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
[大]
[中]
[小]
摘要:
安徽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机制全面推进
安徽省财政厅近日下发《关于推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通知》,全面推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工作机制。一是充分认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通过增量来调节、控制资产存量、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资产统计报告和财务管理有关数据,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二是明确实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范围和重点。2009年预算年度实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的范围定为省直所有一级预算部门及省教育厅、科技厅和卫生厅所属各单位;管理重点则是房屋建筑物、机动车、单件价值2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以下简称“三项资产”)。三是确定实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的主要职责。四是规定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程序。强调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要与部门预算编审工作同步进行,各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必须提交“三项资产”存量情况表,凡涉及“三项资产”支出预算,必须提交增量资产计划。五是明确了“三项资产”增量配置原则和审核依据。
(徐韬)
江西省: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近日,江西...
安徽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机制全面推进
安徽省财政厅近日下发《关于推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通知》,全面推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工作机制。一是充分认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通过增量来调节、控制资产存量、从源头上控制资产形成。有效开展资产管理工作,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资产统计报告和财务管理有关数据,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二是明确实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范围和重点。2009年预算年度实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的范围定为省直所有一级预算部门及省教育厅、科技厅和卫生厅所属各单位;管理重点则是房屋建筑物、机动车、单件价值2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以下简称“三项资产”)。三是确定实施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的主要职责。四是规定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程序。强调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工作要与部门预算编审工作同步进行,各部门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必须提交“三项资产”存量情况表,凡涉及“三项资产”支出预算,必须提交增量资产计划。五是明确了“三项资产”增量配置原则和审核依据。
(徐韬)
江西省: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近日,江西省财政厅已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补助资金7660万元下达各市(县、区),由各市(县、区)以发放培训券的方式直接补助给受训农民,并按培训时间实行差别补助。培训时间在30天以下,每人补助250元;培训时间在31—90天,每人补助360元;培训时间在91天以上,每人补助800元。各项目县(市、区)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结合各自实际,在保证完成培训任务和用足补助资金的前提下,适当确定不同培训时间的人数比例,30天以下的短期培训比例控制在35%以内。
培训项目经费实行分级筹措,并与补助资金捆绑使用。为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与监督,补助资金的使用强调体现农民直接受益的原则,只限用于农民培训,不得用于培训单位的基本建设、培训设施建设等方面。 (张卫国)
河北平泉:财政出资补贴回村创业大学生
为有效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步伐,河北省平泉县自2004年起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今年县财政安排资金5.4万元,对2006年和2007年毕业后回村创业的50名大学生发放了误工补贴,消除了回村创业大学生的后顾之忧;并拨付县乡承担的53名大学生学费10.6万元,促进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顺利实施。 (卢丙文)
江苏灌南:400万元资助农村小型泵站更新改造
江苏省灌南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00万元,对辖区乡镇中26座老化失修严重、装机效率低、泵站布局不合理、管理运行成本高的小型单灌泵站进行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将大大提高小型泵站防洪和灌排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管理科学的农村排灌工程体系和管理服务机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张乃成 张木松)
江西南康:做大和谐就业“蛋糕”
近年来,江西省南康市利用再就业培训、小额贷款等多种优惠措施支持就业工作,建立了服装、模具、计算机等多个培训基地,并开设了再就业咨询热线,现已培训2560多人,98%的人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为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解决资金难的问题,该市还推出了由政府贴息的再就业小额贷款,至今,已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1162万元,贴息36.5万元,新增担保基金130万元,直接扶持72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李晓勇)
山东蓬莱: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管理
针对目前行政事业资产处置的混乱局面,山东省蓬莱市从四方面着手狠抓资产处置管理,半年收缴资产处置款近百万元。
一是建立完善的资产处置审批制度。规定全市行政事业资产处置一律实行审批制,1万元以下资产处置由主管局审批、财政备案,1万元(含)以上资产处置由财政审批,重大资产处置报市政府审批。二是资产处置公开化。1万元以上资产处置,采取集中评估拍卖方式,实行“三级公告”,要求拍卖机构把拍卖项目、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地在烟台及蓬莱的媒体上刊登并在资产单位门前公告七天;1万元以下资产处置,在单位门前公告处置办法。“三级公告”使资产处置收益提高了30%。三是降低资产处置成本。引入多家评估、拍卖机构竞争,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评估费降低了50%、拍卖佣金降低了70%。四是管好资产处置资金。由资产单位处置的资产处置收益全部纳入单位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委托拍卖机构处置的资产收益缴入国库(全额拨款行政事业单位),全市统筹使用。 (司君强)
山东安丘:多措并举加强土地出让金管理
今年以来,山东省安丘市财政局坚持把土地出让金征管工作作为非税收入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采取措施,理顺工作关系,大力推行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制度,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转让,逐步加大对土地有偿使用权出让金的征收管理力度,强化对土地资金的管理,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宗地核算规范化、部门协作制度化、入库管理全额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管理,土地出让收入由原来的财政专户管理全部纳入国库管理。二是健全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管理制度,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统一纳入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和部门预算统一编制,按法定程序报批后下达执行。三是规范土地出让支出管理,支出一律通过地方政府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并明确具体支出项目和预算科目。四是加强部门间协作配合,建立土地出让收支信息共享制度。五是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监督检查,以监督促进土地出让金管理的进一步规范。 (本刊通讯员)
河南西峡:政府采购向农村“集结”
河南省西峡县围绕新农村建设,政府采购工作着力向农村“集结”,政府采购触角延伸到全县所有乡镇,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小集镇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工程全部纳入政府采购,全程阳光操作,打造“阳光”工程和“民心”工程。据统计,仅去年以来,乡镇政府采购额1100多万元,节约新农村建设资金98万元,节约率9%。 (李孟侠张浩)
湖北南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五大提升”
到2007年底,湖北省南漳县新型合作医疗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在管理的质与量上分别实现了“五大提升”。一是农民“参合率”提升。今年征收农村合作医疗基金391.12万元,比上年增长5.14%;农民参合率达到了92.13%,提升了4.52个百分点。二是农民持证就医人次提升。全年参合农民持证就医12.82万人次,其中,门诊10.09万人次,住院2.34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3.5%和71.2%。三是农民住院报销比例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两年来的运行,报销补偿机制日渐完善,全年农户住院报销比例为32.34%,比上年增加6.8个百分点。四是农民看病医疗费用整体报销额度提升。该县的管理与做法更好地体现了国家的政策意图,2007年度,农民看病治病得到了更多的实实在在的报销补偿实惠,实际报销医疗费1542万元,比上年增长92.65%。报销万元以上的有15人,报销5000元以上的有77人,报销1000元以上的达2688人。五是农民病源流向区域分布合理度提升。镇(区)卫生院报销比例为48.25%,比县直医疗机构报销比例36%高出12.25个百分点,促使农民病源流向区域分布更加合理。2007年到镇(区)卫生院住院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6%,具体到镇(区)、县直两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分布比例为48∶46,与上年同期的37.7∶55.6相比较,出现了反转性变化,病源流向不再是舍近求远,而是具体病情具体对待。
(王广才宋少南杨峰)
陕西宁强:多措并举推进灾后重建
5.12地震给陕西省宁强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9亿元,倒塌房屋5097户15829间。灾情发生后,宁强不等不靠,多措并举,积极推进灾后重建。乡镇干部全员下沉一线查灾不漏一户,联乡包扶单位全力帮助不讲条件,县级领导全过程督导不缺位,抗震救灾工作全过程责任追究不迁就;救灾款物全额到户不留一分,灾后恢复建房规费全免;D级危房全部推倒重建不留隐患,C级危房全部加固维修不留死角。并把灾民建房、中小学、医院排危作为当前工作重中之重,按照先村民再村乡后县上的顺序和倒房、危房、一般危房、损失较轻四个类别,逐一提出重建维修方案,严把选址、设计、施工质量三个关口,做到责任、规划、资金、进度、物资五到位。 (向奋强)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