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餐厅自营还是外包
餐饮是笔者所在企业的主营业务。这样的主营业务做不做、做什么、怎么做,管理会计的思维方法可以为企业提供客观全面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发展指明方向。
首先,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一是行业内竞争对手分析。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8%,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本企业位于城市中心地段,面对的行业内竞争相当激烈。二是潜在进入者分析。本企业对潜在进入者的反击程度较弱,潜在进入者构成的威胁较大。三是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本企业位于总部大楼内,顾客大部分为大楼内员工,敏感度较低,即使对价格和服务有不满也不会过多地挑剔。就此而言,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弱,企业有着较大的优势。四是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现阶段本企业还无法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及加工配送中心,几乎没有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五是替代品威胁分析。餐饮行业越来越注重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移动支付得到普及,外卖外送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对餐饮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新的挑战。顾客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变使得传统餐饮行业与新业...
一、餐厅自营还是外包
餐饮是笔者所在企业的主营业务。这样的主营业务做不做、做什么、怎么做,管理会计的思维方法可以为企业提供客观全面的分析,为企业经营发展指明方向。
首先,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一是行业内竞争对手分析。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0.8%,高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本企业位于城市中心地段,面对的行业内竞争相当激烈。二是潜在进入者分析。本企业对潜在进入者的反击程度较弱,潜在进入者构成的威胁较大。三是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本企业位于总部大楼内,顾客大部分为大楼内员工,敏感度较低,即使对价格和服务有不满也不会过多地挑剔。就此而言,购买者议价能力较弱,企业有着较大的优势。四是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现阶段本企业还无法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及加工配送中心,几乎没有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五是替代品威胁分析。餐饮行业越来越注重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移动支付得到普及,外卖外送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对餐饮企业的管理模式形成新的挑战。顾客消费习惯的不断改变使得传统餐饮行业与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等替代品的竞争日趋激烈。
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餐饮企业基本活动一般包括营销过程、生产过程、服务过程,辅助活动一般由基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构成,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了餐饮企业的价值链。
通过以上外部与内部环境的全面分析,企业内部统一了对自身餐厅业务状况的基本认识。目前自营缺乏竞争优势是企业餐厅经营业绩不佳的根本原因。若不对现有业务人员进行大换血,几乎无法扭转困境。但这必然触及现有人员背后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短期内难以实现。因此,从公司发展战略和企业风险管理的基本立场看,劳务外包就成了必然的决策结果。
劳务外包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是劳务公司招工渠道广泛、用人机制灵活,能提供企业需要的各种类型、层次的劳务人员,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二是用工成本低廉,经测算,外包后人员费用将不超过营业收入的40%,有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三是规范产品和服务标准,劳务人员必须符合用工企业的要求,并按规定制作产品和提供服务,促进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四是降低企业用人风险,一旦发生劳务纠纷,用人单位不用承担连带责任;五是提高用工企业工作效率,企业会减少在基础管理、人力资源上的投入,集中主要精力用于核心业务,增加企业运营效益。
当然,在劳务外包的过程中首先要安定好员工,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赢得员工对劳务外包的支持;其次综合法律、人力资源、财务等各方面的意见,对劳务外包后所要达到的服务水平、产品标准、作业流程提出要求,形成详细的书面材料,再选择适合的劳务公司,劳务公司的人力资源素质、财务状况、业务能力都需要达到本企业的要求;在确定外包公司后,必须签订详尽的外包合同,明确出现可能发生的情况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最后对外包业务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及时与外包的劳务公司交换意见,顺利度过外包实施的初期。

二、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餐饮成本
笔者所在企业原来采用餐饮业常用的直接成本核算法,即只核算食品原材料及饮料成本,把操作中发生的间接费用,如职工薪酬、物料消耗、宣传推广费、能源费用、折旧维修等作为期间费用处理,在每月末将总费用分配给各服务或产品。这样核算虽然简单,但由于间接费用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耗费的成本;同时对菜肴制作和营销流程核算不到位,难以准确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无法满足企业成本管控的需求。
在认识到直接成本核算法的局限性后,我们改用作业成本法。
1.确立作业中心和作业动因。寻找合适的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法的首要步骤。成本中心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归集成本。企业根据服务流程特点,将服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作业根据作业动因进行划分,作业中心可分为前厅接待中心、后厨操作中心、采购支持中心和宣传推广中心。
2.将成本费用分配到作业。在将作业界定清楚后,接着把成本费用分配到各个作业,以得到每项作业的总成本,以便管理机构全面掌握作业耗费资源的情况。
3.计算作业成本。在确定作业成本动因和作业计量指标后,就可得出单位作业成本:单位作业成本=某项作业的总成本/该项作业的总量(以作业计量指标为单位)。某菜品或服务按作业成本法核算的成本=原材料成本+单位作业成本×该菜品的销量或服务的销售额。
运用作业成本法可以计算出各种菜品或服务较为真实的成本信息。例如,2017年第一季度笔者所在企业餐饮业务亏损29万元,我们按作业成本动因,把服务员薪酬、物料消耗、能源费用、维修折旧费等费用按接待人次,宣传推广费用按营业额,干货调味品成本、厨师薪酬按菜品销售数量进行分配,得到单位作业成本为38元,用38元乘以某一菜品销售的数量加上该菜品的原材料成本,就得到了该菜品的作业成本,再与其营业额相比,比对出该菜品是否为增值作业,发现二十多道菜品成本费用率在90%左右、十几道菜品成本费用率在120%以上、五十多道菜品成本费用与收入持平。同时,我们按宴会、包间、简餐的接待人次、销售数量、营业额计算出宴会盈利能力较强,而包间、简餐的盈利能力较弱。运用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真实成本信息,令我们清楚知道哪些作业导致了成本偏离。2017年第二季度管理层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加大婚宴、生日宴的营销力度,提高包间用餐标准,重新搭配简餐的原料,淘汰成本费用率较高的菜品,主推利润率较高的明星菜,使得企业2017年餐饮业务的利润率达到6%,为近三年来最好业绩。
三、绩效管理
企业积极借鉴并运用平衡计分卡原理,设置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指标,利用指标间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实现了绩效管理的目标。考虑到餐饮行业的人员素质,企业相对简化地设立了不超过二十个易于操作的指标,使绩效评价更为简便如表1)。
以上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从各个层面科学评价餐厅经营者的业绩,也为公司实施价值管理提供了简明实用的导航图,实现了管理会计作用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一体化。这一过程有效地带动了会计人员的转型,使其在自我学习、知识获取与能力储备方面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主动性,从而在企业升级、管理转型、可持续发展等层面拥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刘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