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农业政策性保险为农业生产护航
为降低重大突发疫情和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造成的风险,减轻农民经济损失,辽宁省财政一直在研究降低种植业及农民养殖禽畜风险的保障措施。近日,《辽宁省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批准,从2008年开始,在2007年各级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基础上,辽宁省将在更大范围内陆续开展包括水稻、玉米、生猪、奶牛、肉蛋鸡、日光温室、渔业工厂化养殖和商品林等险种在内的农业保险工作。
(本刊通讯员)
河北威县:创新监管机制探索支农资金管理有效途径
河北省威县财政部门不断创新监管机制,注重从制度建设入手,采取措施,强化管理,积极探索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程序。为确保财政支农资金高效、安全运行,该县先后出台了《威县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威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威县棉花良种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二是建立支农资金规范管理机制。对财政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棉花良种补贴资金等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并做到“专账、专户、专人”管理,资金支付由专户直达施工单位、提供劳务的单位或供应商,并实行公告公示制度、项目招投标和大宗物资的政府采购制度。三是搞好项目资金绩效考评。完善项目申报审批管理、建立年度评审制度、推行专家评审、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责任追究,建立全程监督管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范敬岭)
安徽合肥:创新投融资体制支持“三大推进”发展战略
安徽省合肥市财政部门近来为支持全市“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三大推进战略,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制约,实现跨越式发展,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投融资体制及一系列配套改革:一是通过完善决策机制、健全管理机制、理顺执行机制、强化监督机制等构建科学规范的政府投融资管理体系;二是整合资源,不断提高融资能力,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三是通过实行政府债务统一归口管理、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预警机制、实行偿债机制及加强对贷款的期限管理等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四是改革财政资金拨付方式,通过增加建投集团现金流,提升投融资平台融资能力;五是严格资金拨付制度,切实保障大建设资金需要;六是同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合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徐韬)
江西瑞金:十万农民发展新产业增收过亿元
为促进农民增收,江西省瑞金市财政局抓住产业发展这一关键点,全力推进土地产业“二次革命”,积极引导农民由种植传统的“五谷杂粮”到发展花样新鲜的“另类新种”产业上来。为解决农民在新产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等难题,实施了“开放兴农”发展战略,农民以自有土地为资源入股,与“种田公司”合作发展新产业。目前,瑞金引进广州丛玉菜业发展集团、浙江杭州园艺公司、福建水产公司、广西螺旋藻研发公司等一大批龙头企业投身该市农业开发,引领农民种养一些价格高、品种珍奇的市场“产业新贵”,土地产出效益随之增大。2007年,瑞金市推广新品种190多种,九成以上的农副产品销往沿海市场,平均每公斤多卖1至1.8元,10万农民走上了新产业发展道路,增收突破1亿元。
(李晓勇)
河南汝阳:实施“计生惠民行动计划”重点帮扶五类对对象
一是帮扶独生子女户,特别是农村独生子女户。在子女教育、致富等方面进行帮扶,树立新农村建设中少生快富典范。二是帮扶政策内双女户和困难家庭女童的教育、就业。三是帮助农村育龄妇女搞好生殖保健,尤其是对主动采取节育措施且健康状况欠佳者,从精神、物质和医疗等方面给予相应援助。四是对天灾人祸造成生活困难的计生户给予及时救助,确保其正常的生产、生活。五是对那些因意外受伤致残和因病造成生活困难的优秀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经济和物质上的扶助。
(李红伟)
湖北宜都:财政专款清偿“普九”债务
近日,湖北省宜都市894万元的农村“普九”债务全部通过财政专款清偿完毕,成为该省率先清偿“普九”欠债的县市之一。为了给农村营造和谐、良好的教育环境,宜都市成立了清理化解农村“普九”债务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债务锁定、财政预算专项偿还、十年全额消化”的原则,制定了农村“普九”债务偿还计划,从2003年起,每年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清偿“普九”欠债。经过近5年的不懈努力,困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多年的“普九”债务得以化解。
(张超 杨琳)
四川新津:建立政府采购网上监察系统
四川省新津县于今年3月建立启用了政府采购网上全程监督系统,今后,所有的货物与服务类政府采购都能通过系统自动监督,及时处理。系统一共设置了26个异常和违规项目,包括中介机构选择不符、中标金额超出预算、合同和中标条款不一致、招标文件有不公平条款等,涉及到政府采购的各个环节。一旦某个环节数据异常,系统将自动预警并生成提示信息,财政监察部门可立即在网上作出相应处理。
除了预警和处理功能,该系统还设置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和绩效考核等子栏目,监察人员可随时查阅各采购事项的进展及相关情况,并对各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购的效果、结果、违规情况等将纳入采购部门的目标评定。
(冯元昌)
云南会泽:切实关注国企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
云南省会泽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着力解决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生活出路问题。一是对国有企业改革自谋职业人员在个人自愿续接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实行由财政给予补贴的方式为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实行养老保险补贴。目前,全县已有自谋职业人员480人按有关政策续接了医疗保险,并按相关医疗保险政策落实了医疗保险待遇;二是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改革自谋职业人员医疗保险基数,并对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实行补贴;三是加大对国有企业改革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四是努力开展好“零就业家庭”的再就业工作;五是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改革自谋职业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独生子女保健费补助工作。2007年共开发公益岗位742个,安排改制企业失业人员80余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自谋职业人员1100余人,为46户“零就业家庭”实现了再就业,累计为74家改制企业的1400余名自谋职业人员补贴养老保险541万元,发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500万元,解除了自谋职业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唐绍礼)
新疆精河:财政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见成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2007年发放岗位补贴12万元、职业培训补贴86.8万元,办理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85笔支出211.7万元。财政资金的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精河县培训各类人员9795人,其中就业再就业培训2312人,创业培训164人,农村富裕劳动力技能培训6702人,在岗职工培训361人,单项职业技能培训256人。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4123人,开发就业岗位769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就业411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刘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