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是农业大省,是全国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自1987年起,国务院对我省实行了粮食购、销、调及财务包干办法,我省粮食定购基数约占全国合同定购任务的十分之一。由于合同定购基数大(我省粮食合同任务没有包给市县),合同损失率已由1987年的18.1%上升到1988年的32%。在粮食销售上,由于我省吃商品粮人口比重较大,加上平价出口任务,一年粮食收支缺口9亿公斤,需省里买议价粮转为平价销售,粮食购销矛盾十分尖锐。加之近几年粮食收购连续提价和银行利率调整,进一步加大了粮食企业的亏损,仅1988年全省财政用自有财力弥补粮食的超亏超支额即达36 900万元。粮食问题已成为左右我省财政形势、严重影响财政预算平衡的突出问题。面对我省粮食工作的严峻形势,省委、省政府极为重视,1989年省政府把粮食工作做为全省工作重点来抓,我厅也把粮食控亏控支做为全省财政工作集中研究突破的难点之一。
一、领导重视,强化管理
为了解决产粮越多,销粮越多,财政对粮食经营的补贴越多的问题,省政府组成由粮食、财政、物价、银行等15个部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从1989年3月开始,深入到五个地市,十多个市县,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调查,把粮食控亏控支问题的研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粮食购、储、调、加工、销售五个环节入手,对粮食的政策体制、经营管理、资金调控使用、压缩平价粮销售、粮食出口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省政府先后召开了行署专员、市长和县(市)长会议,专门讨论研究粮食问题,统一思想认识,使全省上下认识到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左右我省财政状况的关键问题,粮食控亏控支的基本出路在于多购少销。为此,省政府做出了关于改善粮食经营加强粮食管理的决定,本着粮钱并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从十个方面对改善和加强粮食经营管理作出了具体的政策规定,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平衡粮食收支,逐步缓解财政压力的综合目标。按照省政府布置的调查题目,我厅由两位副厅长负责,邀请省粮食局、物价局、体改委等单位有关人员参加,深入到二市一县,着重调查了粮食销售政策,体制及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查,向省政府提出稳定基本定量口粮、压缩饲料用粮和饮食服务行业用粮(油)、粮食部门自营用粮(油)以及工业用油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省政府领导作出压缩平价粮油销量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整顿销售,控亏控支
我省吃商品粮人口多,每年粮食调出少、内销大、负担重,我们算了一笔帐,由于内销大、出口调出少,多销0.5亿公斤粮食,就增加价差补贴、亏损、加工差价支出1000多万元,相反,如果压销0.5亿公斤粮就可节省开支1000万元。但粮食压销涉及面广,影响千家万户,必须积极稳妥、慎重进行。为此,我们本着“先农村后城市,先中小城市后大城市,先压对群众生活影响较小的项目后其它项目”的原则,逐步压缩平价粮油销量,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省政府确定从1989年起对各地市县、农场局等实行一定两年的粮食购销调及财务包干办法。根据中央对我省核定合同定购粮食的任务和议转平粮食的数额,我省在保证全省平价粮食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从1989粮食年度起,对农民只保留合同定购任务,取消“议转平”收购任务,所出现的粮食收支平衡差9亿公斤,通过压销平价改供议价消化2.5亿公斤;用省下达的合同定购任务中的10%的风险系数解决5亿公斤;其余1.5亿公斤分给销区收购议价玉米抵顶销量,每公斤在统购价的基础上补贴0.128元。
为了保证省政府决定的压销平价粮2.5亿公斤,平价油脂1750万公斤任务的实现,我厅和省粮食局经反复测算研究,提出具体压销方案:(1)取消城镇和市郊大牲畜饲料的平价定量供应办法,改为议价供应。(2)奶牛饲料全部改供议价粮、对养牛户以奶换料办法不变,饲料按议价供应。(3)食品业用粮(包括饮食业和糕点业)按现在的供应量,其中25%改为议价供应。(4)城镇居民酱豆改在口粮定量内供应,供应数量不变,各种会议补助用豆改为议价供应。(5)油漆、硬质酸用油改为议价供应;食品业用油按现在的供应数量,其中25%改为议价供应;粮食部门自营食品用油压销500万公斤。由于粮油的压销,相应减少我省财政负担5000万元,其中:减少价差补贴3,000万元,减少经营费用和加工差价支出2000万元。
2.整顿粮油销售。为了控制平价粮油的销售,我们与粮食主管部门密切配合,首先对粮油销售政策做了严格的规定。一是对“农转非”和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必须分别控制在国家核定的2‰和1.5%之内,实行计划管理,指标控制,由省统一核定,下达指标。二是粮食部门自营用粮要在口粮内转化,不得另行下达销售指标;自营用油和其他行业用油一样,粮油比不得超过8%,(不含挂面、切面等复制)不得挪用口粮油应销未销指标。粮食企业加工熟食不准搞对外联营代销、批发下乡,不准卖生面生油,不准将加工统销的粮油熟食销往农村。三是对粮食企业计划外自行批销平价粮油的,所发生价差补贴费用支出由粮食企业自行负担,财政不予补贴。
其次是深入到地市县,对粮食的销售管理情况进行调查,提出整顿销售的措施。我们组成工作组,先后到两个地市和两个县,对粮食销售管理、粮食部门自营用粮油进行了调查,查出自营粮油超销少报;私设代销网点搞批发,卖大户;套购平价粮卖议价;平价粮油乱批乱供,管理失控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向省政府写出了调查报告,对整顿平价粮油销售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各市县政府要组织财政,粮食、审计、监察部门对1988年以来平价粮油销售,特别是自营用粮油进行全面检查。二是清理整顿粮食部门自营网点,除粮店附设的加工厂允许继续经营平价熟食品外,撤消粮库、工厂、行政事业单位的熟食加工网点,取缔粮店下设的代加工、代销售网点。三是建立健全粮油供应管理制度,平价粮油要定点供应,建立销售底卡,杜绝乱批乱供,逐级落实责任制。目前我厅提出的三点建议已以省政府名义批转各地实施。
三、稳定物价,保证供给
由平价供应的粮油改为议价销售后,为了使省政府提出并正在全省实施的稳定物价的工作不受影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为了不挫伤养奶牛户的积极性,我省相应提高鲜奶的收购价格,但奶制品的销价暂时不动,增加的差价款按鲜奶价格计算,由每吨590元调高到680元,每吨调增的90元分别由轻工企业负担40%,各级财政负担40%,饲料企业负担20%。二是对食品用粮,按现在的供应量只压销25%,压销的对象主要是高档宾馆、餐馆、招待所。对剩余的平价粮油,各地进行了统筹安排,合理使用,重点保证早点、大众食品和老年、婴儿食品的需要,不搞平均分配。三是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对粮食部门自营用油进行清理整顿,采取逐年压缩平价油销量的办法,在1987年2800万公斤的基础上,每年减少平价油销量500万公斤,为实现在口粮油内转化做准备。因为油漆、硬质酸价格已多次上调,而粮食部门仍是平价供应原料油,这些企业长期靠财政补贴,获取高额利润,既不利于企业加强经营管理,也加重了财政部门的负担,造成了分配上的不合理,因此,对其供应的平价油改为议价供应已是势在必行。
为了保证粮油市场的供应,省政府要求,对平价改为议价销售的粮油,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统一筹集,价格随行就市,确保有效供给。自行筹集不足部分,粮食主管部门要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组织议价粮油供应,要坚决杜绝供应渠道改变后,互相推拖,无人负责,造成脱销断档的局面。我省采取压销平价粮油销量的措施实施半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我省粮食生产的发展,对平衡我省粮油收支,稳定物价,保证粮油市场的供应,减轻各级财政的负担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