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在财政支出管理上有保有压,通过控制不合理支出和一般性支出,压缩政府采购项目成本和财政性投资项目成本,调剂出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五个方面的重点支出,使财政支出结构更趋合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2005年全区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13.1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48.54%,比2002年增长39.8%;一般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重由2002年的11.96%下降到8.05%。
保障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需要。保障农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事业支出超过法定比例。2005年农业支出超过15亿元,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扩大名优农产品生产规模,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步伐,着手解决大龄青年和住房困难户住房问题,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发展教育事业,足额保障不断增长的教师工资支出、镇乡学校校舍改造、运动场地建设和教育设备的大规模更新,去年教育支出达3.84亿元。重视困难群体免费教育,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吸引知名高校落户鄞州,投资30多亿元建设的鄞州高教园区已初具规模,有师生6万余人。加快卫生体系建设,支持鄞州人民医院、疾病控制中心等医疗单位建设,并吸引民资投资兴建明州医院等。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和农村卫生室建设,全区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家,服务站33个,卫生服务网络覆盖全区95%以上行政村(居委会),初步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高农村大病统筹医疗享受待遇,财政共投入3719万元,使参保农民达到56万人,防止农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保障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支出需要。2005年投入社会保障支出5.63亿元,扩大了社会保障覆盖面。通过鼓励私营企业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发放小额贷款贴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免费培训等,使再就业率从75%上升到90%。不断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低保标准,目前有7092人享受了每月280元或17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拓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渠道,按土地出让金净收入的2%和出让土地每平方米30元标准提取社会保障风险金,专项用于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目前有75741名被征地人员参加了养老保险,有41806名参保者按月领取了养老金,其中区财政补贴3.46亿元。调研残疾人社会养老保障全覆盖模式,建议统筹部分残保金及“回报社会福利事业统筹基金”,向全区2.3万名生活无保障残疾人发放每月100-170元的生活补助金。全面实施老年农民生活补贴政策,每年投入8000多万元向全区无保障农村老年人按月发放80-100元生活补贴。
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以来,投入资金9.54亿元,加快全区道路建设。开展中巴车公交化改造,至2005年年底全区所有行政村都开通等级公路,有效缓解了村民的“出行难”问题。投入水利建设资金6.65亿元,保障溪下水库、周公宅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近亿元支持区域供水工程建设,2005年年底全区所有群众已陆续喝上了与市区“同网同价”的饮用水。大量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资金投入,加速了鄞州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如7年投资2.9亿元建设的鄞县大道,不仅成了贯通鄞州区东西两端、联接宁波市区的交通要道,而且辐射了沿路一带乡镇村落、工业园区、鄞州中心区,成为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黄金通道”。2005年用于招商引资、科技三项、挖潜改造等财政资金2.4亿元,奖励引进外资企业,支持本地企业“二次创业”,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同时通过改变扶持方向和加大扶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激励孵化作用,促进企业公平竞争。近几年逐步取消了朝阳苗子企业优惠政策、鄞州中心区引进企业返还区财政可得部分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奖励政策、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进一步规范科技三项费用使用办法,建立科技创业中心,把科技支出的重点转移到科研基础设施平台的建设与利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来,转移到基础研究和科技普及技术推广上来。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重点支持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休闲、商贸服务业的发展。改变工业园区支持方式,取消土地优惠、税费让利、财政补贴等政策,完善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以有限的财政投入,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保障生态和环境保护需要。2005年鄞州区共安排2.82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比上年增长8%,全面做好林相改造、森林植被恢复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矿山地质层治理和复绿、“百里河道清水”工程、道路及园林绿化养护、市容环卫保洁、污染源在线监测、鼓励清洁生产及循环生产等工作,促进“生态鄞州”建设。目前总投资5.08亿元的甬新河工程已全面启动,将进一步提高防洪排涝能力。电镀工业城二期工程已建成使用,全区共有44家电镀企业迁入电镀城,实现了污水统一处理。
保障基层政权建设需要。重视基层政权建设,积极保障两级政府正常开支的需要,打造“平安鄞州”。充分考虑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的影响,根据“财力向下倾斜,经费缺口上移”的思路,完善2003-2005年镇乡(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提高分成基数、分成比例和乡镇人员定额标准,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使各镇乡(街道)可用资金增加3.6亿元。保障村基层政权建设,每年投入1400万元支持欠发达村奔小康和示范村建设,去年又投入500万元村基层组织建设补助资金,对各村支部书记进行适当补贴。近年来全区镇乡(街道)统筹发展,2005年20个镇乡(街道)中有13个财政收入超亿元,其中可用资金超过亿元的有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