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吉林在两会上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透露,奥运期间,在北京的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车辆(简称公车)将要封存过半。同时考虑到奥运会期间市民停止驾驶私家车而转乘公交车出行的人将大量增加,北京市政府计划新增1800辆公交车。政府的这部分投入是必须的,但如果奥运结束后,公车又一路绿灯,那么这些新增的公交车是否就该“封存”了?请让“公交优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应有的功效,让公车让道,直至从制度上对部分公车“封存”。

其实,公车改革早已成为民众关注的重点之一。有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达22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额就高达500亿元。而今,各地政府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以超过20%的速度递增,已占政府采购总金额的1/4。公车改革进行了十多年,各地在探索、在渐进。但诚如有关人士所分析的,由于缺乏监督约束机制,不是把“车改”变成干部变相增加福利,就是越改公车越多越威风,整个社会不但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与资源成本,还要付出政府形象和社会风气的成本。呼唤公车改革的“时间表”,成为民众的共同心声。
奥动期间公车封存,再一次“提醒”了公车改革需要提速。大部制改革都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为何公车改革却“搁浅”?公车改革关系到降低行政成本、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打击腐败等大局,关系到国计民生,公车改革的提速已是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