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朱敏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大]
[中]
[小]
摘要:
目前我国供水价格的形成机制还很不完善,导致了水资源供求紧张、污染加剧、设备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从发展趋势看,加快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供水价格势在必行。但考虑到我国国情,水价上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缓慢提高的过程,并且污水处理费将先行上调。
一、目前我国水价偏低且形成机制不完善
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水价长期低于成本价,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都没有包括在内,尽管水价已经多次上调,但目前的供水价格还是难以维持多数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合理盈利,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1.供水企业普遍亏损,设备更新受阻。目前的水价还远未考虑供水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水资源损耗的成本,随着电价、折旧、人工工资的上涨,水价甚至不能完全涵盖水工程(原水)成本、水生产直接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水价与供水成本严重背离,导致部分供水企业一直亏损经营,无力进行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在现行政府出资建设并经营水务的体制下,水没有真正被视为商品,吸引各方面资金进入水务行业的政策机制无法形成,整个水务行业投资不足。在全国2469个供水企业中有1231个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05年10月底),亏损企业比例为50%。
目前我国供水价格的形成机制还很不完善,导致了水资源供求紧张、污染加剧、设备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从发展趋势看,加快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提高供水价格势在必行。但考虑到我国国情,水价上涨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缓慢提高的过程,并且污水处理费将先行上调。
一、目前我国水价偏低且形成机制不完善
在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水价长期低于成本价,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等都没有包括在内,尽管水价已经多次上调,但目前的供水价格还是难以维持多数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合理盈利,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1.供水企业普遍亏损,设备更新受阻。目前的水价还远未考虑供水企业的管理成本和水资源损耗的成本,随着电价、折旧、人工工资的上涨,水价甚至不能完全涵盖水工程(原水)成本、水生产直接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水价与供水成本严重背离,导致部分供水企业一直亏损经营,无力进行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在现行政府出资建设并经营水务的体制下,水没有真正被视为商品,吸引各方面资金进入水务行业的政策机制无法形成,整个水务行业投资不足。在全国2469个供水企业中有1231个企业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05年10月底),亏损企业比例为50%。
2.低水价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再加上近年来水污染加剧、地下水超采以及用水效率低下等,使得我国水资源供需严重失衡。目前全国668座建制市中约有400多个已经常年处于供水不足的状态,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达到110多个,全国城市年缺水总量约60亿立方米。而且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迅速推进,城市用水矛盾将更加突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而言,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但水价过低造成了用户不注意节约用水,水资源浪费严重。200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指标全国平均为169立方米/万元,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
3.污水处理率低导致污染加剧。我国目前48%的城市污水没经过处理就直接进行排放,2005年我国污水处理率仅为45%,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到2005年底,全国还有278个城市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至少有30多个城市约50多座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不足30%,或者根本没有运行。城市污水治理不力的原因,首先是地方领导对这些问题重视不够,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没有把足够资金投入污水处理;另一方面,污水处理费过低使产生污水的企业之外部成本过低,从而造成大量未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使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地下水污染严重,形成水资源水质性缺水的恶性循环,水污染状况日益严重,I类—Ⅲ类水所占比例不足50%。
二、提高水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提高供水价格,既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保障水务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国际比较看,我国供水价格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同时政府也制定了相关规划,提出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这一切都预示着水价上涨将是必然趋势。
1.提高水价是节约资源、保障水厂投入的客观需要。基于节约资源和保障水厂(供水厂、排水厂)消化成本、增加建设投入方面的考虑,水价有进一步上涨的驱动力。一方面提高水价是使水务行业实现全行业扭亏和调动生产积极性、增加供水的需要;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用水和排(污)水成本,可引导用户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十一五”规划为水价改革定了调。针对水、电、石油、天然气、土地、煤炭等五大类资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改革目标是“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并适当提高征收标准是水价改革的核心。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加快水价体系的改革,提高自来水价格、推进阶梯式水价等。首先将是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其次是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和上调水资源费标准,最后才是终端水价的上涨。
3.我国现行法规预留了一定的水价上涨空间。《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城市供水价格中的利润按净资产利润率核定。根据社会平均利润水平,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另外主要靠政府投资的,企业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6%;主要靠企业投资的,还贷期间净资产利润率不得高于12%,也就是被外资企业溢价收购后的净资产回报率区间是6%—12%。
4、我国有较大的水价上涨空间。在法国巴黎,城市供水价格折合人民币为18元/立方米,就连水资源丰富的加拿大,城市供水价格也达到人民币4元/立方米以上,而中国36个大中型城市的供水价格平均为1.67元/立方米,上涨空间巨大。从全球情况看,一国的家庭用水支出约占其总收入的2%—5%,发展中国家水价比例还要偏高。我国的水价情况还远低于这个数字,北京市是全国水价最高的,其水价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仅为1.8%。因此,从居民承受力的角度看,我国水价还有约24%—110%的上升空间。
5.外资高溢价收购地方水厂股权为未来水价上涨埋下了伏笔。目前一些跨国企业利用自身雄厚的资本以高出几倍的价格来收购我国地方自来水厂股权,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如2007年1月,在兰州供水集团公司股权转让中,威立雅以15.7亿元的价格竞得兰州供水集团45%的股权,溢价率高达280%。从现实情况看,多数城市在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前后均调整了自来水价格,且调整幅度较大。羊毛出在羊身上,国际资本以高价格收购国内水务公司股权之后,必然要通过提高水价向当地居民转嫁成本。
三、水价上涨将是一个逐步缓慢提高的过程
随着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水价整体上涨已是必然。通过价格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求关系,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水价改革的主要目的。近几年来,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已实施或在积极酝酿水价上调的具体方案,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调整城市供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加大污水处理费征收力度等措施。但水价改革不应该忽视我国贫富差距较大的现实,如果包括饮水和污水处理两项,水的全部成本将达到每立方米5—6元,部分地区可能会到每立方米10元,如此高的成本普通民众将无力全部承受。因而水价上涨不可能一蹴而就,水价提高方式更多的是采取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各费种之间、各地域之间,水价提升的幅度和速度差别将非常大。国际上水价改革存在两种对立的政策取向:一种是“全成本水价”,就是改革成本将全部由终端用户来承担;另一种为“非全成本水价”,企业进行全成本核算,但一部分支付责任由政府承担。考虑到我国国情,政府将会选择后一种方案。建设部也表示,我国不可能按照发达国家给出的“绝对市场化”的“药方”进行水价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并充分考虑百姓和社会承受能力,逐步推进。这意味着我国政府已决心在水价改革进程中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不是把改革成本全部推向民众。
责任编辑 戴开成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