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安化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财政收支矛盾一直比较突出,财政整体运行质量不佳,影响了社会事业的正常发展。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及时转变观念,把财政当作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调整了财政工作思路,狠抓收入的增长,使全县的财政工作稳住了阵脚。1997年实现财政收入7946万元,比上年增长3.65%;1998年实现财政收入8865万元,比上年增长4.05%;到1999年10月实现财政收入6974万元,比1998年同期增长9.8%。财政收入连续三年逐年增长,且基本上做到了收入均衡入库。
一、建立责任制,收入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县委、县政府把财政收入任务作为乡镇和部门双文明目标管理考核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了各级领导的责任,建立财税工作三个责任制。一是“乡镇财源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求每年新增财源1000万元,净增财力700万元。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乡长、人大主席、分管财税的领导和财政所长为目标责任人,实行风险抵押,完不成任务的进行体制和个人双重处罚。对年纳税50万元以上的国有企业,20万元以上的集体、乡镇、私营企业分别给予纳税额6%的奖励。二是“保平消赤责任制”。要求在3—5年内消灭乡镇财政的赤字和负债。1999年下达消赤减债任务1431万元,其中消赤587万元,减债844万元,按消赤减债额的6%给予奖励。三是“县级领导联系财源项目责任制”。规定每个县级领导有自己的财源建设联系点和财源新项目,税收比上年要有所增长。明确县级领导负责督查联系点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把收入任务压到全部县级领导的肩上。同时层层签订责任状。财政、国税、地税部门以局长为第一责任人,与县政府签订财政收入目标管理责任状;国地税各分局、各财政所与局签订责任状,一级一级将任务分解落实到位。各乡镇以乡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将财政收入任务分解到各管区、村组,签订责任状,将督收任务与乡镇干部的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奖罚兑现。县、主管局和乡镇做到了领导、征收人员、时间三到位,确保一级抓一级,一级保一级。
二、深化体制改革,激励增收有新的机制
1993—1996年,安化县实施了第一轮乡镇财税体制改革方案,按照新税制的要求,划分了县乡两级的财权与事权,使乡镇真正成为一级财政,做到乡事乡办、乡财乡理。在第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又对29个乡镇的财政状况,税源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反复测算论证,制定了1997—2000年第二轮乡镇财政新体制实施方案。这轮体制有六个特点,即保人头经费、让利乡镇、倾斜农科教、照顾贫困、鼓励先进、机制灵活,其立足点是调动乡镇抓收入的积极性。新体制实施第一年的1997年,乡镇财政收入突破了6000万元大关,比1996年增长8.3%,有8个乡镇在结算中获得奖励,乡镇平均财力普遍提高,缓解了乡镇财政困难。
三、用好用活政策,财源建设有新的开拓
是开征国有企业资产占用费。根据《预算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借鉴外地的作法和经验,经过反复调查论证,1998年,安化县出台了企业国有资产占用费征收办法,实行企业国有资产有偿占用。这一举措增强了干群的国有资产意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是全面开征和清理契税。契税虽然是我国的一个老税种,但是建国几十年征管不力,收入不多。国务院于1997年重新颁布了《契税暂行条例》,我们抓住这一契机,把契税征收作为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从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契税清理征收工作,对房改以来的契税征收做到了清理不漏户,使契税收入由10万元增加到100多万元。
四、依法治税,税收征管有新的力度
一是保持经常性的税法宣传,改管治税环境。财税部门每年都有计划、有分工、有重点地开展税法宣传活动,让税法直接与纳税人见面。在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的基础上,狠抓依法征税,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确定税赋、依率计征;同时依法打击偷、漏、欠、抗税的典型,整顿税收秩序。少数欠税不交的钉子户,依法提请法庭执行,运用法律武器确保收入入库。
二是坚持勤征细管,既“抱西瓜”又“捡芝麻”,点点滴滴积聚税收。采取水上稽查、上路检查、上门串户、源泉控管的办法,千方百计防止“跑、冒、滴、漏”。很多财政干部都养成了晚上值班熬夜的习惯,长年累月坚持晚上值班,查堵流动税收。对竹木等农业特产税,主要控制在生产环节,管到经营者身上。安化很多集镇有群众“赶场”的传统习惯,财政干部总是抓住赶集的时机,几元甚至一元一元地收取上市农产品的农业特产税。
三是抓财政收入“双过半”,以“过半”促全年任务完成。根据近年来财税收入上半年总是进度缓慢的特点,坚持每年都打“过半”攻坚仗。县委、县政府把每年的六月定为财税收入“双过半”突击月。组织财税收入入库是这个月全县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必须服从这个中心。乡镇党政一把手和有财政任务的部门单位一把手,必须坚守岗位抓收入、抓进度。乡镇每10天向县政府汇报一次收入进度,财政局每10天汇总一次进度并通报全县。县领导在突击月中,都要深入到乡镇和重点纳税户进行协调和督查。财税部门机关干部采取正副局长包片,股长包乡镇、包企业的办法,下到征管第一线抓收入,不完成任务不撤回。同时银信部门实行“先税后贷、先税后息、先税后费”的原则,保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从而确保了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