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05 作者:湖北省财政厅
[大]
[中]
[小]
摘要:
1990年,湖北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地方预算内工业生产企业亏损面高达32.8%,亏损额6.3亿元,实现利润也从1989年的27.8亿元,急剧下降到14.9亿元。1991年上半年亏损额继续呈增长趋势。全省财政日子也因企业不景气日益吃紧。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去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充分借助中央相继出台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方针政策的强劲东风,及时提出了坚持三个“两手抓”的扭亏增盈总体思路,即:一手抓条条,一手抓块块;一手抓扭亏,一手抓增盈;一手抓企业外部生产环境的改善,一手抓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号召全省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切实将扭亏增盈作为振兴湖北经济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把扭亏增盈工作纳入财源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以增强企业活力,增加财政收入,摆脱财政困境为宗旨,充分运用行政推动和经济调控手段,狠抓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财政收入完成39.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国营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3.2%,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增长22.1%,其中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2.2%,亏损面比去年同期减少3.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下...
1990年,湖北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地方预算内工业生产企业亏损面高达32.8%,亏损额6.3亿元,实现利润也从1989年的27.8亿元,急剧下降到14.9亿元。1991年上半年亏损额继续呈增长趋势。全省财政日子也因企业不景气日益吃紧。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去年下半年,省委、省政府充分借助中央相继出台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方针政策的强劲东风,及时提出了坚持三个“两手抓”的扭亏增盈总体思路,即:一手抓条条,一手抓块块;一手抓扭亏,一手抓增盈;一手抓企业外部生产环境的改善,一手抓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号召全省上下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切实将扭亏增盈作为振兴湖北经济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好。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全省各级财政部门把扭亏增盈工作纳入财源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以增强企业活力,增加财政收入,摆脱财政困境为宗旨,充分运用行政推动和经济调控手段,狠抓企业扭亏增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今年上半年,全省财政收入完成39.0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7%,国营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23.2%,实现利税比去年同期增长22.1%,其中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2.2%,亏损面比去年同期减少3.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下降29.3%,自去年11月份以来已出现了月月减亏的好势头。我省抓扭亏增盈的做法主要是: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完善扭亏增盈工作责任制度
本着“突出重点高要求”的原则,结合全省“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今年初,省政府提出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省经济效益有根本改观,今年要走出低谷,初见成效。并决定在全省各经济主管部门和地市政府普遍推行经济效益目标责任制,把全省总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对省直14个工业主管部门主要考核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利润、亏损额、亏损面、压缩成品资金、上交利润等八项指标,对地市工业主要考核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利润率、净产值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扭亏增盈、压缩三项资金八项指标。
为了把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目标实现,我们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制,制订并完善了以下几项制度:
第一、实行行政首长奖惩负责制。4月初,在全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动员大会上,对今年的经济效益目标,省长与各地市及省直企业主管部门的行政一把手分别签订了责任状,将辖区企业经济效益与领导班子个人收入直接挂钩,要求每位领导每月按基本工资的10%和全部奖金交纳经济效益目标责任保证金,超额完成效益目标有奖,完不成受罚。
第二、推行部门负责人包户责任制。抓好重点企业是扭亏增盈的突破口,为此,各级都按照责权利的大小确定了各自要重点抓的盈亏企业。对这些企业,各级经委、计委、财办、财政、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等综合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均实行包一户盈利大户、一户亏损大户,一定三年不变;包户人至少应有四分之一的工作时间蹲在包户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全省各级财政局长所包的170户盈亏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增长35%,其中71户亏损企业扭亏43%,99户盈利企业实现利润增长51%,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第三、坚持检查分析通报制度。今年4月和5月,我们分别在省机械厅和随州市组织召开省直工交企业主管部门和地市经济效益现场会,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和参观学习,找出差距,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特别是对反映强烈的虚盈实亏问题,我们要求做到不含“水份”的、真正的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为此,我们代省政府起草了《加强经济效益目标责任制审计的通知》,并派出工作组检查落实。在扭亏增盈宣传方面,我们除认真办好《扭亏增盈情况》简报外,还在湖北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开办扭亏增盈《楚天行》节目,在《湖北日报》、省广播电台等重点新闻单位开辟扭亏增盈专栏,在全省引起了较大震动,起到了鼓励和鞭策作用。鄂州市八一钢铁厂因管理混乱,亏损严重,在电视台《楚天行》节目中曝光后,不仅引起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和市委、市政府重视,而且增加了全厂干部职工的压力。经过多方合作,采取紧急措施,调整领导班子,强化企业管理,该厂5月份生产开始正常运转,当月盈利,上半年累计扭亏增盈8万多元,使这棵鄂州市的“摇钱树”又有了新的活力。
二、标本兼治,帮促结合,改善企业外部生产经营环境
(一)以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各项政策的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本着鼓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采取了一些针对性较强的具体措施。一是对因产品质次价高无销路、没有发展前途、扭亏无望的企业,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予以关停并转,促其调整结构、改组联合、向企业集团靠拢。对兼并“关停并转”企业的优势企业,在兼并的第一年经济指标可分开计算,不影响其承包基数和工效挂钩。二是对因处理一年以上积压产品而发生亏损的企业,暂不作为亏损企业对待,银行继续扶持,不调整承包基数,回笼的货款暂不还贷,用于生产再启动、再循环,并可按规定程序申请减免税照顾。三是鼓励企业对1991年底以前的潜亏如数列入决算,作出处理计划,潜亏转明亏,单独列帐,原来享受的政策待遇不变,银行不加收利息。四是实行“三挂一统”销售办法,将销售人员的销售任务与企业总体销售目标挂钩,与产品销售价挂钩,与资金回笼挂钩,并对销售帐户实行统一管理,大力推行实实在在的有效益的销售。
(二)坚持给予适量的启动资金。去年,省财政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财政支工资金1亿多元,按照“起点高、技术精、效益好”的原则,先后逐笔落实到省政府“一条龙”战略项目、综合财源建设项目、省首届科技成果交易会成交项目、一百项重大新产品项目和“星火计划”项目等,使技术档次高、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逐步形成规模,一大批耗能低、质量好、效益高的短线畅销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为全省经济效益的提高和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对亏损边缘企业也给予了大力扶持,在帮助选准项目基础上,及时投放扭亏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主要用于亏损边缘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收到明显效果。今年上半年,被扶持的30户企业全部摘掉了亏损帽子。
(三)加强管理,推动扭亏增盈。条件基本相同的企业,在同等的外部环境下,有的赚大钱,有的却发生严重亏损,差距就在管理上。对此,我们在管理上采取了两条措施。
第一,从加强基础管理入手,推行财务管理规范化工作。我们从财务基础管理、财务计划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监督、经济责任制考核、财会现代化管理、财会机构及财会人员管理、财会档案管理等方面,多层次、多方位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制定了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从检查的情况看,这一管理方法使企业核算不实、虚盈实亏和虚亏实盈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第二,从加强行业管理入手,狠抓行业扭亏增盈工作。我们同经委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制定方案,把行业管理纳入省政府与省直主管部门签订的经济效益目标责任制中,层层签订扭亏增盈责任状,切实加强全行业的领导和管理,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特别是对发生全行业亏损的9个行业,我们逐个研究,帮助查原因、找潜力、解难题,还分别与省石化厅、省建材总公司、省商业厅、省经贸委等部门联合召开了行业扭亏增盈现场会,鼓励行业内部开展“对口帮学”,使有些重点行业的扭亏增盈工作收到明显实效。如我们大力帮助小氮肥行业加强管理,狠抓节能降耗为主的技术改造,使全行业的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均得到明显改善。上半年,全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比上年同期下降31%,盈亏相抵后净盈利100余万元,合成氨综合能耗比上年同期下降6.18%,两煤耗比上年同期下降7.67%。
三、转换机制,深化改革,坚持向内使劲扭亏增盈
今年,我们对扭亏增盈工作在坚持行政推动的同时,重点转向经济调控,把立足点放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将企业推向市场,让企业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向市场要效益。
一是将扭亏增盈完成情况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对连续4个月增亏的企业,从第5个月开始,企业主要领导只准发70%基本工资、职工只准发80%基本工资,一律停发岗位津贴和奖金,限期内达到扭亏目标的再予补发;对超额完成扭亏增盈任务的企业,允许按减亏或增盈额的10%提取建立扭亏增盈基金,大部分用于发展生产、扭亏增盈,少部分用于职工奖励。对1991年发生经营性亏损的省级先进企业,除给予黄牌警告、限期整顿外,坚决停发升级的浮动工资,并取消厂长(经理)3%的晋级权。同时,在企业内部分配上,注意克服和纠正平均主义,坚决按职工贡献大小确定个人工资总额,适当拉开个人收入档次。
二是视具体情况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对经营管理不善、连续两年以上发生亏损的企业,一律进行限期整顿。整顿后仍无出路的,经批准可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出售或者兼并,各地市州和省直各主管部门分别选择2—3户企业进行试点;对经营性亏损额超过工资额和税金额之和,连续三个月达不到整顿目标的企业,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予以关停。
三是将扭亏增盈工作完成情况与干部任免去留相结合。凡发生经营性亏损的企业,在未扭亏为盈前,现任企业主要负责人不准易地按原级安排工作,并对长期闹不团结、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低、扭亏不力的企业领导,在进行严格的离任审计后,坚决就地免职;情况特别严重的,还将追究法律责任。对新的企业法定代表人,实行公开招聘。
四是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一方面利用一些地区和部门的好企业、好车间对外联营、合资、合作,促进企业不断增盈;一方面利用亏损企业现有条件和设施,对外合资、联营,多方引进资金和技术,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或将亏损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租赁、兼并、拍卖,以促使扭亏增盈。
此外,从全方位增加财政收入、摆脱财政困境出发,我们进一步拓宽了扭亏增盈领域,变单纯抓预算内工业扭亏增盈为抓乡以上工业扭亏增盈,变单纯抓工业扭亏增盈为工交商外贸一齐抓,综合效应明显增强,商贸、粮食企业大幅度扭亏,外贸行业已实现扭亏为盈。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