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乡镇国库工作的通知”和《乡镇国库管理办法(暂行)》。这是我国乡镇国库建设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它必将对我国乡镇国库建设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各地应该认真学习、贯彻“通知”精神和《乡镇国库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在总结各地乡镇国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乡镇国库建设工作。
自1984年1月辽宁海城、盖县两地率先进行乡镇国库试点以来,我国乡镇国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如今,全国各地,除西藏(没有建立乡级财政)、青海外,都进行了乡镇国库试点。到1992年底,全国建立乡镇国库9738个,占全国乡镇财政所总数的21%。从试点情况看,建立乡镇国库是富有成效的。
-建立乡镇国库,有利于乡镇实行“收支挂钩、分灶吃饭”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增收节支和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建库前,乡镇“有财无库”,不是一级完整意义的财政,体制是虚的,乡镇政府对本乡镇财政收支情况看不见,摸不着,自然也就管不上,因而组织财政收入就缺乏积极性。建库后,乡镇政府可以通过国库,对每月每季的财政收支完成情况了如指掌,从而促使乡镇政府重视财政收支,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作为本乡镇的中心任务。
-建立乡镇国库,乡镇的财政收入可以直接缴入当地的乡镇国库办理留解,避免了财政资金上交下拨在途时间,提高了资金的时效性。同时,由于乡财政各项资金收支存取都要按国库制度办理,接受银行监督,属于县以上的各项收入能及时得到上划,避免了挪用、挤占上级预算资金的现象,也大大增强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建立乡镇国库,具体体现了“收支挂钩,分灶吃饭”体制的作用。乡镇财政预算收支的执行、财力平衡、资金调度等全由乡镇负责,乡镇财政所作为乡镇政府的职能部门,真正担起了本乡镇范围内各项预算内、预算外和自筹资金的收支管理任务。乡镇政府为了保证预算收支的执行,除了加强对预算收入的管理,还切实加强了对各项支出的管理,充分发挥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
-建立乡镇国库,国库业务把财、税、银三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银行部门主动向乡镇财政所提供收入情况,税务部门积极组织收入入库,有利于财、税、银三家密切协作,协商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来看,全面推开乡镇国库建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
第一,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乡镇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步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支柱的经济格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乡镇财政收支不断增长。据1992年全国乡镇财政总决算统计,当年乡镇财政预算内、外和自筹资金收入共计达660亿元、支出53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9%和20.9%。乡镇收支规模的扩大,为创建乡镇国库奠定了基础。
第二,根据县乡机构改革的要求,县级各部门进一步向乡镇放权,乡镇自主权不断增大。乡镇政府迫切需要掌握本乡镇的收支情况,以便合理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
第三,乡镇财、税、银机构日益配套。据1992年全国乡镇财政决算统计,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建立乡镇财政所的有46653个乡镇,占乡镇总数的96.1%;税务所24488个,占乡镇总数50.4%,其中一乡一所的16425个,比上年增加了六个百分点。同时,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了《关于人民银行二级分行和县支库“三定”方案的通知》,县支库大多成立了国库股。
第四,各地对建立乡镇国库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因地制宜地选择了不同的模式,取得了不少经验。一是县市财政与人行委托各专业银行在基层的营业所、办事处代办乡镇国库;二是县市财政局与人行合办乡镇国库,国库设在各专业银行的营业所或办事处;三是县市财政部门直接在当地银行营业所办理乡镇国库业务等。
下一步各地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乡镇国库工作:
一、认真学习、贯彻“通知”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金库条例》,提高对建立乡镇国库意义的认识。事实证明,建立乡镇国库有利于乡镇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有利于乡镇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在乡镇建立国库是一项新工作,加上对这项工作宣传不够,现在尚有一些地方对建立乡镇国库还存有顾虑,主要是财政部门担心建立乡镇国库财力分散,影响财政资金的周转和调度;乡镇担心收支挂钩,分灶吃饭后,乡镇遇到困难,市县财政撒手不管;银行系统和税务部门担心业务量增加,人手少,应付不了等。各级政府应做好宣传和思想发动工作,统一认识,把全面推开乡镇国库建设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二、各地乡镇国库建设工作,应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要一手抓机构设置,一手抓管理。已推开的地方,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管理上来,使乡镇国库逐步巩固、完善和提高;正在试点的地区,要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推开;尚未试点的地区,应选择条件较好的乡镇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
三、乡镇国库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新生事物,点多、面广,加之初建阶段,制度不够完善,关系尚未理顺,需要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一是正在试点和准备试点的地区财、税、银三家最好组成一个专门的班子,负责建立乡镇国库的组织协调等工作;二是为了加强乡镇国库的管理,提高乡镇国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应以《乡镇国库管理办法(暂行)》为依据,因地制宜地制定管理制度和办法,规范乡镇国库工作;三是抓好乡镇国库代办人员、乡镇财政总预算会计、税收专管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国库业务开展的需要。
四、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给乡镇建立国库创造条件。完善乡镇财政体制是与建立乡镇国库相辅相成的一件大事,只有建立乡镇国库,才能使乡镇财政真正成为一级实体财政。反过来,只有完善了乡镇财政体制,才能使乡镇国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这就要求确立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一是要进一步下放财政收支管理权限,正确划分乡镇财政的收支范围,把属于乡镇范围内的一切收支,彻底下放给乡镇财政管理。二是要区别乡镇不同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收支挂钩体制,正确处理好县乡之间的关系,在保证县级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乡镇的积极性。
五、加强部门协作,密切财、税、银部门之间关系。乡镇国库工作集财、税、银工作于一体,政策性强,业务量大,涉及面广,不仅要求干部具有一定的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而且要求有关部门,特别是财政、税务、银行部门密切配合。县市财政部门要主动与税务部门、县人行和代理乡镇国库业务的专业银行商量工作,争取税务和银行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主动解决乡镇国库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积极推进乡镇国库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