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十堰市是随着中国最大的汽车基地——东风汽车公司的诞生而建立的一座新兴汽车工业城市。随着东汽公司的发展,十堰市的地方经济也逐渐壮大,地方工业由建市初期的几家生产竹木铁器的手工作坊,发展到1992年产值达89亿元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评比中,十堰市排列第22位。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财源的常盛不衰,1992年市级财政收入完成28656万元,比1980年的3023万元,增长9.48倍,平均每年递增20.6%,1992年财政支出完成14826万元,比1980年的2302万元增长4.55倍,平均每年递增16.8%。在十堰市夺取这些成就的过程中,该市财政部门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十堰市80%以上的企业都是为二汽配套服务的,因此,财政工作确立了“依托东汽公司、服务东汽公司、大力培育市场”的战略思想。为了实施这一战略思想,促进企业向内使劲,增产增收,他们坚持四个狠抓不放。
一是扭住汽车支柱产业不放,集中力量加强主体财源建设。首先抓好配套服务工作。近几年来,围绕为东汽公司配套服务,市财政通过省里借、市里筹、预算内挤、预算外调等多种办法,筹集资金20200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在投资方向上,优先支持为二汽配套发展的新项目,开发新产品;优先扶持...
十堰市是随着中国最大的汽车基地——东风汽车公司的诞生而建立的一座新兴汽车工业城市。随着东汽公司的发展,十堰市的地方经济也逐渐壮大,地方工业由建市初期的几家生产竹木铁器的手工作坊,发展到1992年产值达89亿元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在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评比中,十堰市排列第22位。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财源的常盛不衰,1992年市级财政收入完成28656万元,比1980年的3023万元,增长9.48倍,平均每年递增20.6%,1992年财政支出完成14826万元,比1980年的2302万元增长4.55倍,平均每年递增16.8%。在十堰市夺取这些成就的过程中,该市财政部门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十堰市80%以上的企业都是为二汽配套服务的,因此,财政工作确立了“依托东汽公司、服务东汽公司、大力培育市场”的战略思想。为了实施这一战略思想,促进企业向内使劲,增产增收,他们坚持四个狠抓不放。
一是扭住汽车支柱产业不放,集中力量加强主体财源建设。首先抓好配套服务工作。近几年来,围绕为东汽公司配套服务,市财政通过省里借、市里筹、预算内挤、预算外调等多种办法,筹集资金20200万元,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在投资方向上,优先支持为二汽配套发展的新项目,开发新产品;优先扶持亏损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促其扭亏增盈;优先扶持老企业挖潜改造,扩大生产能力。这样一来,兴建和扩建了一批企业,壮大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了为东汽公司服务的能力。其次是正确处理好“予”和“取”的关系,加强资金投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发展经济培植财源。近5年来,市财政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达1亿多元,其中仅提取技术开发费就达2500万元。此外,自改革开放以来,市财政还通过预算安排挖潜改造资金5000万元,发放周转金4000多万元,增强了财源建设后劲,促进了地方工业的发展。目前,在全市工业产值中,汽车工业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70%提高到目前的85%,地方配套工业所提供的财源比重也由80年代的70%提高到目前的90%。
二是扭住重点企业和骨干产品不放,大力培植支柱财源。近几年,十堰市财政部门把东风轮胎厂、汽车改装厂、轮毂厂、汽车制动蹄厂、汽车缸套厂等20家大中型企业确定为支持和服务的重点,把为汽车生产配套的30万套子午胎、系列汽车缸套开发以及前制动钳新产品试制等100个重点产品项目作为财政投资、财政贴息贷款的重点扶持对象,同时把科技“三项费用”以及财政建立的科技发展基金重点用于这些企业和产品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上规模上效益。东风轮胎厂是全国500家大型骨干企业之一,是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该企业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为此,十堰市财政局投资900万元,支持该厂在现有生产能力110万套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厂房、土地和公用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引进生产载重子午胎和轿车子午胎的关键设备和技术,逐步形成30万套载重子午胎和150万套轿车子午胎的生产能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1992年实现利税1.17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0%。在此基础上,市财政还投资550万元,支持市汽车制动蹄厂开发了卡车离合器、轿车前制动钳以及开发系列改装车。经过努力扶持发展,以东风轮胎厂为代表的20家重点企业生产规模成倍扩大,效益明显提高,所提供的财政收入已占地方收入的60%以上。
三是扭住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不放,努力开发群体财源。十堰市作为一个新兴城市,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却没有相应跟上,这不仅导致了资金的大量外流,也严重地影响了城镇居民的生活。为了加快以商贸、物资、饮食、服务、娱乐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向第三产业要财源,十堰市通过建立商业网点发展基金、集中部分预算外资金,运用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方式,集中力量在最近几年迅速建设了一批大型商场、集贸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并逐步发展了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和劳务市场。到1992年底,全市各类大中小市场网点已达到2400个,从事流通的企业已发展2900多家。这些企业1992年提供的利税已占地方财政收入的30%。
四是扭住多元经济成分发展不放,积极开拓新型财源。多一种经济成份的发展,多一种经营方式,就多一条财路。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从1988年开始,十堰市大胆借鉴沿海城市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把支持个体,私营企业,鼓励党政、事业单位办经济实体、增加替代财源,发展财政信用等作为财政工作重点,促进经济发展。几年来,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很快,1992年提供财政收入2000万元。通过发展财政信用,建立地方信托投资公司,已累计发放贷款21347万元,创收1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