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山东省菏泽市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14年前,许翠环带着亲人的叮嘱,走出东明县黄河滩区的小村庄,走进当地的乡财政所,开始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她的工作看来很有“油水”,但她很穷;别人说在她位上必须“通融”些,但她是那样的犟、硬、抠;她本可以成为贤妻良母,但繁忙的工作使她欠家庭的“感情债”太多、太多……
许翠环就是这样一个人:朴素得像一株黄河边的小草;勤奋得如一头耕耘不息的黄牛。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她所深爱的这片土地,用奉献和付出默默实践着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许翠环的“犟”
许翠环总是犟得让一些人觉得不可理喻:公家的事,用得着那么费心吗?可许翠环有自己的想法:“工作的事再小,那是为了大家、为了国家,啥时候都得拿出十二分的责任心……”
许翠环的“犟”由来已久,并且一以贯之。
1987年春,许翠环在位于黄河滩区的长兴集乡财政所参加了工作。老所长看到上班没几天的她工作认真,有股子韧劲,就安排她到养牛专业户曹某家催收支农周转金。几年前,曹某申请了12000元支农周转金用于养牛,还本付息的期限早就到了,他却以“养牛折了本”为由一再拒交。财政所的好几个人去催账,都被其推托敷衍过去。一...
14年前,许翠环带着亲人的叮嘱,走出东明县黄河滩区的小村庄,走进当地的乡财政所,开始了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她的工作看来很有“油水”,但她很穷;别人说在她位上必须“通融”些,但她是那样的犟、硬、抠;她本可以成为贤妻良母,但繁忙的工作使她欠家庭的“感情债”太多、太多……
许翠环就是这样一个人:朴素得像一株黄河边的小草;勤奋得如一头耕耘不息的黄牛。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她所深爱的这片土地,用奉献和付出默默实践着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许翠环的“犟”
许翠环总是犟得让一些人觉得不可理喻:公家的事,用得着那么费心吗?可许翠环有自己的想法:“工作的事再小,那是为了大家、为了国家,啥时候都得拿出十二分的责任心……”
许翠环的“犟”由来已久,并且一以贯之。
1987年春,许翠环在位于黄河滩区的长兴集乡财政所参加了工作。老所长看到上班没几天的她工作认真,有股子韧劲,就安排她到养牛专业户曹某家催收支农周转金。几年前,曹某申请了12000元支农周转金用于养牛,还本付息的期限早就到了,他却以“养牛折了本”为由一再拒交。财政所的好几个人去催账,都被其推托敷衍过去。一挨,多半年过去了。
许翠环接到任务后,二话没说,就骑车赶到曹某家劝他还钱。曹某说:“现在没钱,要钱,你就等着吧。”许翠环说:“只要你诚心还钱,我多跑几趟腿没啥。”曹某很不高兴:“咋啦,给你个棒槌还当针(真)啦?”许翠环耐心地解释说:“这是公家的钱,不还还行呀!我打听过了,你养的牛个个膘肥体壮,牛市行情也不错,好好的,赔本谁信?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当初乡里支持了你,你还是想想法子吧。再说,乡里乡亲的,大家不值得为这还钱的事闹上官司。”曹某扭头便出门走了:“我还有事,等两天再说吧”。
两天后,许翠环又来了,曹某又推托不还;再过几天,她又去,曹某还是不还。一个月,她去了5趟。第6趟时,曹某远远看见许翠环走进村,干脆把自己的大院门关上,把她晾在外边。
许翠环没有灰心,3天后,她又骑车去催。路上一阵急雨,乡间土路泥泞难行。快到曹庄时,车下一滑,她连人带车摔倒在路边的沟里,弄得满身是泥。怎么办?回去?许翠环想了片刻,横下一条心:见庙哪能不拜?曹某见到满身泥浆的许翠环,羞愧得低下头,眼睛一湿说:“大妹子,都是俺不对,你别再来了,明天,俺一定连本带息送过去。”第二天上午,曹某就将钱送到了乡财政所,所里的人都感到十分惊讶。等大家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都感叹道:翠环子真犟!
14年来,她工作上始终是这样的“犟”。
许翠环的“抠”
当了财政所副所长、所长,许翠环又以“抠”出名。有人不理解,可许翠环说:“咱经手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咱得让每一分钱都花得合情合理,适得其所。”
90年代初,由于工作出色,许翠环被调到五营乡财政所任副所长。以“犟”著称的她,又因“抠”再次出名。
五营乡经济基础薄弱,当时农民的人均收入还不足400元,1993年乡财政收入才30万元。但有些干部花钱却大手大脚。1994年11月,乡党委、政府机关支出账上有这样一组数字:机关招待费23000元,电话费9000元,小车燃油费20000元,电费9500元……乡机关财务管理中的“跑、冒、滴、漏”惊人,许翠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认真调查,详细分析了当时财务管理制度的弊端和漏洞,她顾不得别人说自己“越俎代庖”多管闲事,建议尽快建立健全乡政府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对一段时间以来跑、冒、滴、漏严重的状况进行清理整顿。
她的建议被乡政府采纳,清理整顿的结果着实让人大吃一凉。以电费为例:一清理,大家才知道原来政府大院旁边有七八家饭店用电靠的是“牵线搭桥”;大家才知道原来单位里有那么多的长明灯。12月,在保证乡政府机关用电充分的前提下,全月的电费直线下降到1900多元!
许翠环的努力赢得了尊重,在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同下,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乡政府财务管理制度。从此,乡里接待上级来的人,都到机关食堂吃饭,严禁烟酒招待;电话由原来的5部减少到2部,干部一律使用磁卡电话;车辆油料按里程定额管理;各办公室都安装了电表,费用定额,超支自理。这样一来,开支居高不下的问题得到了解决。1995年元月,机关招待费、电话费、小车燃油费、电费四项费用分别下降到了3000元、3500元、3000元和2800元,仅此四项,每年就可节支30余万元,相当于全乡干部职工近一个季度的工资。这种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一直沿用至今,在刚刚过去的2000年,全年的招待费还不足4万元。
乡机关的滴漏是卡住了,但一些下属部门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上一度出现了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因此,许翠环建议对民政、土管等站所的预算外资金也来一次清理整顿。很快,民政部门清理出退伍后任村干部仍拿抚恤金的问题,敬老院里老人去世后仍有人代领补助的问题;土管部门清理出村里被授意打虚条,双方均得“手续费”的问题……一次清理,乡里就少了3万多元的“负担”。随后,财政所对全乡预算外资金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并逐步实施综合财政预算。到1998年,全乡预算外资金专户储存面、专户储存额和支出审批率均达到百分之百,政府统一调控资金267万元,便于发挥这部分资金的“蓄水池”作用。
做人要清正,账目要明白,许翠环在财政支出上严格依照标准行事,对一些超标准花钱的人和事坚决予以抵制。2000年底,某所一位同志出差时,汽车在路上坏了轮胎,乡长授权支出500元买个新的,可报销时该同志却拿回一张900元的发票,并声明出差的路途中吃了两顿饭,希望这位“抠姐”能够理解并予以报销。但许翠环拒绝了:“不行,你们超支了。”那人一听急了:“怎么不行,乡长都签字了,你挡什么?”为这事,双方各不相让,“理论”到乡长那里。许翠环的“犟劲儿”上来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费用明显超支了,领导签了字也不行。”结果,报销的钱还是500元。从此,许翠环“老抠”的绰号就被人们传开了。可她想,“老抠”就“老抠”吧巴,干财会工作,只要不沾不贪,行得正站得稳就行。但绰号归绰号,许翠环平日里精打细算,对该用的钱却又很慷慨,比如教育支出,每年安排预算时,财政所总是给足给够,从不拖欠,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该乡小学、初中升学率连续10年稳居全县前三名。
许翠环的“严”
面对威胁和顶在胸前的匕首,许翠环挺身而出,义正辞严;面对亲朋好友、家人、邻居“网开一面”的请求,她总是一口回绝。
有人说她太傻。可她说:“咱是共产党员,啥时候、啥情况下都得冲在前面,坚持原则……”
五营财政所承担着全乡14个行政村、2600多户农民的农税征管任务。每年税收任务下达前,许翠环总是骑着自行车深入到全乡每个行政村调查摸底,掌握税源变化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了使纳税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许翠环不辞劳苦,不惧风雨严寒,常常利用早晨和晚上农民在家的时间,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税法。
农税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征税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一次,她到西夏营村催收西瓜特产税,遇到了一位抗税滋事的青年农民,手持匕首扬言:“谁敢进家门,就给他点颜色看……”面对其嚣张气焰,许翠环义正辞严:“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照章纳税是公民应尽的义务,特产税一分不能少。今天如果我躺倒了,死得光荣;而你则是犯罪。”许翠环当场下达口头通知:180元税款必须10日内缴清,逾期每月加收2‰的滞纳金。
这位青年一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晚上,他带着烟酒忐忑不安地来到许翠环家。许翠环一看是做工作的好机会,便热情接待。她一边端茶倒水,一边拉家常、讲税法,直说得对方心服口服,拎着礼品满意而去。
对“软钉子”,许翠环更是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应有本色。她在五营乡土生土长,同学、亲戚、朋友很多。可工作中,她只有一个原则:只讲政策,不讲情面。1994年,一位私交很深的老同学在乡林场承包一片果园,在责任田里种了8亩西瓜。为免去西瓜特产税、少缴果树特产税,老同学一再快求许翠环“开后门”。许翠环说:“我不是不想照顾你,而是不能照顾你。照章征税是我的职责。减免了你的税,其他人怎么办?如果你实在困难,我先给你垫上……”老同学见许翠环一点不讲情面,气呼呼地撂下一句话:“以后,我没你这样没人情味的同学”。事后,许翠环自己掏腰包替同学缴上特产税。老同学脸上挂不住了,从此,总是主动纳税,一分不欠。
许翠环的“钻”
当个“比芝麻粒还小”的官,许翠环却整天琢磨为乡亲们寻找致富之路。别人说她“咸吃萝卜淡操心”,许翠环反驳说:“要想富民强财政,光靠节俭还不行,‘节流’更要‘开源’。咱是党的一分子,替群众着想是本份子。”
为了开辟新财源,她利用节假日走村串巷做调查研究。五营乡地处黄河滩区,属沙质土壤,种瓜条件得天独厚,种出的西瓜个儿大、瓤沙、糖度高,广大群众又有种瓜的传统,“五营西瓜”远近闻名。但由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西瓜种植大都属小打小闹,资源优势远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1996年,乡党委政府采纳许翠环的建议,利用“西瓜之乡”这一品牌,引导农民发展西瓜产业化种植。
题目有了,文章该如何做?许翠环力主从培植典型入手,带动全乡西瓜产业的发展。农民李改朝是个种瓜的老把式,他种的西瓜个头大,口感好,但担心销路问题一直没敢扩大种植面积。许翠环找到他,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后说道:“李师傅,都说你种瓜有一套,为啥不在这方面大显身手呢?希望你在这方面带个好头。资金上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说,销售方面我包了。”在许翠环的鼎力支持下,李改朝把自己的15亩责任田全种上了西瓜,并投资1.2万元,建起了两个西瓜大棚。西瓜成熟上市时,许翠环不顾炎夏酷暑,亲自跑省城联系客户,帮助李改朝跑销售。一个瓜季下来,李改朝实现纯收入3.5万元。许翠环人晒黑了,也消瘦了,但看着李改朝良好的收成,她的心就像喝了蜜一样甜。
李改朝种瓜致富,启发了广大农户,大家打消顾虑,纷纷改种西瓜。一时间,家家种西瓜,地地有大棚。许翠环急群众之所急,想方设法,为瓜农提供信息、资金、技术、农资、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仅1997年,许翠环就通过各种渠道筹资60万元,用于修筑乡村公路和西瓜农贸市场。有了宽松的环境,五营乡的西瓜生产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西瓜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8000亩一下子发展到近2万亩,当年就为乡财政提供了120万元的特产税。目前,该乡的西瓜面积已稳定在2万亩左右,年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全乡特产税征收额达到14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400元。这良好的经济效益后面包含着许翠环的几多心血、几多汗水呀!
许翠环的“情”
许翠环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将大量的心血投入到对事业的追求上,而对家庭,对亲人,则“欠债”太多,太多。
她的丈夫在另一个乡镇工作,离家较远,家庭的重担全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担任所长后,工作更忙了,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干脆把该上幼儿园的孩子送到城里的娘家。这样一家三口就分成了三个家,只有到了周末一家三口才在娘家“欢聚一堂”。赶上乡里集中活动,许翠环有时一个多月见不到儿子和母亲。
1997年8月,8岁的儿子自己打来电话:“妈妈,姥姥没让人告诉你,我都病了5天啦。我想你,你回来看看我吧。”可许翠环仍没能回去。
1999年6月,许翠环的母亲摔伤了腿,弟弟妹妹都在医院里尽孝伺候,唯独不见她的影子;直到一星期后,她才匆匆而来,在母亲的病床前坐了一会儿,扭身流着泪又走了……
无情未必真豪杰。不少同志和亲友也曾当面问她:许翠环,你就真的那么忙,忙得连探望患病亲人的时间都没有了吗?对此,许翠环也屡屡深感愧疚:并非自己无情呀,只是任务在肩,事情就那么凑巧。比如儿子得病那次,之前她刚回趟娘家,发现黄河水比往年明显偏少,有些地方已经断流。凭经验,她意识到如继续干旱少雨,黄河断流,再加上五营乡缺少机井,全乡近2万亩西瓜的前景将不堪设想。于是,她冒着炎夏高温,一路风尘从娘家骑到50里外的五营乡,向乡党委政府提议立即组织抗旱保苗。当时乡里已决定按照县里的指示,用10天时间突击夏粮征购。乡领导权衡利弊,决定暂停夏粮征购,号召全乡男女老少齐上阵,利用这珍贵的黄河水全力抗旱保苗。作为倡议者的许翠环当然也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抗旱保苗中去了。以后的事实证明,许翠环这一建议为全乡带来了何止百万元的效益。那一年,黄河断流140多天,东明县从西瓜下种到收获,老天滴雨未下。当附近乡镇的西瓜秧苗干枯之时,五营乡各村的西瓜却一片葱绿,全乡的父老乡亲都感激着这位一心为了大家的女财政所长。她爱儿子,爱母亲,爱丈夫,那爱就像她寂寞时无声流出的泪水,全部发自心灵的深处,但她却没能为她所爱的人带来多少关怀和照顾。作为一个事业上的女强人,每当她想起自己的家庭,许翠环都禁不住像孩子一样泪如泉涌,她不止一次地说:“我不是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但大家却给了我莫大的支持,我对家庭的负债太多太多,到退休以后再弥补吧。”
为人清如许,理财活水来。这“清”字是甘于清贫的清,是为人清正的清,是头脑清晰的清。许翠环从事财政工作14年来,为乡里节省了不少资金,为百姓带来了滚滚财源,而她的家却令人难以置信地清贫寒酸,以至于两间平房空荡得“宽敞”起来。
无私奉献换来的是累累硕果,在许翠环和全乡干部群众的努力下,1994年以来,五营乡财政收入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成了全县唯一村村通柏油路、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的乡镇。她本人也连续6年被评为全县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连续4年被评为“山东省财政系统优秀征管员”,1998年又被国家人事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