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4 作者:本刊记者 ★赵军★
[大]
[中]
[小]
摘要:
前一阵,北京的刘风想自驾车去黑龙江看冰灯,朋友劝他别开车去,因为东北地区在汽油里面加了酒精,北京的车没有改造,可能对发动机有影响。朋友的说法着实让刘风忐忑不安,真担心自己的爱车因此趴了窝。他赶忙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又跑到4S店咨询,维修师傅告诉他:什么也不用改,提前清洗一下油箱、油路就行了。刘风将信将疑地开车上路了。从东北回来后,朋友问他如何,他笑笑说:“根本不是想象的那么恐怖,加了乙醇汽油,驾驶感觉没什么不一样,也没觉得动力不足。咱们国家的乙醇汽油是用90%的汽油和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这样的比例不会影响车辆正常使用。在美国、巴西,燃料乙醇的添加量超过20%,才需要调整汽车发动机的技术指标。用乙醇汽油能显著改善尾气排放,既节油又环保,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等国为应对石油危机,开始推广燃料乙醇等生物能源,这也是高科技。”说这些时他俨然一副专家的模样,“我也是从网上现学现卖的。说实在的,咱北京300多万辆车要是也能喝上绿色饮料就好了,到时候天肯定会更蓝。”他的希望可能在不久实现。据悉,北京有望在2008年前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生物能源离老百姓已经越来越近了。
发展生物能源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
...
前一阵,北京的刘风想自驾车去黑龙江看冰灯,朋友劝他别开车去,因为东北地区在汽油里面加了酒精,北京的车没有改造,可能对发动机有影响。朋友的说法着实让刘风忐忑不安,真担心自己的爱车因此趴了窝。他赶忙上网查找相关信息,又跑到4S店咨询,维修师傅告诉他:什么也不用改,提前清洗一下油箱、油路就行了。刘风将信将疑地开车上路了。从东北回来后,朋友问他如何,他笑笑说:“根本不是想象的那么恐怖,加了乙醇汽油,驾驶感觉没什么不一样,也没觉得动力不足。咱们国家的乙醇汽油是用90%的汽油和10%的燃料乙醇调和而成的,这样的比例不会影响车辆正常使用。在美国、巴西,燃料乙醇的添加量超过20%,才需要调整汽车发动机的技术指标。用乙醇汽油能显著改善尾气排放,既节油又环保,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等国为应对石油危机,开始推广燃料乙醇等生物能源,这也是高科技。”说这些时他俨然一副专家的模样,“我也是从网上现学现卖的。说实在的,咱北京300多万辆车要是也能喝上绿色饮料就好了,到时候天肯定会更蓝。”他的希望可能在不久实现。据悉,北京有望在2008年前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生物能源离老百姓已经越来越近了。
发展生物能源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
最近,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国家统计局工交司和英国BP公司联合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6》指出: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将在40年后消耗殆尽。有专家预测,今后30-50年,生物化工将取代石油化工,人类社会将迎来生物质经济时代,无论从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的发展状况来看,还是从科学技术发展前景看,这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着眼后石油时代,加速发展生物能源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
首先,发展生物能源是各国缓解石油紧张的战略重点。2005年,全球生产生物质液态燃料近4000万吨,美国、欧盟、印度、巴西等许多国家都已将生物能源作为主要的石油替代品,在今后的一、二十年内将要予以大力发展。美国提出到2010年,生物燃油占全国燃油消费量的比重要达到4%,2020年将提高到10%。欧盟要求2010年运输燃料的5.75%将使用生物燃料,2020年达到20%。因此,可以预见到的是,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争夺的竞争,将很快被生物质资源和生物能源技术的竞争所取代。目前我国在生物能源的技术、产能、发展战略各个方面,都已经落后于这些国家,必须急起直追,加快发展我国的生物能源产业。
其次,发展生物能源是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根据去年和今年中央两个一号文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生物能源的发展将会大大推动农民增收。一是丰富农产品转化渠道拉动农产品价格上升,2006年上半年,玉米价格同比上升6-8分/斤,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扩大能源作物种植,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我国有许多未利用的荒山荒坡地、盐碱地等,适宜种植生物能源原料,可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三是充分利用秸杆等农林废弃物,变废为宝。目前部分地区秸杆价格已卖到每吨250元以上。根据中国工程院石元春教授和清华大学李十中教授测算,通过发展生物能源,如果到2020年建成替代石油的5000万吨“绿色油田”和替代煤炭的5000万吨“绿色煤田”,静态投资大约需要2700-2800亿元,年产值可达4600-4700亿元,可提供年利税1500亿元。
第三,发展生物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国GDP能耗要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但从2006年全国节能减排的情况看,我们面临的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任务艰巨。2001年,我国能耗总量为13.5亿吨标准煤,2005年上升至22亿吨,即使考虑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因素,并采取严格的节能措施,到2020年也将达到30亿吨,资源环境压力相当大。从燃料乙醇试点地区的实验结果看,与使用普通汽油相比,使用添加10%燃料乙醇的车用乙醇汽油后,一氧化碳的排放可降低7%,碳氢化合物可降低48%。研究表明,生物柴油无毒可降解,添加20%的生物柴油,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70%,降低90%空气毒性。
生物能源是财税政策支持的重点
发展生物能源具备明显的社会效益,从未来看,也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最终应该是靠市场来推动。但目前,生物能源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研发投入大、生产成本高、收益不确定等制约因素阻碍其发展,仅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财政的扶持就犹为重要。比如,面对传统能源所拥有的强大市场优势,一般市场主体是不敢贸然进入生物能源研发生产领域的,因此应发挥财政职能,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为市场主体创造稳定的市场预期,鼓励其理性地投资生物能源。与传统能源相比,目前生物能源生产成本高,企业尚难以获得良好收益。应该建立成本分摊机制,使外部效益内部化,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对生物能源免征生态税。我国也应考虑征收燃油税或生态附加,所得收入可部分用于支持生物能源的发展,将发展生物能源的高成本分摊到化石能源的消费者身上。
近年来,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财政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生物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中央财政综合运用国债投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手段支持燃料乙醇的推广使用。国家先后投入国债资金4.8亿元,重点支持了4家燃料乙醇企业建设,对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上缴中央部分实行先征后返,支持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对国家批准的4家试点企业,免征燃料乙醇5%的消费税,生产燃料乙醇实现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返。共计减免4家企业两税1.9亿元。2006年4家企业可形成130万吨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我国燃料乙醇生产能力仅次于巴西、美国,居世界第3位。将燃料乙醇按10%的比例与汽油混合制成车用乙醇汽油,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已在辽宁、黑龙江、湖北等9个省份推广使用,销量达1000万吨,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
为了进一步推广生物能源产业的发展,2006年底,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意见充分体现了财税政策的导向作用。针对当前发展生物能源存在的障碍,国家财税政策将从四个方面予以扶持:
一是实施弹性亏损补贴。这项政策体现了风险分担与成本分摊的理念。当前,油价的不确定性是制约生物能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实施弹性亏损补贴来分担企业风险,为市场主体创造稳定得市场预期。按照平均先进原则,计算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考虑适当利润后,确定盈亏平衡点(或补贴点),当石油价格高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保底价时,国家不予亏损补贴,企业应当建立风险基金;当石油价格低于保底价时,先由企业用风险基金以盈补亏。如果油价长期低位运行,将启动弹性亏损补贴机制。二是原料基地补助。稳定的原料供给是发展生物能源的保障。国家鼓励开发冬闲田、盐碱地、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设原料基地。对与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态项目相结合的项目给以优惠政策。对以“公司+农户”方式经营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龙头企业,国家将给予适当补助。三是示范补助。鼓励具有重大意义的生物能源生产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增加技术储备。对示范企业将予以适当补助。四是税收优惠。为增强相关企业竞争力,对确实需要扶持的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生产企业,将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初期,实施国家财税扶持政策将有助于突破制约因素,加快产业发展进程。但财税扶持政策决不能成为企业的依赖,要培养壮大这一产业,必须鼓励企业提高效率,促进科技进步。各类企业要公平竞争,有关部门将借助相关领域专家的力量,对申报定点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资产财务状况、原料基地情况、生产环保能耗等进行全面论证与评审。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效率高、成本低的企业优先扶持。对于成熟的技术加以推广,对尚未成熟但发展前景广阔,影响意义深远的新技术,如纤维素乙醇等,国家鼓励产学研相结合,扩大产业化示范。国家将充分整合与利用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集中力量突破若干关键技术。等到市场发展成熟了,产业壮大了,政府再相机而退。
同时,财政部已与中石油、中石化、中粮等大型龙头企业建立固定联系渠道,共同研究促进生物能源的发展模式。在财政部的带动下,农业部初步提出了能源农业发展规划,国家林业局编制了能源林建设规划,建设部起草了在建筑中推广可再生能源的意见,相关部门即将形成生物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政策。
发展生物能源决不能人口夺粮
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经过发酵很容易分解为乙醇,生产转化技术相对成熟,综合效益高,是当前燃料乙醇生产的主要原料。在粮食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时,国家有计划地拿出一部分粮食加工转化成生物能源,有助于丰富粮食转化渠道,平衡粮食供求,有效保护粮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几年,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中,小麦、稻谷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唯有玉米价格在上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燃料乙醇项目的发展增加了玉米消费,拉动了价格上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国际油价不断攀高的背景下,良好的市场预期加上生产相对容易,刺激了大量投资商和粮产区政府投身其中,出现了过热趋向,如果任由各地粮食乙醇项目无序发展,势必大量消耗玉米小麦等粮食。前期的燃料乙醇生产主要是以国内囤积的近1亿吨玉米小麦陈化粮为主要原料,当陈化粮消耗完后,受利益驱动,企业可能会将目光瞄向新粮市场,即使较小的供需缺口也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与人争粮的局面,直接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因此,生物能源产业一定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稳步推进,有序发展。
实际上,我国每年会产生6亿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可以利用,加上很多农作物如甜高粱、木薯等可用来转化生产生物能源,非粮生物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国家将通过实施财税政策,鼓励利用秸秆、树枝等农林废弃物,利用薯类、甜高粱等非农作物和小桐子、黄连木等木本油料树种为原料加工生产生物能源。生物能源企业也不能只建工厂,要有自己的原料基地。为避免与粮争地,国家鼓励开发利用盐碱地、荒山和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设生物能源原料基地。并将具备原料基地作为生物能源行业准入与国家财税政策扶持的必要条件。国家还要建立粮食安全影响因素评价制度,对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生物能源的,实行严格的计划控制。只有按国家计划生产才能享受财税扶持政策。只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与生物能源发展的双赢。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