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1-04 作者:刘慧娴 周多多 常嘉 本刊记者
[大]
[中]
[小]
摘要:
杨柳吐新,玉兰飘香,盛世开盛会。初春三月的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在2987位新当选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17位是来自财政系统的厅(局)长。会议期间,身负重托的他们,与其他代表一起,共商国是、建言献策。百忙之中,还就“两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不以多收为荣 反以少收”为乐
天津市财政局局长杨福刚有些特别,不以市财政多收为荣,却以“少收”为乐。采访中,杨局长津津乐道地向记者讲述了天津市财力下放的情况,“能让区县得的税让区县得,共享税让区县拿大头,例如增值税,按规定地方拿25%,我们把地方应得的25%中的75%给了各区县;企业所得税也一样,为鼓励地方注重效益,我们把地方留成中的3/4给了区县。”别以为市财政是太过大方,“我们这是从长远考虑”杨福刚说。他给记者认真算了这笔账:“税收主要是区县创造的,市里都给收上来了,就降低了区县积极性,区县扶持企业的积极性也会相应降低,那么企业效益就会下降,最终是税收减少;相反,下放财力,看似减少了市级财政收入,可是区县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企业发展了,税收总量大,分的自然就多了。”
如此自信着实让记者意外,看出记者的疑问,杨局长得...
杨柳吐新,玉兰飘香,盛世开盛会。初春三月的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在2987位新当选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有17位是来自财政系统的厅(局)长。会议期间,身负重托的他们,与其他代表一起,共商国是、建言献策。百忙之中,还就“两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不以多收为荣 反以少收”为乐
天津市财政局局长杨福刚有些特别,不以市财政多收为荣,却以“少收”为乐。采访中,杨局长津津乐道地向记者讲述了天津市财力下放的情况,“能让区县得的税让区县得,共享税让区县拿大头,例如增值税,按规定地方拿25%,我们把地方应得的25%中的75%给了各区县;企业所得税也一样,为鼓励地方注重效益,我们把地方留成中的3/4给了区县。”别以为市财政是太过大方,“我们这是从长远考虑”杨福刚说。他给记者认真算了这笔账:“税收主要是区县创造的,市里都给收上来了,就降低了区县积极性,区县扶持企业的积极性也会相应降低,那么企业效益就会下降,最终是税收减少;相反,下放财力,看似减少了市级财政收入,可是区县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企业发展了,税收总量大,分的自然就多了。”
如此自信着实让记者意外,看出记者的疑问,杨局长得意地透露了天津市财政创收的秘密武器——滨海新区。“两个走在全国前列,一个排头兵”,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提出的发展要求,而其中的“排头兵”指的就是滨海新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要作全国的排头兵。“以科技产业为引领,多种产业为支撑,占地227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有多个功能区,如占地25平方公里的滨海高新区、占地30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东疆保税港区,占地10平方公里,是全国面积最大、优惠政策最多、出关最便捷、效率最高的保税区。新区建成后无疑会成为天津的创收大户。”原来是即将拥有一个“浦东”新区,怪不得天津市财政下放财力如此底气十足。
资源大省的转型难题
山西省财政厅厅长郑建国是山西省自建国以来第一位来自财政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深感自豪的他说:“这不是我个人的光荣,而是整个山西财政系统的光荣,说明山西人民对我们的工作是认可的。”
作为一位资源大省的人大代表,郑厅长对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深有感触,“科学发展的理念对类似山西这样处于转型中的资源大省至关重要,我在会上也专门就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作为全国最大的煤炭开采和调出省份,建国以来山西共生产原煤99亿吨,调出67亿吨,占全国省际间调拨量的70%以上,为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长期对煤炭资源的超强度开采引发了一系列严重问题,比如因为煤炭开采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环境污染损失、生态破坏损失以及地表塌陷损失每年大约300多亿元,也就是说每生产1吨煤,需要付出80多元的隐形代价。1978年以来,山西省因采煤造成的生态环境欠账就达4000多亿元。再有,大同煤矿等五大煤炭集团发展包袱很重,仅分离学校、公安两个办社会职能每年就需要近10亿元,再加上社保、卫生、市政建设等职能,所需资金就在40亿元左右。
2007年,国务院把山西省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省份,为其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长期过度开采积累的问题给山西加快转型带来了重重障碍。而且这不是山西一省的现象,其他资源型城市也存在类似的问题。所以,郑厅长建议中央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已明确的政策要尽快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同时要进一步加大中央转移支付力度,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金支持。此外,应该把部分资源枯竭县区列入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重点城市范围,给予重点支持。对国有和国有控股煤炭产业集团也要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国家能源需要和能源安全。
“双料”代表对民生的理性思考
从党的十七大代表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邴志刚是与会中为数不多的具有双重身份的代表。从税务局长到财政厅长,这位有着28年财税工作经历的财政人,站在理性的视角,对记者阐述了他对改善民生问题的新思考。
“民生政策充分凸现党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当前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科学进行政府职能定位,注重靠机制改善民生。”邴厅长认为,当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即政府要对民生问题全部“买单”,而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存在,模糊了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界限,低估了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功效。他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将长期存在,在改善民生问题上,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本着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区别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好需要和可能的关系,切实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弥补市场‘缺陷’和‘失灵’,在改善民生上,政府的职能定位不是当‘保姆’,更不是做‘衣食父母’,包揽一切民生支出”。政府在履行好“守夜人”职责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市场规则与国家福利的平衡点,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注重靠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民生保障机制来解决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如果不研究机制创新,只是简单地由政府掏钱,包揽民生支出,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必然陷入养懒人的高福利“陷阱”。
财政厅长眼中的预算报告
因为日程安排太紧,记者没能采访到黑龙江省财政厅厅长李继纯,不过他还是给记者发来了邮件,阐述了作为一名财政厅长对预算报告的看法。
李厅长说,因为长期从事财政工作,自己对数字十分敏感,对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特别关注。研读财政预算报告后,最大的感受是报告通过一串串财政支出安排的数字,集中反映了政府的活动方向和工作力度,体现了五年来公共财政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近年来,财政部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科学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突出财政资金的公共性,不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保障方面倾斜,公共财政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同时,预算编制既越来越规范也越来越科学。财政部从抓预算编制入手,通过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和规范各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国家财政预算体系,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进一步提高。在预算管理工作中,财政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要求,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规范:健全财政管理体制,突出“协调”财政;深化各项财政改革,突出“透明”财政;强化监督,突出“法制”财政;推进金财工程建设,突出“科技”财政。从目前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已经初步形成。
跳出财政看财政
“与你联系采访时间,请速回,陈先森。”早上7点,记者睡眼朦胧地看着手机上的短信和未接来电,顿时来了精神,采访就约在了40分钟以后。走路带着小跑,繁忙地接着一个又一个电话,安徽省财政厅厅长陈先森的忙碌让记者不由自主加快了心跳。为了抓紧时间,记者上来就把一连串的问题炮轰过去。陈厅长笑了笑,安慰道:“刚才的问题太多,你一个一个地问,我一个一个来答,不急。”于是,谈话从备受关注的2008年安徽十八项民生政策开始,一直到安徽前一阶段的抗击雪灾工作,前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陈厅长十分注重从财政外界来看待财政工作的效率和责任。这也和他的经历有关。作为一名高级经济师,陈厅长做过10年的企业财务处长,又先后从事过国有资产管理、商贸、预算、地税等工作,“尤其是在6年的地税工作中,我常常在财政外观察财政,从不同侧面思考财政工作,这种思维方式一直保持到了现在。”陈厅长回忆,“我刚到财政厅开的第一个小会,就是请来了17位地税局长关门开了一天务虚会,不带助手、不带材料,出了3个题目,怎么样不当‘摇头先生’、怎么样不当‘账房先生’、怎么提升‘财政形象’,也不让准备文字材料,就在会上讲,命题作文。通过与兄弟部门交流,大家相互启发,立意也就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点,这为跳出财政看财政、跳出财政做好财政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财政大省的绩效理论
早就拜读过财政大省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刘昆关于绩效预算的论著,对这个学术型的财政厅长一直充满好奇,带着这种好奇,记者来到广东省代表团驻地。
当得知记者拜读过他的著作时,刘厅长谦虚地一笑,并将广东省从2003年开始的绩效评价的出发点归结为民生政策制定的需要:“哪个民生问题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要有一个通畅的利益表达渠道,但单单这样还不行,这个钱用得好不好,一定要有一个评价。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要有一个全过程的干预,绩效考评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最直接的作用是知道钱用得好不好,然后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决定来年的资金分配。”刘厅长举例说,之前广东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评价结果不好,而五六亿元的资金又很大,于是2007年他们就将这笔钱用来改造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危房。布局调整和危房改造都是民生工程,虽然布局调整资金使用方向是对的,但资金使用效果不好,在考评中发现了问题,财政才得以调整资金流向。
虽然广东省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已经名声在外,但是刘厅长形象地说,“绩效评价也需要升级啊!所以我们最近开展了调研工作,探索在资金分配中引入竞争机制,对于可以跨地区实施和分年度实施的资金,让用款单位提出使用方案,通过专家鉴定评选出绩效最好的单位,首先给予财政拨款。等落实好了,欢迎你们来广东看看,给我们多提提意见。”
心系灾情 寄望北部湾
“今年广西受冰灾影响很严重啊,”未等发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苏道俨就抢先向记者介绍起春节期间的冰灾对广西的影响来了,“鱼、原始森林、甘蔗……”,苏厅长一字一顿,语气中充满惋惜,情系于民溢于言表。“比较严重的是甘蔗,900万亩甘蔗地受灾,2000万农民直接减收,进而波及制糖企业、股市,更影响到财政收入。”苏厅长细致地分析,“我们立即拨付了1个亿来抢救,将还没冻死的甘蔗砍下来,留着明年好做种子。”
制糖业对广西的税收贡献非常大,当得知甘蔗产业要经过两、三年才能渐渐恢复,记者不禁担心起广西今后的财政收入来。苏厅长却很乐观,“最近国务院批准了北部湾开放开发规划,把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四个市作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中央已经批准了在钦州建设1000万吨的炼油厂,2008年底就能出油。同时批准了武汉钢铁厂和柳州钢铁厂在防城港合建一个大的钢铁厂,也是1000万吨的。另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在北海投资100亿生产电脑,还有恒基伟业。这些都是广西财政收入的坚强后盾。”不过,苏厅长也表示,要将北部湾建成真正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广西还面临很多挑战,“我们的经济基础、财力水平、产业基础、基础设施等都很薄弱,而且在国家批准设立的各种特殊区域里,国际经济合作区还是第一家,缺乏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所以要实现成为北部湾大开放、大开发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
早上8点,记者来到贵州省代表团驻地。当天的天气不是很好,天空灰蒙蒙的,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但是,当记者看到精神抖擞的贵州省财政厅厅长李岷时,这种感觉便一扫而空。李厅长告诉记者,大会日程安排很紧凑,加上有时自己会利用休息时间和代表讨论提案,所以劳累是必然的。但是,“既然4000万贵州人民把这项光荣的使命给了你,身为人大代表就要认真履行代表的责任和义务,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对这项荣誉最基本的尊重。”
说起贵州,李厅长充满了自豪,“在我心目中,贵州是最美丽的地方,这里民风淳朴,加上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用人类精神的最后家园来形容也并不过分。”为了保住这片世外桃源,近年来贵州省提出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口号,很多举措都在实实在在地向前推进:不断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做好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业放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大力推进烟水配套工程,确保全省600万亩烟地成为水浇地;在加快产业调整的进程中,以能否保住青山绿水作为基本标准,进入产业规范;千方百计拓展农民的致富门路,不能死守在山上、地里,等等。李厅长的提案也和生态有关。“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动发展的文明形态。与生态文明相应的是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是一种经济和环境双赢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当前我们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从工业现代化向生态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认真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国的发展,特别是像贵州这样生态条件较好,而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李厅长说。
把钱实实在在花在民生上
“云南省2007年财政收入1111.3亿,同比增长25.3%;支出1134.7亿,同比增长了27%,都是10年来最高的,尤其是支出,是自分税制改革以来完成最好的一年。”陈秋生厅长自豪地介绍着云南省的财政情况,“云南省的财政结构很特殊,就是烟,2007创造税收600亿,占全省财政收入的近45%。”
“钱多了不是坏事,只要用于保障民生、国防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把钱用到这些地方老百姓是很欢迎的,绝不要用到楼堂馆所,搞政绩工程。”2007年,云南省共投入180多亿元改善民生,其中新增关乎民生的财政项目支出10.3亿元,占新增项目支出总量的73.6%。这些资金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2007年成为云南农村民生领域出台政策最多、安排资金最多、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为尽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教育、医疗、救助等状况,云南省去年将228.4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全额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达86%。全省解决了100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沼气池20万口,农民建沼气池每口补助标准增加了500元。“把钱实实在在地花在民生上,特别是养老、医疗,把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解除了,他们就敢消费了,消费上来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明显了。”“现在很多人还不敢消费,或者有点钱都按揭买房子去了。”陈厅长看看记者,“你们小年轻说不定还做着‘负翁’呢。”说完爽朗地笑了。
利用转移支付改善西部生态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大省,甘肃一直都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较大的省份。正是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甘肃19个财政困难县在过去五年全部消化了财政赤字,这在甘肃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谈起这一让人振奋的数字,甘肃省财政厅长周多明的脸上露出了西部人特有的朴实笑容。“对于西部困难省份来说,无论是保障运转、改善民生,还是发展经济,都离不开中央的转移支付。所以要不断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规范化水平,最大限度地
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积极作用。”
不过,周厅长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转移支付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能源保护。这个曾经在“铜城”——甘肃白银市做过多年市长的财政厅长对生态、能源给予了高度关注。“像白银这样的资源型城市,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一样,也面临着经济转型以及生态的保护等多重使命。”周厅长认为,对于影响大局、影响长远,地方无力解决的项目,如甘肃的黄河上游和祁连山水源涵养、黑河流域、石羊河流域、沙漠化等综合治理项目,急需中央建立完善的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专项转移补助给予重点支持。
似乎感觉话题过于沉重,周厅长语气轻松地感叹起会议期间的忙碌。“除了‘分内’工作,很多时候我还扮演起了‘老师’的角色,为代表们解读各种财政政策,解释财政术语,把握提案的财政政策导向等,甚至会解答一些消费指数上涨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额外”工作,周厅长总是乐于接受,“现在整个国家都越来越关心财政问题,这对我们财政人来说是个很大的鼓舞。”
发展为先 民生为重
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王和山的房间,首先看到的是满满地堆放在书桌上的书籍、会议材料和签报文件,写得满满当当的会议笔记也摊放在桌上。王厅长边给记者倒水边说:“吃过早饭就去向我们区委书记汇报工作,还没来得及收拾,见笑了。”
坐定之后,王厅长就跟记者聊起了参会的感受。“我感觉这次人代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高度关注民生。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时,把民生作为重点;在分析问题时,把民生作为焦点;在安排2008年工作时,把民生作为亮点。预算报告也用一串串数字表明了民生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2007年财政超收绝大部分用于民生,2008年预算安排中民生支出增速也很快。不仅如此,代表们的提案绝大多数涉及的也是民生问题。这说明,人们已经意识到长期以来片面注重经济发展已经造成了民生欠账,或者说是不均衡发展,因此才提出关注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目标。”
但是,作为来自民族地区的代表,王厅长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民族地区真正的落后是经济上的落后,而实现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要靠财政支撑,最终落脚点是经济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不能完全靠救济性,应该在促进中西部经济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增强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因此,我们建议中央加大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这是有先例可循的,比如欧盟设立了结构基金对经济较落后的成员国给予支持,德国设立了合作基金专门用于支持原东德地区经济发展,成效不错,我们可以借鉴这些做法。”
后记
各位财政厅局长在会议期间都非常忙碌,有的甚至是在熬夜撰写提案之后牺牲仅有的休息时间接受记者采访。大家对本刊的关爱,让记者由衷地感激。特别是以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厅长身份当选、刚刚调任自治区阿拉善盟盟委书记的王玉明代表,虽然表示不便接受采访,但仍欣然为本刊撰稿。采访中,代表们和蔼的态度,风趣的谈吐,深邃的思想,也让记者深深折服。
但是,让记者感到遗憾的是,在17位财政厅局长中,刚刚上任的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由于履新时间很短,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不过他诚恳表示,等他熟悉工作、厘清思路后,欢迎记者前往湖北采访,或者亲自为本刊撰稿。此外,其他几位厅(局)长因为“两会”期间安排较满,无法挤出接受采访的时间,但都为本刊撰写了稿件。
在与厅(局)长们的交谈中,记者真正领略到了新时期财政人的风貌,真切感受到了他们对人大代表荣誉的珍视。他们以财政人特有的视角为科学发展、改善民生、财税改革、宏观调控等重大问题出谋划策,在2987名全国人大代表中组成了一道属于财政人的亮丽风景。
经过两会的洗礼,带着大会的新的精神,带着中央的重托,带着人民的期待,各位代表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情系民生,付出热忱,践行承诺。祝愿他们工作顺利。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