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财务与会计》创刊500期之际,作为刊物的老读者、老作者,内心甚感喜悦。虽然离开财政部会计管理工作岗位已10年有余,但每次翻阅《财务与会计》,仍感觉是在和久违的朋友进行交流。
《财务与会计》创刊于1979年,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不准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经济秩序的恢复。为了尽快恢复正常会计秩序,财政部会计司开始对一系列会计制度进行规范。然而,如何将会计规则准确传达给会计实务工作者,会计实务工作者在政策执行中遇到的疑问又如何才能得到权威、准确的解答?在此背景下,《财务与会计》和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生,创刊伊始即秉持“面向基层、立足实务”的办刊宗旨,在宣传国家财会制度的同时,为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实际处理业务问题提供指导,成为连接制度制定者和制度执行者的桥梁。这种“接地气”的优良刊风使《财务与会计》很快为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所熟知并喜爱。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工作中偶遇一位台湾会计人士,他告诉我他就是通过《财务与会计》杂志了解了大陆会计制度的,这充分显示,《财务与会计》作为...

在《财务与会计》创刊500期之际,作为刊物的老读者、老作者,内心甚感喜悦。虽然离开财政部会计管理工作岗位已10年有余,但每次翻阅《财务与会计》,仍感觉是在和久违的朋友进行交流。
《财务与会计》创刊于1979年,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不准确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经济秩序的恢复。为了尽快恢复正常会计秩序,财政部会计司开始对一系列会计制度进行规范。然而,如何将会计规则准确传达给会计实务工作者,会计实务工作者在政策执行中遇到的疑问又如何才能得到权威、准确的解答?在此背景下,《财务与会计》和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生,创刊伊始即秉持“面向基层、立足实务”的办刊宗旨,在宣传国家财会制度的同时,为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实际处理业务问题提供指导,成为连接制度制定者和制度执行者的桥梁。这种“接地气”的优良刊风使《财务与会计》很快为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所熟知并喜爱。上世纪90年代初,曾在工作中偶遇一位台湾会计人士,他告诉我他就是通过《财务与会计》杂志了解了大陆会计制度的,这充分显示,《财务与会计》作为大陆权威性会计宣传媒体,在改革开放、促进招商引资过程中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和《财务与会计》真正的零距离接触要从进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开始。出于对刊物的信赖,当时许多读者写信给《财务与会计》编辑部,咨询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相关会计问题,编辑部便将问题转给会计司。由于我参与了财务会计制度的制定工作,所以最初便以单位名义解答这些问题并形成文字在刊物上刊发。1983年,我的第一篇署名文章《工业企业主管部门如何编制利润汇总表》在《财务与会计》发表,看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铅字的形式展现出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此后,我便成了刊物的热心作者,会计制度讲解、会计制度中有关问题的探讨等文章陆续在刊物上发表。对当时的我而言,自己撰写的文章能够为财会工作者答疑解惑,让我感受到自身价值实现的幸福,同时写作也促使我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思考、总结,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
当今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但是我认为,无论宣传手段如何多样化发展,内容至上始终应是办刊的第一要务。作为财政部主管的财会类刊物,《财务与会计》要继续发挥“立足实务”的独特优势,做到“五最”,即以最权威的视角,报道最真实、最准确的财会改革内容,传播最专业的财会实务知识,使之成为财会实务工作者最可信赖的财会信息交流平台。当然,在激烈竞争的大数据时代,创新工作方式、利用新兴信息技术拓宽宣传渠道同样重要、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