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9年8月,我毕业于苏州大学,经计划分配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财务处工作。从事大型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工作近30年,光阴荏苒,砥砺深耕。适逢我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谨以在医疗卫生领域会计实务、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等工作中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公费医疗收入核算岗是我会计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工作简单与细致并存,日复一日,看似简单的记账单据分类、汇总,考验的却是耐心、细心和恒心,这段经历让我从业伊始就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持之以恒将身边每一件小事做好的能力。如今回想起来,那一张张公费医疗特约记账单据记载的其实是我国早期公费医疗制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公费医疗制度渐出历史舞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截至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已经达到98%以上,分级诊疗制度确立,参保地区域界限逐步打破,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药费用实现实时直接结算。
从业以来,凭着这份坚持,我和同事们立足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亲历《医院会计制度》从无到有、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过渡到政府会计制度体系等重大变革;亲...
1989年8月,我毕业于苏州大学,经计划分配至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财务处工作。从事大型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工作近30年,光阴荏苒,砥砺深耕。适逢我国改革开放40年之际,谨以在医疗卫生领域会计实务、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等工作中的感悟与大家分享。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公费医疗收入核算岗是我会计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工作岗位,工作简单与细致并存,日复一日,看似简单的记账单据分类、汇总,考验的却是耐心、细心和恒心,这段经历让我从业伊始就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需要具备持之以恒将身边每一件小事做好的能力。如今回想起来,那一张张公费医疗特约记账单据记载的其实是我国早期公费医疗制度。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公费医疗制度渐出历史舞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截至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已经达到98%以上,分级诊疗制度确立,参保地区域界限逐步打破,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药费用实现实时直接结算。
从业以来,凭着这份坚持,我和同事们立足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亲历《医院会计制度》从无到有、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过渡到政府会计制度体系等重大变革;亲历《医院财务制度》之全面预算管理、医疗成本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等管理内涵不断拓展;亲历我国先后两轮医药卫生体制重大改革和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也正是这份坚持,让我能够有幸站在医疗机构一线会计人员的视角,见证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大学、中专院校纷纷增设财经专业课程以期培养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却常常苦于缺乏师资。由于我刚刚走出校园,理所当然成为老师眼中最合适的讲师人选。于是,白天上班、晚上备课和授课成为那段时间的生活常态。为了能阐述和表达清楚一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需要在文献资料极少的情况下,培养准确的描述和表达能力,培养换位思考和情境互换的思维能力,而不知不觉中习得的这些能力和素养却为我现在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能描述,就无法评价;无法评价,就无法进行管理。”教学实践成就了一段美好经历,在大力推进管理会计的今天则显得弥足珍贵,以我当时的阅历,必定是无法预料到教学实践活动竟能对未来的会计执业产生如此深远影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改革开放40年期间,公立医院财务管理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医改初期走向市场化阶段,以及现阶段由市场化回归公益性阶段,医院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均面临诸多崭新的课题,经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财务服务能力,我选择了在人到中年之际重新走进校园,攻读公共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硕士。三年“回炉”学习收获累累,除了系统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理念和知识以外,让我豁然开朗的是《社会研究方法》这门课程,它赋予了我开展社会研究的思想和技术,受益匪浅。
事实上,实务工作者开展课题研究的动因,更多的是源于寻求解决实务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如果能以愉悦的心情而不只是迫于晋升压力开展基础研究,定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依相长。立足医疗卫生行业实践经验开展的财务会计课题研究,为我开启了一扇思考的大门,如今已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值得享受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回首走过的历程,心中满是感恩。感恩遇见的诸多良师益友,感恩从小事做起的那份执着。会计人员的诗不一定在远方,常常蕴藏在身边不经意的小事中。将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好,这是我的人生信念,过去如此,未来亦如此!
责任编辑 刘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