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许多高校财会专业校外实习处于松散状态且缺乏监管,学生没有获得充足的财务实务经验,企业也不愿花费精力指导实践,其主要原因为新经济形势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而高校在设计校外实习时未作出相应的调整。鉴于此,笔者所在高校根据财会专业校外实习过程的特点,通过合理划分实践的环节、引入合作单位的方式对校外实践进行了改革。
会计教学过程首先是理论教学,然后是模仿实践,但模仿仍很难把学生变成企业所希望的职业员工,所以会出现很多学生在学校进行各种学习后,仍不能充满信心地面对将要从事的会计岗位。笔者认为,校外专业实习的功能就在于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工作场景、理解会计分工的意义、学会如何建账、如何传递单据、如何把会计与税务联系起来,等等。为此,本校把校外专业实习划分成了解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了解职业的工作场景、理解会计分工的意义、学会建账及处理相对应单据、学会处理会计与企业相关业务的关系,简而言之,即了解和具体参与两个过程。
1.在了解环节,由校内指导教师带队去合作的实践基地参观。合作的实践基地一般选择较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因为其业务比较复杂,也符合会计专业课程讲解过程中所选择的业...
目前,许多高校财会专业校外实习处于松散状态且缺乏监管,学生没有获得充足的财务实务经验,企业也不愿花费精力指导实践,其主要原因为新经济形势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而高校在设计校外实习时未作出相应的调整。鉴于此,笔者所在高校根据财会专业校外实习过程的特点,通过合理划分实践的环节、引入合作单位的方式对校外实践进行了改革。
会计教学过程首先是理论教学,然后是模仿实践,但模仿仍很难把学生变成企业所希望的职业员工,所以会出现很多学生在学校进行各种学习后,仍不能充满信心地面对将要从事的会计岗位。笔者认为,校外专业实习的功能就在于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工作场景、理解会计分工的意义、学会如何建账、如何传递单据、如何把会计与税务联系起来,等等。为此,本校把校外专业实习划分成了解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了解职业的工作场景、理解会计分工的意义、学会建账及处理相对应单据、学会处理会计与企业相关业务的关系,简而言之,即了解和具体参与两个过程。
1.在了解环节,由校内指导教师带队去合作的实践基地参观。合作的实践基地一般选择较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因为其业务比较复杂,也符合会计专业课程讲解过程中所选择的业务对象。参观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提出参观要求,即学生需把参观体验以实习日志的形式从理论层面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如岗位的设置应与内部控制联系起来,企业的生产过程应与会计的资金运动论联系起来,等等。带队教师根据学生总结的内容及理解感悟程度加以评价并给出相应的成绩。
2.在具体参与实践环节即做账部分或其他财会业务过程,本校通过校内化过程加强监督与考核,引进了几家代账公司进行长期合作,代账公司进入学校驻点后相当于把分公司办在学校里,由驻校企业财务人员以师傅授徒弟的形式进行指导。具体来说,首先选拔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30名左右,由驻校企业财务人员亲自指导,参与到企业的真正账务处理过程中去。待这部分学生的实践经验积累充足,便可既成为企业指导教师的助理或企业的兼职员工,帮助企业做账,又可成为扩大实践规模的指导教师(这种指导属于常规指导,如果遇到非常规业务可以由企业的指导教师深入指导)。当然,学生实习之前应进行保密培训。
对于校外指导教师纳入兼职教师范畴,具体指导工作可以计算工作量给予相应的实习指导津贴。对于专业实习效果较好的学生可引入公司作为兼职员工或指导教师的助理,有助于扩大公司的业务规模。可见,这种共赢的合作模式既使校方实现了有效的监管,学生实现了校外专业实习的目的,校外指导教师获得了助手并增加了收入,企业也可以进一步拓展业务规模,具备合作的可持续性。另外,由于代账公司业务的多样性,也方便学生熟悉各种类型企业的账务处理以及与会计相关的报税及凭证取得等事项。
(本文为浙江省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财会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