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11月1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倡导做共促经济改革的发展伙伴,落实全面增长战略,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转变。习近平强调,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势头,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指出,过去几年,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不断朝好的方向发展。同时,经济复苏之力并不强劲,金融市场还存在风险,国际贸易仍然在低位徘徊。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减少经济风险,实现经济繁荣、金融稳定、贸易发展、就业和民生改善。习近平指出,不久前,亚太经合组织就推动亚太地区增长作出了规划。二十国集团也在作出努力,制定了全面增长战略。落实这一战略,重要的是发掘和培育持久增长的动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利益融合、增长联动的新局面。习近平建议二十国集团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创新发展方式。各国要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特别是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竞争、贸易、就业等领域的结构改革,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
▶习近平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11月15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推动创新发展实现联动增长》的重要讲话,倡导做共促经济改革的发展伙伴,落实全面增长战略,推动世界经济从周期性复苏向可持续增长转变。习近平强调,中国将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势头,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指出,过去几年,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不断朝好的方向发展。同时,经济复苏之力并不强劲,金融市场还存在风险,国际贸易仍然在低位徘徊。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共同破解发展难题,减少经济风险,实现经济繁荣、金融稳定、贸易发展、就业和民生改善。习近平指出,不久前,亚太经合组织就推动亚太地区增长作出了规划。二十国集团也在作出努力,制定了全面增长战略。落实这一战略,重要的是发掘和培育持久增长的动力,形成各国发展创新、利益融合、增长联动的新局面。习近平建议二十国集团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创新发展方式。各国要创新发展理念、政策、方式,特别是通过财税、金融、投资、竞争、贸易、就业等领域的结构改革,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结合,让创造财富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市场力量充分释放。我们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中方在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将互联互通作为核心议题之一。中国支持二十国集团成立全球基础设施中心,支持世界银行成立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并将通过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等途径,为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作出贡献。第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各国要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培育全球大市场,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多哈回合谈判。第三,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各国要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增长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国际组织测算,中国是二十国集团全面增长战略的最大贡献者之一。这样的贡献,源自中国自身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措施。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势头,每年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中国将为世界经济提供更多需求,创造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习近平宣布,中国将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习近平最后指出,二十国集团成员要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努力形成各国增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赢格局,让二十国集团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
▶国务院十项举措降融资成本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等10项举措,旨在缓解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会议指出,今年7月国务院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来,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融资难、融资贵”在一些地区和领域呈现缓解趋势,但仍然是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差异化信贷政策,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融资成本高问题,以促进创新创业、带动群众收入提高。一是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完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税前列支等政策,增强金融机构扩大小微、“三农”等贷款的能力。二是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支持银行通过社区、小微支行和手机银行等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三农”提供规范服务。三是支持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发展,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发挥保单对贷款的增信作用。四是改进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防止信贷投放“喜大厌小”和不合理的高利率、高费用。五是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盘活资金存量,简化小微、“三农”金融债等发行程序。六是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七是支持跨境融资,让更多企业与全球低成本资金“牵手”。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中国装备“走出去”。八是完善信用体系,提高小微企业信用透明度,使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钱途”广阔。九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合理调整“虚高”的贷款利率。十是健全监督问责机制,遏制不规范收费、非法集资等推升融资成本。用良好的融资环境,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底气和能力。
▶财政部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近日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队伍和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在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方面,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一是整合科研院校、单位等优势资源,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协同创新,支持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二是加大科研投入,鼓励科研院校、国家会计学院等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在系统整合理论研究资源、总结提炼实践做法经验、研究开发管理会计课程和案例、宣传推广管理会计理论和先进做法等方面,发挥综合示范作用。三是推动改进现行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四是充分发挥有关会计团体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组织、推动作用,及时宣传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在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方面,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一是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制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推动其有效应用。二是建立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等提供咨询。三是鼓励单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及时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在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一是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二是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三是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与单位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不断优化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五是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指导单位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是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从源头上防止出现“信息孤岛”,做好组织和人力保障,通过新建或整合、改造现有系统等方式,推动管理会计在本单位的有效应用。二是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三是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