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她,一个从田野里走来的的黝黑的中年妇女,一个在财政部门最基层辛勤耕耘的女共产党员。时光似水,日月如梭,十年匆匆而去,皱纹过早地爬上了她的额头,浓发间也夹杂了些许银丝,疾病时常困扰着她那衣带渐宽的身体,但她益发显得精明强干了,益发对事业执着追求了,在无愧的事业中开拓着闪光的人生路。
她,就是大丰县通商乡财政所47岁的副所长王梅兰。
十年前,王梅兰因工作严谨踏实而从村里调到乡财政所工作,新的工作岗位更激发了她的求知欲。
她以农家妇女特有的质朴,自强不息地执着追求,开始在会计这块新天地里辛勤地耕耘。为了适应会计工作,她主动向老同志请教,向年轻的同行学习,使自己很快掌握了会计基本原理,工作开始得心应手。但她并不以此为满足。1986年,她又参加了中华会计函授学习,丈夫在外地工作,家务事多,她就挤出时间听课,在灯下苦读深钻。经过三年的刻苦钻研,她终于撷取了梦寐以求的中专证书,并被评为助理会计师。她仍未满足,依然不息地在会计的园地里耕耘,先后有数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那白纸黑字上浸透着王梅兰多少滴辛勤汗水……在大家的一致拥戴下,她走上了乡财政所的领导岗位。
有人把财政干部比作...
她,一个从田野里走来的的黝黑的中年妇女,一个在财政部门最基层辛勤耕耘的女共产党员。时光似水,日月如梭,十年匆匆而去,皱纹过早地爬上了她的额头,浓发间也夹杂了些许银丝,疾病时常困扰着她那衣带渐宽的身体,但她益发显得精明强干了,益发对事业执着追求了,在无愧的事业中开拓着闪光的人生路。
她,就是大丰县通商乡财政所47岁的副所长王梅兰。
十年前,王梅兰因工作严谨踏实而从村里调到乡财政所工作,新的工作岗位更激发了她的求知欲。
她以农家妇女特有的质朴,自强不息地执着追求,开始在会计这块新天地里辛勤地耕耘。为了适应会计工作,她主动向老同志请教,向年轻的同行学习,使自己很快掌握了会计基本原理,工作开始得心应手。但她并不以此为满足。1986年,她又参加了中华会计函授学习,丈夫在外地工作,家务事多,她就挤出时间听课,在灯下苦读深钻。经过三年的刻苦钻研,她终于撷取了梦寐以求的中专证书,并被评为助理会计师。她仍未满足,依然不息地在会计的园地里耕耘,先后有数篇论文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那白纸黑字上浸透着王梅兰多少滴辛勤汗水……在大家的一致拥戴下,她走上了乡财政所的领导岗位。
有人把财政干部比作“财神菩萨”,王梅兰说这个菩萨不好当。一次,她到吉丰村去收大蒜特产税,一个邻近乡镇的小贩以交税就降低收购价为由,蛊惑群众闹事。她沉着冷静深入浅出地宣传税法,从上午八点一直到晚上九点多钟未顾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终于取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小贩不得不纳了税。当她拖着沉重的双腿回到家里时,再也坚持不住,昏倒了……。
作为一个财政干部,不仅要会聚财,更要会用财。一次,王梅兰的一位老领导找她报发票,她一次剔除不符合报销的医药费129元,老领导说她太僵了,而她却苦口婆心地劝道:“不是我僵,而是财政法规严”。去年,乡里企业要上几个新项目,她主动跑市场,搞论证。资金紧缺,一时难于筹措拆借,她主动跑县里市里找主管部门、金融单位争取资金。多少个白天黑夜,她磨破了嘴皮,跑破了鞋底,先后融通228万元投放到乡阀门厂、毛巾厂、缫丝厂三个骨干企业,使企业展翅腾飞。她蹲点的阀门厂,当年就利用资金开发了4个高精新拳头产品,并全部荣获部优、省优、市优产品称号,出口美国、印尼、西班牙等八个国家和地区,创汇550万元。
无私的奉献,换来了事业的兴旺,也赢得了人们的爱戴。有些单位为感谢王梅兰的帮助,送来了衣料、被面、床单、毛毯,甚至现金,但她一一拒绝。用她的话来说,尽责尽力,事业至上,竭诚服务是我应尽的义务,如果接受了你们的东西,就失去了我的人格和职责。
十年的汗水,十年的艰辛,结出了累累硕果。在王梅兰主持工作下的通商乡财政所连续三年受到市、县财政局表彰,被评为先进财政所,她个人也先后27次受到市、县、乡的表彰奖励。
事业就是生命,人生无悔,哪怕“为伊消得人憔悴”!路仍在她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