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5 作者:王满 白鸽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大]
[中]
[小]
摘要:
【编者按】
财务风险处于各种风险的核心地位,企业各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最易通过财务指标予以体现,因此财务预警是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最佳切入点和重中之重。本期专题从不同视角关注“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与风险防范”:《财务健康,有“预”无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探讨与应用》一文提出,企业应以风险控制为预警目标、以信息系统为预警基础、以财务信息为主要对象、以财务指标和财务模型为预警工具、以组织机构为责任主体、以运行机制为预警流程,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体系;为了应对企业并购风险,光明食品以最大程度降低财务风险为目标,以财务指标为依据,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体系,真正实现了财务风险闭环管理;海尔集团在成熟期配合财务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通过自我革新跨越衰退期,实现了真正的蜕变;武钢集团运用新型集团预算管理、企业资金集中管控、重视外汇风险规避和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四大内部控制利器,对集团财务风险进行诊断,为建立完善的财务舞弊预警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中港集团依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财务预警机制设计,详细规划每一个环节应完成的任务,形成完整的运转链条,提升了预警工作效率;重...
【编者按】
财务风险处于各种风险的核心地位,企业各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最易通过财务指标予以体现,因此财务预警是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最佳切入点和重中之重。本期专题从不同视角关注“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与风险防范”:《财务健康,有“预”无患——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探讨与应用》一文提出,企业应以风险控制为预警目标、以信息系统为预警基础、以财务信息为主要对象、以财务指标和财务模型为预警工具、以组织机构为责任主体、以运行机制为预警流程,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体系;为了应对企业并购风险,光明食品以最大程度降低财务风险为目标,以财务指标为依据,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体系,真正实现了财务风险闭环管理;海尔集团在成熟期配合财务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通过自我革新跨越衰退期,实现了真正的蜕变;武钢集团运用新型集团预算管理、企业资金集中管控、重视外汇风险规避和投资管理风险控制四大内部控制利器,对集团财务风险进行诊断,为建立完善的财务舞弊预警体系提供了坚实保障;中港集团依托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财务预警机制设计,详细规划每一个环节应完成的任务,形成完整的运转链条,提升了预警工作效率;重庆商业银行独创“五有”信贷监控模式,从信贷风险源头出发,基于制度建设和监管要求,利用经济手段和激励措施,通过对重点风险和关键问题的排查和预案,使信贷风险达到最低水平。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多方面的,与之对应的财务预警体系也应是多元的。企业应结合所处市场环境和行业特点,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财务预警系统,防范或化解可能出现的财务危机,保证企业安全、平稳运营。
经济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益加大,如何构建财务预警体系以规避企业风险是企业亟待解决的课题。实践中,企业应以风险控制为预警目标、以信息系统为预警基础、以财务信息为主要对象、以财务指标和财务模型为预警工具、以组织机构为责任主体、以运行机制为预警流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打造出切实可行的财务预警体系。
一、财务预警体系框架构建
(一)以风险控制为预警目标
美国《财富》杂志经过连续几十年的研究指出,各个行业中备受推崇的公司都具有优秀的风险控制能力。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对英国企业的研究中发现,风险管理方式在企业的高速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建立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时,必须将风险控制纳入到构建范围之中。
财务风险通常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以及现金流风险。若想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管理人员需要时刻监控财务状况,分析风险水平。财务预警体系建成后,可以对历史财务数据进行单项或综合指标测算,以此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当指标达到或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代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风险,此时财务预警体系会向管理人员发出高等级的预警信号,管理人员需分析企业当前形势,采取相应措施化解财务风险,从而实现对风险的控制。在这一方面,武钢集团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利用财务预警系统进行风险管理控制时,武钢强调要突出人本管理的重要性,加强对会计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这构成了整个武钢风险管理文化的核心。这样做既保证了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与资产安全完整,又提高了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以信息系统为预警基础
财务预警信息系统中应包括信息搜集与整理、信息加工与分析和信息预测与应用三个环节。其中,信息搜集与整理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为了防止信息被遗漏或被篡改,应在各个部门中配置相互独立的计算机输入终端,对操作人员进行授权,操作全程加密,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信息加工与分析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前提。在信息系统内置入恰当的信息处理流程和分析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找出存在于零散信息中的联系点,结点成面,形成综合分析报告。信息预测与应用是信息系统发挥作用的关键。只有结合企业实际,将分析所得的理论数据应用在实践中指导工作,信息系统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目前,财务预警信息系统已广为大家所接受,并在不同行业企业内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其中,海尔集团和光明集团在财务预警信息系统方面成果显著。从营运资金管理流程来看,海尔集团的财务信息系统不但做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系统、统一会计语言、统一组织和统一标准),而且通过“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把财务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融合。而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财务预警信息系统则充分利用了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势,既提高了信息处理效率,还大大节约了成本。光明集团通过建设财务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了财务信息的收集与传递分析以及预警信号的发出与传递,是成功开发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典型范例。
(三)以财务信息为主要对象
财务信息是以货币形式计量的数据信息,具有客观性。及时获取完整、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关乎财务预警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可以从源头上保障财务预警工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四)以财务指标和财务模型为预警工具
财务指标是指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企业财务通则》将财务指标分为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早在1932年,Fitzpatrick就利用单变量破产模型,预测了19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并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为了弥补单变量模型的不足,多变量模型逐渐被引入到财务预警模型研究中。1968年,Edward为5个财务比率赋予权数,并计算其加权平均数值,将其命名为Z值,这就是最初始的Z-score模型。在1977年,Edward又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了修正,以创建出一种能够明确反映公司破产问题研究最新进度的度量指标,也就是第二代模型——ZETA模型。由于线性研究模型存在种种缺陷,学者们开始进行反思并开拓全新的视角和立足点。Odom&Sharda(2003)将类神经网络模型融入Z计分模型,构建出财务风险评价系统。此外,还有基于线性概率理论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通过计算得出企业破产率的Probit模型、形成一种并行分布模式处理系统的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以最低误判成本为标准对样本企业进行分类预测的递归划分分析模型以及建立在机器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支持向量机模型等。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利用国内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原有财务指标或财务模型进行深入探究,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预警指标及模型,创建了能够提高财务预警工作效果的得力工具。周首华、杨济华、王平(1996)第一次在Z-score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变动的指标,创建出F分数模型,使预测结果更加准确;陈琼、张莲苓(2011)在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对外贸易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时引入了现金流量指标和风险指标,发现模型预测的总体正确率高达85%以上;张友棠、黄阳(2011)则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绘出一张描述行业环境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之间关系的“风险地图”,构建出基于行业环境风险识别的企业财务预警模型。近年,国内学者开始尝试在财务预警研究中加入非财务指标。胡婷宇(2012)将公司治理和宏观经济环境引入到研究的模型当中,发现二者对预测结果的准确度有很大贡献;张爱民、曹德芳(2014)对财务危机预警的构建与公司股权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五)以组织机构为责任主体
财务预警组织机构是实现财务预警工作的重要保障,其运行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应涵盖企业预警系统中不同部门的职能。在进行组织机构创建时,企业既可以选择成立一个区别并独立于企业内财务部门的组织机构,也可以将原有财务部门与运营或生产部门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完成财务预警工作效力。该组织机构不仅应由企业经营者和相关财务人员构成,还应将计算机技术人员和外部专家纳入到组织内部,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进行业绩考核,定期举办能力检测和在职培训,以确保该组织能够胜任财务预警工作。
在此方面,重庆银行的做法值得借鉴。为了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能力,重庆银行分别设立了评审部、信贷监控部和合规部,工作内容分别为审查审评、放款管理和法律咨询。全方位无死角的责任机制既涵盖贷前管理,又关注贷后管理,使得信贷管理过程得到了全面监控。
(六)以运行机制为预警流程
财务预警体系中的运行机制是财务预警工作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是财务信息、信息系统、财务指标及模型和组织机构间各环节内部以及各环节之间内在的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运行方式的总和,可以表现为对财务信息重要性的区分机制、财务指标的筛选机制、预警信号的传递机制等。
运行机制是链接财务预警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隐形的手”。从财务信息的收集开始,到将信息传送到信息系统、指标和模型的选择,再到预警信号传送给组织机构,最终实现风险控制,这只“手”规划出了财务预警的工作路线。以中港集团为例,它在打造财务预警体系时,详细规划每一个环节应该完成的任务,依次为预警调度、预警引擎执行、预警推送执行和预警信息处理等,使中港集团的财务预警工作形成完整的运转链条,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明确各环节目标,既为组织机构内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完成工作提供指导,更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监控方式,即未实现目标的环节一定存在着问题,这时工作人员就可以快速地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财务预警体系应用的建议
(一)培养风险意识,形成预警文化
风险防范意识是企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而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二者在创造企业核心价值时都不可或缺。企业不仅要重视对员工风险意识的培养,同时要总结提炼出切合自身发展的预警文化,将理念深入人心,并通过行动将精神层面的预警文化与物质层面的企业运营相结合,预警文化又会在不断传承实践中实现发展,再来指导实践,形成良性循环。在培养风险意识时,既可以通过极具概括性的精炼语句实现口口相传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建立规章制度纳入公司章程的形式强化整体风险意识,更可以将二者结合,双管齐下。
值得注意的是,财务人员是企业构建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其能力和理念会对财务预警的最终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处理、分析能力,建立以风险为导向的财务理念,以更好地发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作用。
(二)创新信息系统,整合预警资源
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牵一发而动全身。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要保证与企业现行其他制度之间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相容性,同时又有助于其他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因此,在构建财务预警信息系统时,首先应用一种创新的、整体的视角来审视信息系统的构成,切忌将其与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其他部分割裂开来,单一孤立地设计信息系统。其次要考虑信息输入和输出的便捷性和准确性,如何设置信息被输入和输出的方式,如何形成系统自身的错误辨识程序都显得至关重要。最后财务信息系统操作应合理授权,营造安全的信息环境,实现信息保密,在构建信息系统时,既要根据员工的工作层级进行操作授权,又要设置完备的防护措施,使这些信息免遭泄露。
(三)设计个性化指标,优化预警效果
在建立财务预警体系时,财务指标设定和临界值的选取必须要符合所在行业的特点和企业发展的要求。设定时不可照搬照抄其他企业选定的财务指标和临界值,但可以将其作为参考,缩小应考虑的数值范围,努力实现财务指标的个性化设定。同时,企业还应将部分重要的非财务指标纳入到体系中来。站在全方位、多角度的视角来进行财务预警分析,提高财务预警体系的整体效用,优化预警的效果。
设计个性化指标时,应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状况、所处行业特点、产品生命周期、历史经营数据等因素。不仅指标项目的设置要努力贴近企业特点,各项指标的阀值区间设定也应量身定制。在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深圳巴士集团和深圳机场集团的一些做法。深圳巴士集团根据自身状况,在设置共性指标的基础上,又新增了6项个性化预警指标,包括补贴收入占经营现金流入的比率、对外举债资金成本率、财政补贴拨付率和客运量等。深圳机场集团则结合行业及自身业务特点,增设了旅客吞吐量增长率等极具行业特色的财务预警指标,并且根据每日各时段及季节性影响这些因素设置不同的阀值区间。
(四)合理构建机构,明确责任主体
对财务预警工作的尽职尽责离不开责任主体的设置。在设置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人才在组织机构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找出不同部门工作在财务预警体系中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地将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企业可以聘请或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一个独立的预警机构,也可以对原有相关机构进行整合,利用企业现有员工和资源完成预警工作。既要避免工作职能设置上的遗漏,又要防止人员冗杂、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制定相关组织机构规范章程,做到权责一致,督促内部员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五)健全运行机制,提高预警效率
在完善预警机制时,也要考虑到不同行业间的差异。比如,在考虑建立商业银行财务预警系统时,不仅要考虑信贷业务的贷前管理如何开展,还要重视贷后管理这一环节。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信贷业务具有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资金从借出到归还的周期较长,不确定性因素发生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商业银行的财务预警机制在建立时就要涵盖指标监控、现场检查、顾问咨询、贷后管理等各个客户贷款生命周期阶段。而对于商品制造及销售企业来说,由于需要在完成生产、加工、出售等工作后,继续提供售后服务,所以应考虑建立售后服务机制,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解决客户问题,这样企业的运行机制才完整。
尽管财务预警运行机制是财务预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并非所有正在开展财务预警工作的企业都在有意识地建立和完善这一机制。零散的、不完整的甚至缺少重要关键环节的内部运行机制,不仅会使财务预警体系无法正常运转,还会使财务预警出现问题,并发出错误的预警信号,对企业运营产生负面影响,这与建立为企业带来高效率的预警体系相违背。因此,必须重视财务预警内部运行机制的作用,健全内部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财务预警体系健康、高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推荐
主办单位:中国财政杂志社
地址:中国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11号院3号楼 邮编:10003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40014 投诉举报电话:010-88227120
京ICP备19047955号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0967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署)网出证(京)字第317号
投约稿系统升级改造公告
各位用户:
为带给您更好使用体验,近期我们将对投约稿系统进行整体升级改造,在此期间投约稿系统暂停访问,您可直接投至编辑部如下邮箱。
中国财政:csf187@263.net,联系电话:010-88227058
财务与会计:cwyk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1
财务研究:cwyj187@126.com,联系电话:010-88227072
技术服务电话:010-88227120
给您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
中国财政杂志社
202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