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作者:赵吉成
[大]
[中]
[小]
摘要:
进一步支持深化改革,正确处理眼前生财和长远生财的关系
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加大改革力度上下功夫。财政自身改革进展快慢,支持经济改革力度大小,对于整个改革进程关系很大。如果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干,就不可能迈开新的步伐,而只能是被动应付。当然,敢想并不是胡想,敢干也不是乱干。标准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那几条,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有利于财政状况好转的,财政部门都应当在财力可能的范围内勇于实践,或满腔热情地予以支持。对那些已不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形势需要的财政规章制度,要尽快进行清理;对经过实践证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验和作法,要鼓励结合本地的情况进行推广,受财力或其它方面条件限制不宜一下子全面铺开的,可以先在点上或线上搞试点。当前,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正确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财政自身改革,财政支持经济改革,在财力上往往是先投入,后产出,中间有一个时间差。既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不顾当年财政日子能否过得去,超负荷去勉强改革;也不能消极等待,只讲当年过日子,不考虑长远改革与发展。应当在过紧日子与支持改革之间找出一个恰当的度,既要使当前财政日...
进一步支持深化改革,正确处理眼前生财和长远生财的关系
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在加大改革力度上下功夫。财政自身改革进展快慢,支持经济改革力度大小,对于整个改革进程关系很大。如果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干,就不可能迈开新的步伐,而只能是被动应付。当然,敢想并不是胡想,敢干也不是乱干。标准就是小平同志提出的那几条,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增强,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有利于财政状况好转的,财政部门都应当在财力可能的范围内勇于实践,或满腔热情地予以支持。对那些已不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形势需要的财政规章制度,要尽快进行清理;对经过实践证明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经验和作法,要鼓励结合本地的情况进行推广,受财力或其它方面条件限制不宜一下子全面铺开的,可以先在点上或线上搞试点。当前,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必须正确处理眼前和长远的关系。财政自身改革,财政支持经济改革,在财力上往往是先投入,后产出,中间有一个时间差。既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不顾当年财政日子能否过得去,超负荷去勉强改革;也不能消极等待,只讲当年过日子,不考虑长远改革与发展。应当在过紧日子与支持改革之间找出一个恰当的度,既要使当前财政日子过得去,更要在支持改革和长远发展上有所作为。
进一步支持扩大开放,正确处理生产生财与商贸生财的关系
财政要尽力支持把经济搞上去,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支持扩大开放的力度。这里关键是必须摆正生产生财与商贸生财的关系。在产品经济条件下,生产是生财之本,商贸无足轻重;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地处边境的省份,生产与商贸在生财中的位置可以说是并驾齐驱,相辅相成。以黑龙江省为例,近10年中,全省商贸企业的利税增长幅度超过同期生产企业的13.7%。黑河、绥芬河过去被列为老少边穷地区,这几年边境贸易发展迅速,5年多来,财政收入增长一直居于全省前列,两市财政收入一半以上直接来自边境贸易。昔日地处边疆的劣势,已变为明显的地域优势。显然,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贸已越来越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财政部门应当充分地认识这一变化,深化对开放生财的认识,加强对开放生财的支持。这样做,不但可以少投入、多产出,加快生财速度,减少投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以商贸促生产的新格局。
进一步支持振兴科技,正确处理直接生财与间接生财的关系
实践证明,不断地提高经济增长中的科技含量,经济发展才能步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收入翻两番才有希望。物质资源丰富、科技力量较强,而经济发展较慢、财政日子较紧的省份,要赢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较快的财政收入增长,更有必要走依靠科技振兴财政经济的路子。财政部门应当有支持振兴科技的紧迫感。从当前的情况看,最重要的是必须克服钱少无力支持振兴科技和有钱不愿支持振兴科技两种偏向,纠正把直接生财与间接生财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我们必须看到,在生产领域中,凡是高质量、高效益的企业,背后都是科学技术、科学经营在起作用。科技在生财中的作用是间接的,是必须经过生产与流通转化的。就这个意义也可以说它是用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左右着生产、效益和财政形势。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认识,要把支持振兴科技作为从源头上振兴企业、振兴财政的根本措施来抓,努力作好振兴科技这篇文章,尽快提高经济和财政增长中的科技含量。
进一步振兴县级财政,正确处理扶贫生财与帮富生财的关系
县级财政是县级经济的综合反映,而县级经济是省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薄弱环节,但发展潜力很大,因此,振兴县财政与振兴县级经济和发展全省经济是密切相关的。近5年间,黑龙江省先后对5个自然条件好、发展后劲足、领导班子强的县(市)实行财政计划单列,予以重点扶持,促其超前发展。从去年开始,我们又全面实施了“八五”期间振兴县级财政的发展规划,决定重点扶持22个县财政收入进档达标,21个财政补贴县脱补,真正把扶贫与帮富有机地结合起来。但也有不足,主要是扶贫帮富的力量比较平均,相比而言,帮富的力度还不够大。这种大体平均使用力量的作法,不利于能够先富的地方更快地富起来,然后在适当时候让他们多作贡献,反过来带动落后地区发展。事实证明,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有先有后、拉开档次前进的办法,更有利于从总体上加快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处理好扶贫与帮富的关系,恰当地把握扶贫与帮富工作中的政策与投入的倾斜。
进一步支持搞好企业,正确处理扭亏生财与增盈生财的关系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源泉”。企业的盈亏与财政的富穷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黑龙江省企业经济效益差,主要表现是亏损大、盈利小。如1991年全省预算内工业企业近半数发生亏损,亏损额达7.74亿元,盈亏相抵实现利润只有7529万元。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支持企业的力度,要把着力点放在提高企业扭亏增盈能力上。然而,对扭亏与增盈在生财上的作用,还没有真正被人们认识。许多人重增盈,轻扭亏。目前黑龙江省各行各业每年亏损高达20多亿元,大大高于同期企业盈利数额。盈利企业利润翻一番,只相当于减少亏损50%;而亏损企业亏损全消灭,则相当于盈利企业利润增加两倍。可见扭转企业亏损是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不认识这一点,就不能说是抓住了提高效益的主攻方向。财政部门对企业扭亏增盈应树立新的观念,确立新的标准,拿出新的对策,去争取新的进展。当然,对有盈利的企业也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提出更高的要求。
进一步搞好财政分配,正确处理政策生财与投入生财的关系
财政分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财政分配搞好了,就能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否则,对经济发展就会产生制约作用。因此,进一步搞好财政分配是扩大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对财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财政分配政策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而不能让生产力发展去适应财政分配政策。相对而言,财政分配搞死很容易,只要循规蹈矩,以不变应万变,遇到问题找本本,简单地点头或摇头即可。而真正把财政分配搞好却很困难,因为它需要从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出发,还要有敢于突破老框框解决新问题的勇气和闯劲,甚至敢于承担某些风险,承受某些非议。当前,应根据国家的基本政策,处理好政策生财与投入生财的关系,把用活政策与搞活分配有机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财政政策与资金投入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相同的作用,但运用政策往往可以收到比单纯投入更大的功效,今后应当更多地采用给政策的办法,更好地发挥政策的威力。
进一步加强财政管理,正确处理监督生财与服务生财的关系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职能之一,其根本作用是维护财经纪律,保障经济正常运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执行财政监督时,既有失之于宽的问题,也有执行过严的问题。在进一步改革开放、把经济搞上去的新形势下,财政监督的作用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必须加强。实际上,监督本身也是服务,监督与服务都是手段,都是为把经济搞上去“保驾护航”。当前,监督与服务这两手都要加强,不能偏废。一方面,对各种严重违反财经纪律,采用不正当手段截留坐支国家财政收入的违纪单位与个人,一定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另一方面,必须掌握政策,分清违纪问题的性质,对属于在改革探索中一时的失误,要帮助出主意、想办法,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对过去制定的财经制度与法规,由于情况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的,有权修订的要及时修订,无权修订的也要在执行中向上反映。只要我们牢牢把握服务的宗旨,就一定能够改善监督,强化服务。
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正确处理工作生财与资金生财的关系
财政工作尽力支持把经济搞上去,需要全方位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正确处理工作生财与资金生财的关系。从一些地市的情况看,立足加大工作生财的力度,应该是财政工作的一个重点课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谁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谁就掌握了财政工作的主动权,谁就能尽快赢得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近几年,各级财政部门着眼于不花钱或少花钱去促进搞好企业、支持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拓宽了理财领域,积累了不少新经验,值得学习借鉴和总结推广。如牡丹江市财政局出面穿针引线当红娘,促成牡丹江啤酒厂与林口啤酒厂联营、联销、联利,每年多获收益300多万元;齐齐哈尔市财政局促成猎枪厂与台板厂合并,每年扭亏增盈上百万元;佳木斯市财政局促成该市啤酒厂与两个没有啤酒厂的县达成联销联利协议,使佳木斯啤酒厂富余的生产能力得到发挥,两县从包干销售啤酒中也得到好处,三方每年预计可增加效益600万元以上。这些,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说明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领域是广阔的,形式是多样的。靠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去促进企业提高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同靠增加投入相比,不仅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有时还可以起到单靠投入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