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宏观经济体进入新常态时期,伴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监管从严、脱虚入实”金融政策,且在国内新的利率走廊框架下,作为集团资金管理中心的财务公司较以往面临着更大的流动性管理压力,如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导致集团整体的信用风险升高,制约企业集团的发展。河北建投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财务公司)通过构建流动性管理体系,有效防范了流动性风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流动性管理框架体系的设计
1.借助信息化系统,强化资金计划管理
(1)提升资金头寸管理。建投财务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提升对资金头寸的管理,以确保支付、防范风险、提高收益。从最初的电话询问沟通到现在系统生成,公司严格按照“月安排、周计划和日调整”原则,执行事前集团对资金计划的审批,事后及时反馈成员单位资金支付的具体情况,切实发挥财务公司这一资金管理平台对成员单位资金支付情况的监控作用,同时在保证成员单位正常支付的前提下提高资金收益。具体实施如图1所示。

(2)强化资金调度机制。成员单位于每周五前向财务公司报送下周资金计划,财务公司根据收集的资金计划,结合公司贷款发放与收回计划、投资计划、同业拆借计划、利息收入支出计划等编制财务公司层面的周资金计划(见图2),并据此调度资金。同时,每周根据资金计划系统整理的“单体企业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回执分析”查看上周各成员单位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对于资金计划偏差率较大的企业重点关注,提升公司资金调度精细化管理水平。
2.构建指标监控体系,实现风险管理定量化
建投财务公司搭建了相对完善的流动性指标体系,实现了流动性风险的定量管理。根据公司自身特点和管理需要,选取了5个流动性指标,并根据指标具体特点进行不同频率的监控,针对指标大幅变化进行全方面分析和预测流动性趋势,切实发挥指标数据对流动性管理的监控和指导作用。具体流动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流动性比率。流动性比率是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它反映来源于流动性负债的资金在多大程度上被运用于流动性资产。该指标越高,财务公司的流动性越好,流动性风险越低。根据银监会要求,流动性比率不得低于25%,财务公司每月对该指标进行监控。
(2)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反映了财务公司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能力,对限制风险资产规模的过度扩大和保护成员单位等债权人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的最低限制为10.5%,并规定按季度对该指标进行报送,财务公司为加强流动性管理,规定按月度进行计算并监控。
(3)存贷款比率。在财务公司的各项资产中,贷款占比较高且流动性较差,是引发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贷款的监控对于降低流动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公司选取存贷款比率指标来监控流动性风险。虽然监管机构于2015年6月24日取消了对存贷款比率的限制,但为保证流动性安全,公司仍将该比率的上限设置为75%,并每天对该指标进行监控。
(4)客户贷款比率。客户贷款比率反映了贷款的集中程度。该指标越高,贷款越集中,无法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越大。财务公司将该指标进一步细分为单一客户贷款比率和前十大客户贷款比率,并每月对其进行监控。
3.强化备付资金管理,建立多级备付体系
由于集团成员单位的大部分流动性资金都存入了财务公司,财务公司一旦出现流动性风险将会产生连锁效应,影响整个集团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为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降低流动性风险,财务公司以资产的变现能力为依据对备付金实施分级管理。备付金体系见表2。
一级备付金可随时变现,主要应对新增、突发临时大额用款计划而配置,是应对流动性风险的主要资产,也是流动性管理的重点;二级备付金的变现周期在1天以上30天以内,公司在对二级备付金进行配置时,通常采取审慎的态度,避免二级备付金规模过大对公司的流动性产生影响;三级备付金变现周期大于30天,其变现能力较弱。通过备付金分级管理,可以使财务公司在保证流动性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对流动性低但收益较高的资产进行配置,提高资金收益。
4.定期实施压力测试,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一种以定量为主的流动性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测算在遇到假定小概率事件或极端不利事件等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损失,对财务公司流动性管理水平做出评价,进而采取改进措施。财务公司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说流动性风险较小,因此选择敏感性分析法进行压力测试,即测量单个重要风险因子或少数几个关联性较强的因子在假定变动情况下对财务公司承受能力的影响。
目前,建投财务公司选取的风险因子主要有:成员单位出现大额资金支取、大额贷款到期无法偿还、主要交易对手违约或破产、市场流动性出现重大不利变化、银行支付体系突然中断运行等,并对其按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重度压力进行测试,对每种情况下财务公司的资产配置状况、流动性资金缺口、可能带来的损失以及应急预案能否有效发挥作用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发现的流动性管理缺陷反馈给相关部门并要求其提出改进措施,并将全过程进行记录形成压力测试报告,公司高管根据压力测试报告开会商讨,确定最终的流动性管理改进措施。
二、实施效果
1.资金计划偏差率降低
公司借助财务软件中战略管理模块实现了资金计划的信息化管理,根据每周软件反馈的资金计划执行情况,对资金计划偏差率较高的成员单位重点关注、提前沟通,切实提高了成员单位资金计划填报的准确度,使得公司资金计划的偏差率逐年降低。近三年年均资金计划偏差率从31.13%降低至19.50%,为公司进行资金调度、信贷投放和投资决策提供了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持。
2.备付金管理水平提升
备付金率是衡量金融企业支付能力的指标,该指标越高,支付能力越强,但该指标并非越高越好,过高的备付金率意味着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因此在不低于财务公司内部备付金率下限的前提下,公司要尽量降低备付金率,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和流动性管理水平。通过实施备付金分级管理,使公司近三年的备付金率由22.39%下降至20.85%,在不低于公司规定的5%的要求下,有效提升了备付金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3.公司盈利能力提高
2017年,面对市场资金面持续趋紧、集团整体资金量下降和支付集中且不稳定形势,建投财务公司联合集团财务部平衡资金调度,切实做好流动性趋紧形势下的资金支付。一方面积极拓展投融资范围,个性化定制T+0随时赎回理财产品,在保证资产变现能力基础上提高资金收益,同时完成首笔同业拆借业务,为公司增加临时性资金调剂渠道;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调配、压缩投资组合,有效保证了对成员单位的资金支持作用,提高了在资金紧缩情况下的金融服务水平。2017年,在保证资金流稳定运转的前提下,全年净息差同比增加16个BP。
4.流动性风险持续可控
建投财务公司自成立以来,流动性指标和资本充足率均在监管值以上。其中,流动性比例在48%至74%之间小幅波动,月均值62.28%,远高于监管值,流动性保持充裕状态,这与投资性集团公司资金特点相匹配;资本充足率较为稳定,全年保持在20%以上,均值22.69%,高出监管值12.19个百分点,承受违约资产风险的能力较强。
责任编辑 陈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