做调研,拿出处理意见,制定新的政策,不能再在等待、观望中葬送国有资产了。
6.投融资调控。财政通过自己健全的投融资体系及有效的信用管理,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和经济运行。通过多渠道融资,财政可以把分散在各部门、各单位的资金集中起来,利用各自时间差的衔接实现不间断的资金循环;通过直接投资或合资合作,可以搞一些基础产业、高科技及有风险的项目,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并引导社会资金朝着某一既定方向流动,通过短期信贷,帮助企业解决临时资金困难,支持企业发展。目前,需要加快财政投融资体系建设,加强财政信用管理和调控的规范性、科学性、计划性,使它们的调控作用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来。
7.国债调控。国债的发行,是我国财政弥补赤字及调控经济方法的一大进步。但对一个省而言,如何通过国债手段调控经济便是一个与国家级不同的问题。虽然一省一地的国债调控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外省外地的影响,但毕竟彼此间各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其调控作用不可能因外部干扰而完全消失。因此,今后应当注重提高国债调控的自觉性,一方面通过收售国债调控经济,搞活资金,在一定程度上配合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性,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而不是仅局限于自身微观经济效益的好坏;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发行一定数量的地方债券,支持经济建设。
8.补贴调控。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补贴不仅仅是财政背着的一个包袱,也是手中的一个调控杠杆。这一杠杆使用得好,可以起到稳定社会、消除不公、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运用不好,会出现罚勤奖懒、浪费资财、鼓励落后的结果。对于补贴的处理,目前需要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粮食保护价与市场价格的差价继续保留;二是对亏损企业的政策性补贴要逐步减少,经营性亏损补贴一律取消;三是对于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和银行资金投向的建设性贴息补贴,应当按照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合理安排;四是对居民生活补贴由暗补改明补,并适当控制。
9.法规制度调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作为财政部门,极有必要增强运用法制杠杆调控经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一整套财政、财务、会计法规和相关规章。目前尚有很多五六十年代按照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及当时情况制定的财政法规,仍在继续贯彻执行。各级财政部门都有必要对自己以往制定的法规、规定、制度、办法等进行一次彻底清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修改的修改,该制定的尽快制定,使这些财政、财务、会计制度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推动、促进和保障作用。鉴此,各省市财政部门内极有必要调整设置一个财政法规处,以便统一设计、协调和处理内部制度清理、修改、拟定、颁发等工作。
10.监督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诱导机制的作用更大,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愿望将更加强烈。尽管政府为了引导社会行为制定了规划、发布了信息、颁布了法规、进行了投资,但行为主体仍难免为了局部利益而展开一系列与国家宏观利益相悖的微观活动。因此,作为政府中具有综合管理职责的财政部门对各种社会经济行为的监督任务更重,监督的调控作用也更大。财政监督的实施,一方面靠财政部门自身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另一方面应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在财政指导下、服务于社会的注册会计师队伍。目前,需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力量,选一批年纪轻、业务精、素质高的人充实到会计师事务队伍中。亦可考虑与国外合资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借以培养人才和引进管理,进而把会计师事务和财政监督工作推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阶段。
以上十大调控虽可自成体系,但它门之间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搞好了会成为一个互相补充的有机体,搞不好会因彼此冲突而抵减调控效果。从长远看,各级财政部门均有必要设置一个专门的高层次调控杠杆协调机构,并由主要领导亲自管理。其主要职能是研究制定财政宏观调控规划和重大措施,协调各杠杆的调控范围、力度和方向,审定各杠杆的长远及年度调控计划等。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