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O2O是一种信息流通过互联网传递、资金流通过线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线下)结算,但服务是在线下体验的消费过程。相对于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模式而言,O2O所消费的商品更多的是某种服务——淘宝的买家并不需要接触卖家就可以获得商品,而O2O的买家往往要和卖家接触才能获得消费体验。从最乐观的想法看,因为存在着人和人之间的接触,所以,理论上买卖双方就会存在某种其他电商所不具有的亲密关系,其后续的商业机会也往往存在更大的可能性。随着美团、优步、空中食宿、滴滴打车等一大批O2O企业的出现,O2O已成为“互联网+”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投资者将重点投放到O2O企业,期望能够分享O2O行业发展的利润。但由于O2O企业的特殊性,对其投资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投资O2O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提出防范的对策。
(一)投资O2O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当前的O2O企业往往把“免费”或者“优惠”作为卖点,以期吸引更多的用户,并使用户对这种消费形成习惯,期望在后期消费者会按照正常甚至更高的价格从O2O商家获取服务。支持这种商业逻辑的基础就是在客户形成消费习惯前不断融资、花钱。目前,O2O企业确实在亏损的情况下吸引了大量...
O2O是一种信息流通过互联网传递、资金流通过线上(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线下)结算,但服务是在线下体验的消费过程。相对于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电商模式而言,O2O所消费的商品更多的是某种服务——淘宝的买家并不需要接触卖家就可以获得商品,而O2O的买家往往要和卖家接触才能获得消费体验。从最乐观的想法看,因为存在着人和人之间的接触,所以,理论上买卖双方就会存在某种其他电商所不具有的亲密关系,其后续的商业机会也往往存在更大的可能性。随着美团、优步、空中食宿、滴滴打车等一大批O2O企业的出现,O2O已成为“互联网+”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投资者将重点投放到O2O企业,期望能够分享O2O行业发展的利润。但由于O2O企业的特殊性,对其投资存在着巨大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投资O2O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提出防范的对策。
(一)投资O2O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
当前的O2O企业往往把“免费”或者“优惠”作为卖点,以期吸引更多的用户,并使用户对这种消费形成习惯,期望在后期消费者会按照正常甚至更高的价格从O2O商家获取服务。支持这种商业逻辑的基础就是在客户形成消费习惯前不断融资、花钱。目前,O2O企业确实在亏损的情况下吸引了大量投资,如2015年预计亏损1.5亿美元的某O2O企业,可以获得240亿美元的估值,并获得了投资者10亿美元的投资。而O2O企业的开支也同样惊人,如国内某知名团购网站为了获取客户,仅在6个月里就花费了6亿美元。但乐观的预期和不乐观的财务现状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投资者如果从财务视角看待对O2O企业的投资,就能够发现其中的风险。
1.流动性风险
投资者所关心的流动性风险通常是指企业因为缺乏流动资金而影响日常经营运转。O2O企业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流动性风险:一旦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新客户就无法拓展,老客户就会流失。对于强调扩张的O2O企业来说,流动性出现问题,往往就意味着整个商业模式的崩溃。
2.筹资风险
O2O企业普遍缺乏创造正现金流的能力,其扩张所需资金几乎完全依赖于投资者的投资,因此,对O2O企业来说,筹资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一般的财务分析中,对企业筹资风险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企业杠杆比率、利率、汇率等指标上,但对于O2O企业来说,这些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筹资风险,如大多数O2O企业都拿不到债权类的融资,所以从企业杠杆比率来看,一家已经被市场淘汰的O2O企业,也有可能仍存在较大的融资空间。所以,在衡量O2O企业筹资风险的问题上,应考虑一些新的指标,比如“资金市场的热情”和“企业自我实现程度”等。“资金市场的热情”是指投资行业是否仍然对O2O企业的商业模式保持热情,这可以通过观察投资公司对O2O企业投资额度的变化规律来进行分析,也可以通过投资行业内的舆论情绪来分析。“企业自我实现程度”主要考察O2O企业的工作进度是否能够与其预期相一致,如果工作进度未能达标,就会给下一轮融资带来困难。如果投资者不是首轮投资人,就更应考察O2O企业前几轮投资后的“企业自我实现程度”。
3.投资风险
由于“互联网+”概念的火爆,投资者往往过高估计O2O企业的价值,从而给自身带来风险。因为O2O融资时往往还没有盈利,所以,投资者一般会采用类似“活跃用户数”、“客户转化率”、“未来增长率”等指标来衡量公司的价值,但这些指标往往很不可靠,主要原因为:
首先,由于“刷单”等现象的普遍存在,活跃用户数有可能被高估。甚至有些O2O企业会用注册用户数、应用软件下载次数等概念偷换活跃用户数的概念,从而造成活跃用户数被进一步高估。
其次,客户转化率也不是一个很明确的概念,通常这个比率被定义为在一百个到店(或访问页面)的用户中有几个人最终下了订单。但这个指标既不能反映那些下单的用户到底有几个人真正改变了消费习惯,从而会频繁下单,也不能反映在O2O企业取消促销优惠后,还有多少人会继续进行消费。因此,使用客户转化率指标实际上是对企业真实的客户数量进行了过于乐观的估计。
再次,在O2O企业的估值模型中,对于未来增长率的估计也过于乐观。毕竟O2O企业不同于传统电商,其所提供服务的可复制性并没有工业制成品那么强,所以增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阻力比传统电商也要大,服务质量也随之下降,但这些问题投资者一般都不会进行认真考虑,从而造成盲目投资。
(二)防范财务风险的对策
1.掌握O2O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与决策参与权
控制财务风险的最根本方法就是向被投资的O2O企业派出财务人员并掌握其财务控制权,这有助于投资者控制O2O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和筹资风险。如果是几家投资方联合投资,就应由投资方协商,派出能够代表全部投资者利益的财务团队。此外,出于各种原因,O2O企业的创业者往往不愿意投资者参与其决策过程,那么投资者必须要在投资协议中为自己设定某种保护机制,以避免创业者因为频繁的变更决策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通常,投资者有必要保留对企业某些类型决策结果的否决权。
2.为投资制定完整的财务计划和止损点
绝大多数O2O企业都没有可以借鉴的成熟商业模式,因此,投资者在财务管理上必须更加小心。投资者应根据创业者在融资过程中的描述来建立一个完整的财务计划,并在合理的范围内设定财务计划的弹性,以保证创业者有机会根据现实情况作出调整,但又不至于与初始的计划有太大的偏离。同时,投资者也应根据自身能力制定投资止损点,在实际亏损达到止损点时,就应坚决放弃投资,以规避投资风险。
3.签订合适的对赌条款
在对O2O企业进行估值时,投资者应对其未来的发展采取谨慎态度,但创业者一般都将企业的未来描绘得很乐观,忽视其潜在的风险。因此,在双方签订协议时建议采用使用价值调整协议(即对赌条款)来规避风险。在设计对赌条款时,投资者应建立自己对于整个企业的估值以及企业估值可能变化的范围,这个模型与企业估值模型的差额部分就是对赌条款中规定的价值调整范围。通常,对赌条款有助于降低估值错误给投资者造成的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O2O企业来说,一旦创业失败,即使投资者通过对赌条款获得来自创业者的额外股权,也往往仅是一个并不完善的销售渠道,损失仍然会比较大。
对于投资者来说,上述防范风险的对策至少可以部分应对投资于O2O企业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但这些手段都仅是被动的应对,唯有在投资前对投资目标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洞悉其商业逻辑的可行性和其团队的执行力,才能更有效地对投资风险进行全面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