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绥芬河两市由昔日的冷清小市变为今天沸腾的边城,靠的不只是发展边贸、兴办旅游,更重要的是依靠对外开放的政策,四门洞开,八方招商,积极实施“引鸟筑巢”的方略。他们以此聚集资金,借助外力,以期做好开发沿边,繁荣经济,开放生财的大文章。
起飞的前奏
如果说在恢复边贸的1987年至1991年这个阶段,黑河、绥芬河两市的财政经济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快的阶段的话,那么进入1992年,发展又进入了一次加速度前进的黄金时期。凡是今年5月份以后到两市去考察过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两市像两座庞大的工地,脚手架林立,推土机等施工机械轰鸣,施工车辆穿梭往来,在建工程昼夜施工,到处都是繁忙景象。据黑河市经济合作区开发办公室主任沈育同志介绍,黑河市自今年3月初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后,立即成为国内外客商的投资热点,城市新区、老区建设同步加快。新辟的经济合作区开始规划1.9平方公里,但很快就变为5.8平方公里,接着又扩大到8.5平方公里。截止到6月30日,经济合作开发区办公室成立仅40天,就接待国内29个省市和10几个国家、地区的304个考察团组,共洽谈签订有效协议120多个,出让土地2.63平方公里,应交订金中已经到位2600万元。招商协议引进资金5.05亿元。今年经济合作开发区总建筑面积达22.7万平方米,总投资5.23亿元,将有商贸、边贸、电力、石油、铁路、物资等12座综合贸易大厦全面开工;老区现已开工基本建设面积36万平方米,与俄方联合修建长1.3公里黑龙江大桥的前期勘探准备工作已经开始,还筹备易地新建能够起落中型客机的黑河机场。新区、老区基建总规模今年将达60万平方米以上,1年等于过去10年的建设规模。
绥芬河市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咨询处长李金波同志讲,绥芬河市经济开发合作区已规划完成2.52平方公里的三个小区,其中仅第一小区0.62平方公里,已收订金3000多万元;二、三小区将引进竞争机制进行拍卖。据统计,截至6月30日,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已同国内外客商达成意向投资协议580项,已批准立项121个,投资额5.3亿元,其中国内投资110项,4.1亿元;吸引外资11项,1.2亿元。经过招商已初步确定搞10大建设项目,主要包括铁路站场改造、公路改线工程、程控微波电话、热电水源工程、兴办大、中、小学校和医疗卫生中心。新区老区开发改建统算,去年全市建设面积已相当于前15年的总和,今年基本建设开工面积将达50多万平方米,投资额约5亿元以上,是去年的4倍多。
这样的建设速度,谁能说它不是奇迹。在共和国的土地上,黑河、绥芬河市正在创造着与深圳特区起步之初相似的业绩。
辉煌的前景
展望黑河、绥芬河两市的未来,人们充满信心,充满憧憬,充满希望。
胡耀邦同志早在1984年就讲过:“南有深圳,北有黑河,南深北黑,比翼齐飞”。当时有许多人不敢想象,如今更多的人正在实践。不仅是南深北黑,还有一个绥芬河;不仅是南有沙头角,北有黑河岛,绥芬河也将建设一个自由贸易区。
一位曾经目睹过深圳开发初期情况的广东客商,考察了黑河、绥芬河两市后,深有感触地说:从今天黑河、绥芬河的建设速度,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深圳特区建设情景的再现。两市与深圳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对象不同,但在打开国门、加快建设上完全相似。
如今的黑河、绥芬河,虽然脱胎换骨的建设改造“阵痛”尚未过去,但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轮廓已经初步形成。近三年内,两市用于市政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7通1平的投入将达20亿元左右(仅黑河市就计划投入11亿元),相当于全省其余67个县(市)3年投入的总和,将修建10层以上高大建筑50多栋。两市通过分别扩建新建中型机场,新建黑龙江跨国大桥,改建绥芬河至牡丹江二级公路,完善口岸联检设施,过货能力将由目前的300万吨左右,逐步增加到1000万吨上下,真正成为我国与独联体各国进行贸易的大通道。1993年两市的万门程控电话交换机将全部交付使用,届时两市分别达到城镇居民每8人和每2人拥有1台电话,成为全省电话通讯普及率最高、速度最快的城市。黑河、绥芬河两市都将划出一块地盘,设“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区。仅黑河市在0.87平方公里的大黑河岛,就已计划投资5亿元,分贸易区、游乐区和度假村三片建设,还将在岛上向北架设空中缆车与俄方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相连,向南修建钢索斜拉桥与黑河市区相接。两市财政局长都满怀信心地说,今后8年,如果全省财政收入再翻一番,我们就至少要增加两倍,并力争翻两番,使两市财政收入分别由今年的4000万元和3000万元,跃升到1亿元以上,位居全省县级财政前列。
展望不久的将来,黑河、绥芬河两市必将成为饮誉中外的贸易名城和旅游名城,以其勃勃生机、茂盛的财源和崭新的姿态屹立在祖国的北疆。
引力之所在
黑河、绥芬河两个弹丸之地,何以产生这样大的吸引力,成为各方投资建设、兴贸经商的热土,最重要的是:
——领导开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以强烈的改革开放意识,抓住国家批准黑河、绥芬河两市为开放城市的机遇,乘势而上抓两市、促沿边、带全省,先后作出了关于发展外向型经济的14条政策决定;关于赋予黑河、绥芬河边境开放城市的55条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在出台这些政策前,省委书记孙维本、省长邵奇惠分别带队到黑河、绥芬河市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出台这些政策后,省委常委、副省长陈云林又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两市现场宣布下放权力、赋予政策。使两市开放生财的工作一启动就处在党和政府极为关注的非常有利的氛围之中。
——思路开明。开放生财需要投入,有政策才能引来投入,才能“引鸟筑巢”。为在财政上给开放城市更大的自主权,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赵吉成在黑河市调查研究后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省上的规定宜粗不宜细。上面原则一些,下边才有灵活性,才能够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二是允许大胆试验,今后下边搞各种改革,凡不影响财政全局、不涉及各级财政分配关系的事,都可大胆试验,省厅要及时掌握情况,参与试验。三是不做“削足适履”的事。当一个新事物出现时,不简单用旧条文去卡,不轻易予以否定,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尺度,如果新事物对头,应该修改的就不是新事物,而是旧条文。这三条原则,被省委省政府领导誉为“开明”,深受全省尤其是黑河、绥芬河两市财政部门的欢迎。
——政策开明。为支持黑河、绥芬河两市开放生财,在省委、省政府赋予两市的55条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中,有关省财政税务部门的就有14条,主要包括对两市财政定额补助不变;两市上缴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省分成部分全额返还;两市征收耕地占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缴省部分全额留用;两市以外商、外地投资为主新建的能源、交通、港口和技术密集型项目,企业所得税超过15%部分,可由当地财政返还给企业;两市内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品以外销为主的投资项目,“八五”期间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等等。黑河、绥芬河两市政府也从市情出发拟定了若干政策规定。
——服务开明。黑河市委书记张文树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强调,黑河要有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文化生活和一流的安定环境;要抓好“满意在黑河”活动,使全市人民认识到,没有中外客商云集黑河,黑河就谈不到对外开放,黑河有责任、有义务提供满意的投资环境,友好热情地对待每一位来客,使每个中外客商都有宾至如归之感。绥芬河市市长赵明非说:一切为客商,是绥芬河市每个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因为绥芬河不单是绥芬河人的,也是黑龙江、乃至全中国的。
黑河、绥芬河两市乘沿边开放的东风,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边贸前景,跨国的旅游魅力,借助外力,“引鸟筑巢”,加快建设步伐,加速经济发展,实现繁荣富庶。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所有沿边开放的地方,都应当珍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以“引鸟筑巢”带“筑巢引鸟”,实现借力生财与自力生财的有机结合与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