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作者:本刊记者
[大]
[中]
[小]
摘要:
1983年的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建立乡镇财政的号召,到今年乡镇财政建设工作已开展整整十年了。十年来全国乡镇财政发展十分迅速,广大读者十分关心乡镇财政建设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财政部地方预算司副司长姜永华同志,请他向读者谈谈十年来乡镇财政建设的有关情况。
记者:姜副司长,尽管乡镇财政已有十年的历史,温故而知新,请您首先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下什么是乡镇财政?
姜永华: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职能,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政法规,在本乡镇范围内,通过各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分配和再分配来促进乡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所形成的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包括乡镇财政与乡镇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乡镇财政与农村集体经济之间的分配关系;乡镇财政与农村个体经济之间的分配关系;乡镇财政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乡镇财政与县级财政的分配关系等等。它是我国五级财政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整个财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乡镇财政收入取之于农民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乡镇财政支出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1983年的10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建立乡镇财政的号召,到今年乡镇财政建设工作已开展整整十年了。十年来全国乡镇财政发展十分迅速,广大读者十分关心乡镇财政建设问题,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财政部地方预算司副司长姜永华同志,请他向读者谈谈十年来乡镇财政建设的有关情况。
记者:姜副司长,尽管乡镇财政已有十年的历史,温故而知新,请您首先向广大读者介绍一下什么是乡镇财政?
姜永华: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经济职能,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财政法规,在本乡镇范围内,通过各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分配和再分配来促进乡镇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所形成的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分配关系。包括乡镇财政与乡镇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乡镇财政与农村集体经济之间的分配关系;乡镇财政与农村个体经济之间的分配关系;乡镇财政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乡镇财政与县级财政的分配关系等等。它是我国五级财政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国家整个财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乡镇财政收入取之于农民劳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乡镇财政支出用于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记者:建立乡镇财政的重要性在哪里?
姜永华:在农村改变政社合一体制,建立乡镇政府的同时,相应地建立乡镇财政,是极其重要的。
第一是发展乡镇经济建设事业的需要。乡镇政府是国家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按照政权、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原则,有一级政权,就应有一级财政。建立乡财政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这级政府积极地组织收入,有效地管理支出,以满足乡镇发展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卫生事业,进行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的需要。
第二是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乡镇有本级的收入,也有上级的拨款,有本级安排的支出,也有管理上级专项支出的任务,资金的渠道多,使用范围广,管理任务重。同时国家财政在农村的各项收入也有了变化。因此,需要专设机构担当这些繁重的任务。
第三是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有了很大的发展,农村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形势的发展,只有建立乡镇财政,才能适应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此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各项收支,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也需要建立乡镇财政。
记者:乡镇财政有些什么特点?
姜永华:乡镇财政与县以上各级地方财政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1.基层性。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只有对上级财政的问题,不存在对下级财政的问题。
2.综合性。乡镇财政既管理预算内资金,又管理预算外资金和乡镇自筹资金。
3.集体性。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集体方面,资金投入也主要用于集体方面。
4.群众性。乡镇财政的直接对象是乡镇范围内的企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和千家万户的农民,它的收支都同基层组织和农民群众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乡镇财政工作和乡镇财政干部都在以下三个方面面对千家万户:一是农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及税务部门委托征收的其他农村零散税收的征收面对千家万户;二是认购国库券工作面对千家万户;三是支援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乡村企业等面对千家万户。
5.差异性。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既有乡镇经济发展快的发达地区,也有贫穷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十分悬殊。乡镇财政的收入任务和支出管理,都要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
6.季节性。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也使乡镇财政工作带有较强的季节性。比如农业税的征收时间比较集中,支农资金的投放需要不违农时等等。
记者:乡镇财政的职能是什么?
姜永华:国家财政具有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社会经济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职能,作为最基层的乡镇财政,其职能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具体。
1.筹集资金的职能。就是说乡镇财政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把乡镇范围内的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那部分社会产品的价值,采取适当形式集中起来,形成乡镇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乡镇自筹收入,成为乡镇政府履行其政治、经济职能的物质基础。
2.供应资金的职能。就是说乡镇财政把筹集起来的资金,分别资金性质,进行统筹安排,及时组织供应,保证乡镇政府各部门、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资金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调控农村社会经济的职能。一是调节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收入,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二是调节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及服务业之间的分配关系,正确处理国家同乡镇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结构布局合理性;三是正确安排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与各项正常经费的比例,促进乡镇经济的协调发展,保证乡镇政府机关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
4.监督经济活动的职能。一是在分配过程的监督,分配涉及到什么领域,监督就扩展到相应的范围;二是乡镇财政日常活动的监督,既包括财政部门上下级之间的监督,也包括财政机关对缴纳和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记者:乡镇财政的作用是什么?
姜永华:乡镇财政的职能在具体工作中的运用与效果就表现为乡镇财政的作用。乡镇财政的作用主要有:
1.积累乡镇建设资金,调节乡镇中国家与集体、个人的分配关系。乡镇财政将分散在乡镇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千家万户的资金集中起来,用于保护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其发展。
2.按照乡镇经济发展情况和群众要求,合理分配资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计生、民兵训练、优抚、交通、敬老院、幼儿园等项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
3.帮助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加强经济核算,讲求经济效益,合理分配收益,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水平。
4.贯彻执行国家各项财政政策和税收法令,按期完成任务,并在经济领域内,打击贪污盗窃,反对损公肥私,挥霍浪费等不良倾向,反腐倡廉,监督和制止对农民的各项不合理的摊派,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记者:乡镇财政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姜永华:乡镇财政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农业、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管好用好各项财政收入和乡镇各项资金,促进乡镇经济发展,培植开辟财源,帮助企事业单位加强管理与会计核算,正确处理乡镇中国家、集体、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具体说来:
1.促产增收。大力支持农业、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2.积极组织各项财政收入,管好用好各项财政支出,包括负责支农周转金的拨付、发放、管理和回收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3.加强对乡镇集体企业的财务管理,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和乡镇自筹资金;
4.认真执行国家预、决算制度,编报乡镇预、决算,定期向乡镇人代会作报告;
5.加强财政、财务监督检查,维护财经纪律;加强对各项社会集资和收费的管理工作,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减轻农民负担;
6.做好国库券推销工作及上级财政部门和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记者:乡镇财政建立十年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效?
姜永华:乡镇财政建立以后,在抓好健全机构、完善体制、建章建制、加强培训等自身建设的同时,坚持了一手抓财政扭补和一手抓千万元乡镇建设的“两手抓”的方针,始终把支持农业、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培植和开辟财源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为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乡镇财政增收很快,年平均增长速度一般在20%左右。1992年全国乡镇财政收入达到了661亿元,其中预算内收入472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占县乡两级财政收入的45%,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9.5%。预算内财政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乡镇达到了438个,比上年增加了171个,有的乡镇过了亿元。
1992年全国乡镇财政总支出为530.6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其中预算内支出为349.8亿元。1992年乡镇财政用于支持农业生产的资金为159.5亿元;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资金为137.2亿元,扶持了40.1万个乡镇企业,扶持联合体和农户252.4万个,累计增加税收34.1亿元;支持文教事业发展的资金为196.2亿元;支持乡镇基层政权建设,安排行政管理费的支出为59亿元。
乡镇财政除了从资金上支持、扶持外,还从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政权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乡镇财政建设将会发展得更快更好,不断登上新的台阶。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