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我省经济发展情况是好的,工农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有所控制,城乡市场进一步繁荣稳定,财政收支情况较好,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指出,1987年必须集中力量抓好两件大事:一件大事是在经济上压缩空气,把整个国民经济建立在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另一件大事是在政治思想领域,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根据这个基本精神,我省今年的财政经济工作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全省范围内,在各行各业中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多作贡献,严守纪律的社会风气,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这里必须强调几点:一是要提高认识。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不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改进党风、改进社会风气的一项重要任务。它既是克服当前财政经济困难的正确办法,又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二是要明确重点。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增产增收,大力调整产品结构,增产适销对路产品,增加出口创汇产品,增加财政收入,增加外汇收入;二是节约支出,大力降低物质消耗,加速资金周转,节约各项开支,通过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把预算外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压下来,把非生产性支出压下来,使整个国民经济建立在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三是要狠抓落实。省、市、县各级、各个企业、各个单位都要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制定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计划和措施,落实增产节约、增收节支的组织领导。关键是两条:一条是领导带头,身体力行,用党风的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好转;一条是充分发动群众,献计献策,群策群力。
二、继续深化改革,重点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和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今年要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力争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恢复棉花种植面积,是今年我省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抓紧抓好。同时,要加强农用工业的建设,适当增加农业投资,引导农民对生产建设的投入。
工业生产要保持正常发展速度,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增产增收。重点是要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除了对留利水平确实很低的轻纺行业和企业适当减税让利外,主要是加强企业内部改革来挖掘生产潜力,具体办法是搞“三改一联”的配套改革。“三改”是:改革企业的领导体制,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理顺行政、党组织、工会的关系;改革企业的经营体制,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把经营权交给企业;改革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推行浮动工资制,提高经营者和工人的积极性。“一联”是扩大企业的横向联合。
三、整个经济工作要继续在放开搞活上做文章,找出路,求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搞活企业,搞活流通,搞活金融,搞活进出口贸易,搞活县区经济。这五个方面真正搞活了,经济效益提高了,财政收入就增加了,整个经济建设就好安排了。这五个搞活,无不牵涉财政问题,目的都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反过来,财政工作也要做好搞活这篇文章,通过搞活,促进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要坚决把过高的支出压下来。各项开支,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文教卫生事业费、行政经费等,都要在去年预计执行数的基础上,按10%左右的比例节减。特别是对会议费、差旅费,以及用于宴请、庆祝活动等方面的费用,要作为重点,节减的比例要更大。同时,还要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只有从开源节流、增收节支两个方面做好工作,才能真正解决财政方面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