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处理流程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各项财务制度。各村应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结合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现金收支、票据管理、合同管理、财产登记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务预算等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是规范财务处理流程。取得的原始凭证要真实、准确、完整。原始凭证报销时必须注明用途,并有经手人签字,相关人员审核签字或盖章。发生的会计业务要及时入账,不得提前或延后。明确违反财务处理流程的处罚措施。
(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待遇水平。只有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收入水平,才能吸引年轻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来农村从事财会工作,从而保持农村财务队伍的相对稳定。其次,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定期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其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将村级财务人员的考核经常化、规范化。并将考核结果与财务人员的薪酬挂钩,以督促村级财务人员的日常学习,全面提升村级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最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组织财务人员培训时,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
(一)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处理流程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各项财务制度。各村应根据《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结合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现金收支、票据管理、合同管理、财产登记管理、会计档案管理、财务预算等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是规范财务处理流程。取得的原始凭证要真实、准确、完整。原始凭证报销时必须注明用途,并有经手人签字,相关人员审核签字或盖章。发生的会计业务要及时入账,不得提前或延后。明确违反财务处理流程的处罚措施。
(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待遇水平。只有提高村级财务人员的收入水平,才能吸引年轻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来农村从事财会工作,从而保持农村财务队伍的相对稳定。其次,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定期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其会计专业知识水平。将村级财务人员的考核经常化、规范化。并将考核结果与财务人员的薪酬挂钩,以督促村级财务人员的日常学习,全面提升村级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最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组织财务人员培训时,必须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三)增强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把财务公开落到实处
一是完善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的农村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使得农村财务公开工作的开展能够有章可循。具体需要规范财务公开的内容及形式,内容上包括财务收支、财产、债权债务等,形式一般有公告牌公示、书面发布以及广播宣传。除此之外还需要规范财务公开的时间和程序,公开的时间一般每月公布一次,公开的程序主要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向全过程转变。
二是由于农村财务工作情况比较复杂,各级相关主管部门定期的监督检查作用有限,所以还需要加强广大农民群众的日常监督力度。加强财政公开以及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知情权。
(四)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促进资产保值增值
村集体财产的管理需要财产管理者与村民的配合。规范集体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强化村集体资产的财务核算。规范村集体资产的账务处理流程,加强对村集体资产的管理,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以及资源性资产的管理。其次,加大清查力度。由于农村集体资产的种类很多,所以财产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加大清查力度,定期进行集体资产清查,妥善处理好债权债务,明确集体资产的权属关系,认真核对农村集体资产的存量,清晰财产状况。最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利于防止资产流失,保证集体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五)落实民主理财,加强民主监督
首先,镇级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做好带头作用,要权责分明,并对各个村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其次,对于村里的重大财务活动要履行民主理财程序,让每个村民都了解村里的财务情况。在计划、安排村里的财物时要提前告知村民,征求村民的意见。最后,每个村民都要执行监督的权利,可以成立一个监督小组,由村民选取村民代表,替村民执行权力,包括参与制定村里的各项财务制度,计划财务活动,检查本村的财务情况,如果监督小组对某个情况提出异议,村干部应重视起来,并作出合理解释,解释不清楚的,则需上级部门进行审计,保证村里财务公开、透明、准确。
(本文为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石家庄市农村集体经济财务管理新模式的研究”<201803020205>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武献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