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已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大大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和GDP的增速。面对这个沉甸甸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提出,“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功夫在‘题’外”。细细琢磨,深感切中要害。
农民增收步履蹒跚,不能单纯归咎于农业、农村经济内部和农民自身,还有许多“三农”之外的深层原因。比如,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越来越大;科技的突飞猛进,导致传统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脆弱;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带来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等等,都很难靠农业、农民自身来解决。在这种背景下,要确保农民在“十五”期间按5%的速度增收,确实还得把功夫用在“题”外。功夫用在“题”外,就应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让农民在分享工业和商业利润中大幅增收。有资料说,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一般相当于农业产值的3—4倍,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后进入市场,而我国加工产值仅是农产值的0.8倍,精深加工的农产品不到20%。如此看来,农民迫切需要摸准市场需求,拉长产业链条,大做加工增值的文章,让农产品在精深加工中,“材”尽其用,身价倍增。
功夫在“题”外,就应培育新型农民,让科技信息在帮助农民增收之中显神...
“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已连续五年呈下降趋势,大大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和GDP的增速。面对这个沉甸甸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提出,“要跳出农业抓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功夫在‘题’外”。细细琢磨,深感切中要害。
农民增收步履蹒跚,不能单纯归咎于农业、农村经济内部和农民自身,还有许多“三农”之外的深层原因。比如,工农业产品剪刀差越来越大;科技的突飞猛进,导致传统农业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脆弱;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带来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等等,都很难靠农业、农民自身来解决。在这种背景下,要确保农民在“十五”期间按5%的速度增收,确实还得把功夫用在“题”外。功夫用在“题”外,就应下大力气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让农民在分享工业和商业利润中大幅增收。有资料说,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一般相当于农业产值的3—4倍,80%以上的农产品加工后进入市场,而我国加工产值仅是农产值的0.8倍,精深加工的农产品不到20%。如此看来,农民迫切需要摸准市场需求,拉长产业链条,大做加工增值的文章,让农产品在精深加工中,“材”尽其用,身价倍增。
功夫在“题”外,就应培育新型农民,让科技信息在帮助农民增收之中显神威。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越来越依赖于农民对科技、信息的掌握和应用。只有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洗脚上田学科技、操纵鼠标看信息的新型农民,农业、农村、农民才能乘天之时,因地之利,尽人之力,富庶安康。
功夫在“题”外,就应想方设法减少农民,使离土农民生财,守土农民增收。面对农产品有限的市场空间,面对耕地有限的面积,实现农民增收,还要采用多种途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让一批条件成熟的农民先行“农转非”,成为城镇居民,在城镇二、三产业的广阔天地中大显身手,勤劳致富;让守土农民扩大耕地面积,在精耕细作、规模种养中找到农业的“钱”途。倘此,农民的腰包何愁鼓不起来?!
冲出樊篱天地宽。解决“三农”问题,功夫应下在“题”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