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为了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与人之间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财政、税务工作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大责任。财政收入的取得是否合理,财政支出的分配是否得当,财政投资的使用效果是否最佳,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大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为四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我们必须加强财政、税务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体财税人员素质。从当前财税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我想应做到下面八个字的要求,即精明、开明、严明、廉明。
精明。从财税部门来说,精明的核心是效益。取得财政收入的政策,要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开辟财源;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要有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积累;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投资,要有利于多出人才、多出科技成果、多出精神产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水平;用于政权建设方面的投资,要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投资,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财税人员要达到精明或比较精明的要求,应当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
一、懂得党的方针政策,提高马克思主义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一个政治素质问题,也是思想道德素质问题。离开党的方针政策讲精明,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走到邪路上去。一些资产阶级的理财家、企业家,他们是精明的,但他们的精明是为个人或某个财团谋利益的。我们是人民的财税人员,我们理的是社会主义之财,谋的是人民群众之利,我们要把精明用于为实现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二、要有广泛的知识,这是一个科学文化素质问题。财税工作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不但要有生产经营方面的知识,还要有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财税干部如果不懂经济,就谈不上如何通过加强和改善财政管理来支持和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如果不懂科学文化,也谈不上如何通过加强和改善财政管理来支持和促进科学文化事业提高社会效益。财税干部要养成追求各方面知识的兴趣,对自己分管的业务力求精通,对其他方面的业务要有一点基本常识。
三、要有全局胸怀。财政收支涉及到各个方面,关系到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综合平衡问题。财政收支要同经济发展相平衡,要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相平衡,要同改善人民生活相平衡,不平衡就要失调,要失误。我们在安排财政收支时,不但要看到局部,更要看到全局。财税干部的精明,就要精于统筹兼顾,精于积极平衡,使各项事业能基本上按照一定的比例协调发展。
四、要认真调查研究,做到耳聪、目明、信息灵通。财税干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和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抓住苗头,研究对策,总结经验,以指导和改进工作,取得更大的效益。要做到这一点,财税干部必须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收集信息,综合分析。
开明。开明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财税部门要能适应改革的新形势,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改革,促进改革,当改革的开拓者。要做到开明,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执行国家有关财税的各项规定同本地区具体情况的关系。开明不能离开党的方针政策自搞一套,大的方面要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规定保持一致;在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凡是有利于发展经济、搞活企业、提高效益、增加财政收入的改革,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实事求是地采取一些灵活的变通措施。对于一些大的改革措施,确实看准了的,要报请上级批准后,再进行试点。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规定。
二是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局部认为是可行的事,如果对全局不利,就要服从全局。在保证全局利益的前提下,能灵活的就应该灵活,灵活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全局服务,为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服务。不顾全局,只顾局部,那是本位主义;不考虑实际情况,照搬照套,就无法开拓,无法前进。
三是正确处理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也就是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在财税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要求减税让利的事,如果对经济的振兴,对整个改革的协调发展是有利的,该减的就要减,该让的就要让,目前的减收是为了将来更多的增收,因为这是改革的需要,发展生产的需要,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但是,减税让利应当按照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要考虑到当前财政的承受能力。如果当前财政承受不了,就从紧一些任何改革措施,都要考虑到财政的承受能力。如果只谈需要,不顾可能,改革就难以为继。当然,我们所谈的平衡是积极的平衡,不应当是消极的平衡。
严明。严明的基本要求是:严字当头,遵纪守法,是非分明,宽严适度。这是思想道德素质问题。当前财税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不严,纪律松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为此,应当提倡从严治财,从严治税。对国家明令公布的税法、会计法、成本条例和各项财政规章制度,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对于政策法令允许范围内的某些具体问题的处理,可以灵活变通。我们提倡从严治财、从严治税、不是不分青红皂白,而是要作具体分析,划清界限,区别对待。为了从严治财,从严治税,财税部门必须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切实做好财税宣传工作。这是当前财税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现在有些人是由于不了解税法和财政规章制度,因而做了违反税法和财政规章制度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加强财税宣传工作。要经常地及时地将税法和各项财政政策及规章制度,向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宣传,使大家自觉地遵纪守法。
二、建立奖罚制度。对于执行财政纪律好、完成财税上缴任务好、经济效益高、贡献大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不执行财政纪律、经济效益差、完不成财税上交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有的要给予批评,有的要追究责任。
三、要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特别要注重事前监督检查,建立一套事前监督检查的制度。
四、对个别严重偷税、抗税、挤占国家收入、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案件,要敢碰,敢查,敢处理。
廉明。这是财政、税务、财务会计部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们是管钱的,廉明的要求对我们有特殊的意义。对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要用来为四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而不能以权谋私。广大财政、税务、财务会计人员应当以身作则,模范地遵纪守法,拒腐蚀,永不沾。该收的钱一个不少收;不该收的钱一个不多收。该开支的一个不少支,不随便卡人;不该开支的,不管是什么人,都不准开支。要求做到:不贪污受贿,不受礼吃请,不挪用公款,不收人情税,不拨人情款,不弄虚作假,不铺张浪费,不以权谋私。
加强财税部门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各级财税部门的领导同志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每年扎扎实实地解决几个问题,不断提高广大财政、税务、财务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两个文明建设和全面改革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