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5 作者:赵广峰 (作者单位:河北省围场县财政局)
[大]
[中]
[小]
摘要:
1994年马力杨从承德财校毕业,兴奋地拿着被分配到石桌子乡财政所的干部介绍信,问一个熟人:“石桌子乡什么样子?”熟人幽默的说:“好,特清静,还通自行车呢。”当马力杨到乡政府报到时,他所看到的比他最差的想象还糟糕——全乡全年财政收入只有14.2万元,一年的工资只发了四个月。面对偏僻落后的石桌子乡,马力杨没有因此沮丧灰心,而是暗下决心,默立誓言:一定要让石桌子乡财政尽快旧貌换新颜。光阴似箭,五年过去了,马力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使石桌子乡财政结出了累累硕果,1999年石桌子乡财政收入达到72万元,较1994年全年财政收入增了五倍多,自1995年起年年超额完成县局下达的收入任务,自1996年起及时足额发放了公教人员工资,1997年石桌子乡财政所被承德市财政局评为先进单位。马力杨本人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各级的好评和信任,1995年马力杨任财政预算会计,1996年初被提升为财政所长,同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95年连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县局评为财政系统先进个人,1998、1999两年受县政府嘉奖。
马力杨是个“大能人”
说马力杨是个大能人,是因为他根治了石桌子乡财政困难的根源,发展壮大了全乡财源。1994年石桌...
1994年马力杨从承德财校毕业,兴奋地拿着被分配到石桌子乡财政所的干部介绍信,问一个熟人:“石桌子乡什么样子?”熟人幽默的说:“好,特清静,还通自行车呢。”当马力杨到乡政府报到时,他所看到的比他最差的想象还糟糕——全乡全年财政收入只有14.2万元,一年的工资只发了四个月。面对偏僻落后的石桌子乡,马力杨没有因此沮丧灰心,而是暗下决心,默立誓言:一定要让石桌子乡财政尽快旧貌换新颜。光阴似箭,五年过去了,马力杨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使石桌子乡财政结出了累累硕果,1999年石桌子乡财政收入达到72万元,较1994年全年财政收入增了五倍多,自1995年起年年超额完成县局下达的收入任务,自1996年起及时足额发放了公教人员工资,1997年石桌子乡财政所被承德市财政局评为先进单位。马力杨本人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各级的好评和信任,1995年马力杨任财政预算会计,1996年初被提升为财政所长,同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95年连年被乡党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县局评为财政系统先进个人,1998、1999两年受县政府嘉奖。
马力杨是个“大能人”
说马力杨是个大能人,是因为他根治了石桌子乡财政困难的根源,发展壮大了全乡财源。1994年石桌子乡的14.2万元财政收入农业税收入就占了60%,财力转化率较高的工商税收及其他收入只有40%。刚刚分配到工作单位不久,马力杨便开始对石桌子乡财政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他发现:石桌子乡财政困难的根本原因是财源匮乏。为此,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财源培植上。
他是个体工商户的知心人。1994年以前石桌子乡是全县有名的企业白点村,群众思想封闭,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乡竟无一户个体工商户。马力杨到石桌子乡后,开始动员群众搞个体,并帮助两个较有潜力、有能力的年轻人分别办起了饭店和商店。饭店、商店挣钱了,可以缴纳税收,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饭店、商店起到了较强的带头作用,全乡的其他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地建了起来。马力杨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为更快地帮助个体工商户队伍壮大,向个体工商户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新建个体工商户的所有证照全部都由马力杨出面协调关系予以代办;为帮助个体工商户加强经营管理,马力杨组织个体工商户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及经营核算办法,自己当了义务教师。马力杨对个体工商户的诚心帮助,使他拉近了与个体工商户的关系,为保证各项税收顺利征收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1999年石桌子乡个体工商户达到98户,年提供税收10万多元。
他是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石桌子乡离县城较远,交通闭塞,大规模地发展工商业是不可能的,而非公有制经济潜力有限,为进一步拓宽财源,马力杨把工作放在了调整农业结构上。1996年,他经过多方努力,与塞罕坝机械林场取得联系,争取了1.2万株果树苗的无偿支持,在石桌子乡建起近20亩果园;同年他又与林业部门取得联系,动员广大村民开发荒山,种植500多亩山杏杏树;1998年又与北京、石家庄、承德制药厂取得联系向三大药厂销售药材,在全乡种植甘草等各种药材300多亩。农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调整区域内居民的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增加了300多元,同时,也壮大了农业特产税税源,石桌子乡农业特产税由1995年以前收入甚微年年短收,逐步实现了年年超额完成任务,1999年石桌子乡农业特产税达到5万多元,位于全县37个乡镇的首位。
他是石桌子乡经济发展的有功人。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使马力杨意识到:石桌子乡经济目前发展仅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外力。为此,他积极与原籍在石桌子乡现在在外地工作的人联系,向他们宣传石桌子乡的优惠政策和资源优势,吸引他们回乡发展经济,至1999年五年间马力杨因此为石桌子乡引进市外资金30多万元。同时,马力杨还积极主动向县局汇报工作,向上级反映石桌子乡的财政困难和资源优势,使县局了解石桌子乡,有的放矢地对石桌子乡给予了大力支持。
马力杨是个“直肠子人”
说马力杨是个“直肠子”人,是因为他对待财政工作有着坚定不移的原则性。1997年的一个深夜,有人举报,有一辆木材车未交纳特产税,正要驶向县城。马力杨听后立即起床抄小路随举报人前去堵截。车主是个身高体胖的人,根本未瞧起又瘦又矮的马力杨,他对马力杨说:“我就不交税,如果你再纠缠,我就打死你”,说着凶相毕露的车主顺手从腰间拿出了一把匕首。旁边的举报人一看,吓得赶紧跑了,而马力杨却镇定自若,他坚定地说:“你杀了我,你也活不成,法律不会饶恕你;但如果你杀不了我,你必须交税!”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慑了车主,刚才还不可一世的样子一扫而光,不由自主地收起了匕首,马力杨乘机跳上车拔掉了他的车钥匙。车主一看,硬的不行,赶紧来软的,掏出200元钱说:“刚才我是吓唬那个举报人,把他吓跑了,咱们可以私下解决,这200元钱你买点茶喝。”200元钱,相当于马力杨的半个月工资,要知道200钱对于马力杨有多么重要,马力杨的父母年龄已大都在乡下务农,需要他按月寄钱,马力杨自己的家在县城,每月回家两次就60元的差旅费,家里还有小孩,每月的开支相当大,有时家里竟入不敷出,马力杨是多么需要钱啊!但面对车主的贿赂,马力杨毫不动心,他毅然如实地向车主收取了税款和罚款。
掌管着财权,加之领导的信任,很多人想和马力杨套近乎,想用“糖衣炮弹”打动他的心,但每次都被马力杨拒绝了。当了四年财政所长,他身上穿的衣服没有一件超过40元钱,家里没有一件高档家具,住房也只能租别人家的住。
马力杨是个直肠子人,即使对待领导的事他也同样不动摇自己的原则。有一次,乡里某领导拿了1000多元差旅费单据说:“力杨,乡长已给我签字了,这是我去北京的差旅费,你给我处理一下,中午我请客。”马力杨拿着单据,呆了一会,因为他知道去北京搞外联是他和书记去的,没有这位领导,他怎么报销去北京的差旅费呢?其中一定有问题。于是,他找到乡长说明了其中的问题,乡长立即将这些单据作废。但从此,马力杨得罪了这位领导。事后,有人说他:“乡长都签字了,你却不给核销,怎么和乡领导过不去呢!”马力杨说:“1000多元钱,对于我们这样的小乡得解决多少事啊,退一步说,纳税户们交上这1000多元税款容易吗?我怎么能忍心熟视无睹地让它流失呢!”
马力杨是个“冷血人”
说马力杨是“冷血人”,是因为他为了工作忘了家庭,未能过多地顾及亲情。马力杨在石桌子乡财政所上班,他的妻子是县城农广校教师,谈恋爱时,因为马力杨一心扑在工作上,两人每月见一次面,平时只能电话联系一下。结婚时,乡领导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让他在家休一个月,而他算结婚当天只在家休了三天。马力杨在家待不住,因为他结婚时正是农业税征收旺季,他不去那些钉子户能交税吗?为了保证农业税及时足额入库,他急匆匆地上班了。这一去就是一个月,因此,他的“蜜月”也就成了“农业税征收月”。
马力杨在乡下,妻子在县城,两地分居,家里又有不满月的孩子,家里妻子特别忙。即使如此,马力杨每月只能回来两次。马力杨的同学的哥哥(在县城较近的某乡当党委书记)很赏识马力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精神,多次捎信给马力杨,想让马力杨去他所在的乡,所有人事关系由他负责办理,并保留马力杨的财政所长职位。这在别人看来是求之不得的事,那个乡离县城近,有县城通勤车,乡里富裕,工作省力,花钱方便。而马力杨却拒绝了调动,他说:“石桌子乡需要我,我也离不开石桌子乡,这里有我的汗水和成功,在这里我有许多规划正在实施,有许多目标还未实现。”
1998年的一天,马力杨的父亲突然来到马力杨的办公室,这对于马力杨来说确实是个意外,因为石桌子乡离家里近一百华里,父亲年老体弱,轻易是不会来的。父亲走进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你们乡那个抗税需交税款和罚款的李某,是你老姑的小叔子的闺女女婿,你得叫他姐夫,人家说你这里说话最算数,托我来找你,你别罚他了,少交点税算了。”马力杨知道,父亲是轻易不求人的,况且这么远来了一定是满怀信心,如果一口拒绝了父亲,父亲一定会很伤心,很难堪,但如果真象父亲说的那样去做,那么以后一定会给税收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如果不罚李某就无法震撼其他抗税户。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马力杨决定对李某的处罚继续,努力做通父亲的思想工作。于是,马力杨便苦口婆心地向父亲讲税法,以及这次处罚的重要意义,最后虽然父亲表面理解了,但临走时还是扔下一句不冷不热的话:“儿大不由爷,我已管不了你了”。
马力杨是个“大好人”
说马力杨是个大好人,是因为马力杨对同志、对群众有着一颗火热的心。石桌子乡有个二等乙残军人,少一只胳膊,家里相当困难。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每月可核销150元钱药费,这位残疾军人每月的药费实际开支都超过150元,其余部分只能拖欠医院的,医院因此停止给他出具药费单据。马力杨知道此事后,主动和医院协调关系,帮助这位残疾军人开出药费单据,并且每月负责给这位残疾人买药、送药、开单据,超过150元时马力杨就自己掏腰包为其垫付,据知情人统计,马力杨仅此一年就得花去500元钱。石桌子乡共有7名退休老干部,家里离乡政府比较远,领工资不方便,于是马力杨便骑自行车将工资送到老干部家中。上级下达的救济款、减免的农业税,为保证真正交到农户手中,马力杨总是不厌其烦挨家挨户地送。
马力杨对同志、对群众的一片热心,使他赢得较好的口碑,谈起马力杨,石桌子乡的领导和同志们总是竖起大拇指说:“马所长真是大好人!”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