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以往农业结构调整,山西省新绛县50万亩耕地已形成20万亩粮、20万亩菜和10万亩其他作物的格局。20万亩蔬菜中有10万亩日光温室大棚,按种植面积(含复种面积)计约30万亩。蔬菜生产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一大支柱,也是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蔬菜生产,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提升日光温室科技含量,生产无公害蔬菜兼及养猪,提高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又实施“四位一体”沼气试点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财政局主动承担组织“四位一体”示范基地建设,承诺2003年内建成1000座“四位一体”沼气设施。
记者参观了已建成的“四位一体”设施,并听取了情况介绍。所谓“四位一体”,就是“种菜、养猪、厕所、沼气池”四种功效集于日光温室大棚中。长方形的日光温室大棚,大约有六七分地,宽敞明亮。一端是沼气、猪圈等设施,占地面积不很大;其余是菜地,一片鲜嫩碧绿,生机盎然。沼气设施的格局大体是,按照规格在地下挖建沼气池,其上修建猪圈、厕所以及管理站房,人畜粪便漏入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沼气既可作为保障大棚蔬菜生长温度和光照的补充能源,又可为田间管理人员做饭、照明提供...
通过以往农业结构调整,山西省新绛县50万亩耕地已形成20万亩粮、20万亩菜和10万亩其他作物的格局。20万亩蔬菜中有10万亩日光温室大棚,按种植面积(含复种面积)计约30万亩。蔬菜生产已成为全县农业的一大支柱,也是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
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蔬菜生产,把它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提升日光温室科技含量,生产无公害蔬菜兼及养猪,提高综合效益,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又实施“四位一体”沼气试点工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县财政局主动承担组织“四位一体”示范基地建设,承诺2003年内建成1000座“四位一体”沼气设施。
记者参观了已建成的“四位一体”设施,并听取了情况介绍。所谓“四位一体”,就是“种菜、养猪、厕所、沼气池”四种功效集于日光温室大棚中。长方形的日光温室大棚,大约有六七分地,宽敞明亮。一端是沼气、猪圈等设施,占地面积不很大;其余是菜地,一片鲜嫩碧绿,生机盎然。沼气设施的格局大体是,按照规格在地下挖建沼气池,其上修建猪圈、厕所以及管理站房,人畜粪便漏入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沼气既可作为保障大棚蔬菜生长温度和光照的补充能源,又可为田间管理人员做饭、照明提供能源,其间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可有助于蔬菜光合作用,发酵后的粪便可直接作蔬菜的肥料,等等。这样综合利用,产生了多重效果。可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通过配套的科学管理生产无公害蔬菜),可养四五头猪并加快育肥,便于菜农入住加强田间管理,为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建设现代化农业、农村创造条件。特别是寒冷季节,温室养猪要比室外养猪有很高的优越性。室内养猪一般2.44斤饲料可长1斤肉,一天可长1.4斤;室外由于气温低,猪要消耗热量,一般一天只能长半斤左右。室内养猪育肥快,又节省饲料,一般四五个月即可出栏。对“四位一体”大棚的效益,他们算了一笔账:一次性投入较高,建一个1亩地的大棚约需1万元左右,可使用5到8年,平均每年分担成本2000元以内;所需草帘2000元左右,可使用两年,一年成本1000元左右;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种一茬菜大约需要1600—2000元。一般年景,一亩大棚蔬菜毛收入1.4—1.5万元,扣除以上物料成本,纯收入在1万元左右。这是种小麦等许多农作物的效益所不可比及的。如果加上养猪收入,效益还要高得多。
“四位一体”沼气工程孕育着农民增收的希望。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县财政局决心抓好这项富民工程。他们妥善分工,集中力量,抽出6名局级干部由局长带领投入这项工作。
这种先进的模式,对新绛来说还是新尝试。要顺利推广,首先要让农民认识到它的好处,建得起,管得好,乐于接受。为使农民消除疑虑,自觉走上致富路,县财政局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做好动员、宣传、解释工作。2003年4月初,县委副书记亲自带领财政局领导和乡镇长去临汾市的一些县参观学习。那里的庭院“四位一体”、“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使大家很受启发。财政局还购买了相关的科教片,组织群众观看,使他们增加直观印象,学习新的科学管理知识,激发搞“四位一体”的欲望和热情。
农民看事办事是很现实的,看到切实有效的样板才会有信心有行动。为此,县财政局制定了先试点后推广的沼气建设规划和方案,特别注重抓好技术环节、把好质量关。他们派专人到省城参加沼气技术培训,以便在实施过程中解答问题,具体指导,确保质量。为保证试点、推广的高成功率,他们广泛联系,谨慎筛选,引进技术,委托承建,最后确定由西安杨陵沼气研究中心和临汾卓越公司承建沼气工程。2003年4月下旬,在南李村先行试点,9个高标准“四位一体”沼气项目建设成功。试点的成功促进了工程建设。从5月底开始,又在王守建设示范基地,经过建设大棚、配套沼气、修路通水通电三个阶段的紧张施工,新建占地300亩、160多座“四位一体”日光温室,并实现了“菜、棚、猪、厕、气、田、路、电、井、灌”十配套。从6月下旬开始,又在泉掌、北张、泽掌、三泉等6个乡镇连片大规模推广。
建设“四位一体”沼气工程资金投入是比较大的,为解决资金问题,县财政局多方面采取措施。他们向上汇报大规模、全设施、新技术、高标准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请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工作,得到了上级的赞许和支持,还被财政部确定为重点扶持基地。他们在上级给予一定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又从本级财政安排配套资金,总共筹集200多万元。为鼓励菜农在新建的日光温室采用这种新模式,县财政制定补贴办法,即每座沼气设施补助2000元,为他们缓解资金困难,调动其积极性。
负责蹲点建设的财政干部们不畏劳苦,身体力行,投入了满腔热情。他们切实抓好试点,带领群众代表前来参观学习,帮助村组干部制定发展规划,挨家挨户做工作,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他们负责水泥、沙石、管道等施工材料的购买或质检,精选细算,保证供应。每逢遇到临时停水停电,他们及时想方设法疏导解决,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即使在“非典”期间,他们也认真做好体检,保证西安、临汾的技术和施工人员不停止施工。在连片推广时,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个工程队200多人进驻施工,三伏天,蹲点的财政干部早出晚归,一线指挥。他们经常是早6点吃饭,7点前就到了工地,晚上8点才回到局机关。白天忙工地,晚上碰头会,研究解决问题,安排下步工作。有的同志曾晕倒在工地上,有的一个多月不曾回家,有的体重减了七八斤。
经过半年多的拼搏,截至10月底,已建成600多座“四位一体”沼气设施。如果不断科学地完善这一模式,并在20万亩蔬菜中有效扩展,将为巩固和放大新绛农业结构调整效果,做强做大蔬菜产业,增加农民的收入,开辟一条希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