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新常态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今后人民币汇率基本不会出现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情况,双边波动会成为常态。首先,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明显的失衡,没有单边升贬值的基础。2011年下半年,人民币出现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首次阶段性贬值,此后阶段性升值和贬值交替,同时出现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调整基本完成,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其次,我国央行退出常态化的外汇市场干预,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成为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的经济状况乃至政治形势千变万化,有好也有坏,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这决定了汇率有升就有贬,而不可能是朝一个方向变动。再次,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为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奠定了基础。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是正负2%,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波幅更大,足以容纳正常的汇率波动,不构成对市场发挥作用的限制,而市场决定的价格包括汇率变动从来都是双向的。需要注意的是,双边波动不是围绕某一水平上下波动,更可能是围绕趋势线的上下波动。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基本面来看,尽管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但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依然是高速,而且经济发展水平...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新常态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今后人民币汇率基本不会出现单边升值或贬值的情况,双边波动会成为常态。首先,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明显的失衡,没有单边升贬值的基础。2011年下半年,人民币出现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首次阶段性贬值,此后阶段性升值和贬值交替,同时出现明显的双向波动特征,表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调整基本完成,人民币汇率接近均衡水平。其次,我国央行退出常态化的外汇市场干预,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成为决定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国内外的经济状况乃至政治形势千变万化,有好也有坏,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影响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这决定了汇率有升就有贬,而不可能是朝一个方向变动。再次,汇率形成机制的完善为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奠定了基础。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幅是正负2%,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波幅更大,足以容纳正常的汇率波动,不构成对市场发挥作用的限制,而市场决定的价格包括汇率变动从来都是双向的。需要注意的是,双边波动不是围绕某一水平上下波动,更可能是围绕趋势线的上下波动。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基本面来看,尽管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但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依然是高速,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向中高端迈进。这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决定人民币汇率趋势的基础。
▶主动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福军表示,当前,我国外贸发展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已经发生变化、国际经济格局正处于调整,我国外贸发展出现新常态。一是外贸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结束,中低速增长成为常态。二是支持外贸长期高速增长的劳动力、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比较优势将逐步丧失,依靠技术、品牌等高附加值因素参与竞争将可能成为常态。三是不断增多的贸易摩擦将成为常态。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外贸发展中将可能面临一些不确定性,比如,外贸从高速增长到中低速增长,可能会对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引发部分就业问题,需要关注和重视;日益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可能带来挑战,为此不仅需要企业在环保、知识产权等方面积极应对,也需要政府相关政策提前做好应对;需要关注东部沿海地区外贸发展态势及其影响,等等。面对这些新的变化,我们应积极主动适应我国外贸发展新常态,加快外贸政策适应并作战略调整,培育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其一,适应外贸发展新形势,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接受外贸中低速增长,不再追求外贸高速增长,为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空间和潜力。目前,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还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而我国仍具有很多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综合比较优势,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处于“窗口机遇期”。要把握好当前“窗口机遇期”,加快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其二,适应外贸发展新常态,加快服务业发展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今后,适应服务贸易增长可能快于货物贸易增长这一新常态,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以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与此同时,立足我国国内需求,加快服务业对内资开放。其三,加快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等重大战略。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发挥服务业每单位产出比第二产业的制造业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优势,加快服务业发展,吸收出口从高速增长到中低速增长中所释放的劳动力。出台有助于外销转内销的政策,积极化解出口导向型企业压力,推动东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