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内钢铁、水泥、化纤、纺织等行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普遍陷入停滞状态,产能过剩,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财务风险加大。在新的形势下,企业不但要加快转型升级,而且更要在内部深挖潜力,加强成本控制。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为例,介绍控制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措施,以期为其他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一、采购成本控制
1.做好大宗原材料采购工作,确保原材料稳定。企业原辅材料需求占采购物资的比重较大,如吉林化纤以粘胶长丝为主导产品,原材料成本占到整个成本的75%。产品连续生产周期长,可达7天时间,产品质量的稳定至关重要。主要原材料粘胶长丝浆粕的质量决定了产品质量,吉林化纤近十年没有更换原材料厂家,这是吸取了多次因原料调整导致生产波动的教训。只有确保企业主要原料的质量稳定,才能从源头稳定产品的质量,因此企业需要稳定供货渠道,选择信誉好、质量优、供货充足的供货商,避免风险成本支出。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原材料采购价格控制,尤其是涉及到成本比重较大的大宗原材料成本。例如,吉林化纤的主要原料浆粕、烧碱、二硫化碳、硫酸等的采购全部由公司采购中心委员会讨论决定...
国内钢铁、水泥、化纤、纺织等行业在经历了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后,普遍陷入停滞状态,产能过剩,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财务风险加大。在新的形势下,企业不但要加快转型升级,而且更要在内部深挖潜力,加强成本控制。本文以笔者所在的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化纤)为例,介绍控制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措施,以期为其他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参考。
一、采购成本控制
1.做好大宗原材料采购工作,确保原材料稳定。企业原辅材料需求占采购物资的比重较大,如吉林化纤以粘胶长丝为主导产品,原材料成本占到整个成本的75%。产品连续生产周期长,可达7天时间,产品质量的稳定至关重要。主要原材料粘胶长丝浆粕的质量决定了产品质量,吉林化纤近十年没有更换原材料厂家,这是吸取了多次因原料调整导致生产波动的教训。只有确保企业主要原料的质量稳定,才能从源头稳定产品的质量,因此企业需要稳定供货渠道,选择信誉好、质量优、供货充足的供货商,避免风险成本支出。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原材料采购价格控制,尤其是涉及到成本比重较大的大宗原材料成本。例如,吉林化纤的主要原料浆粕、烧碱、二硫化碳、硫酸等的采购全部由公司采购中心委员会讨论决定,由专业的市场人员定期对市场供需情况、供需价格、生产使用情况、同类供货商价格及质量情况进行研判,以便与供货商协商,或选定新的供货商。
2.采用招标采购方式,这也是吉林化纤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方式。这一方式有其明显的优势:(1)在保证采购物资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实行价格优先原则,使供应商互相牵制,避免价格垄断,使企业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利益;(2)避免暗箱操作,使采购工作受到审计及采购中心委员会的监督,减少腐败现象的产生。但招标采购并非没有缺点,主要有:(1)由于价格优先,完全以低价作为采购标准容易导致供应商变动大,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2)由于需要寻求多家供应商,且有公示时间,因此导致采购周期较长。解决的办法是:(1)对同类产品采用年度招标制度,另外由生产部门、采购部门共同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对所采购的产品及供应商进行监督;(2)加强采购的计划性管理,建立临时采购的审批制度,以及采购分级制度,对采购价格低的如杂品一类可进行直接采购。
3.建立价格监控体系,实行价格审批制度。对采购价格的监管是控制采购成本的关键环节,而采购价格的监督必须从外部实现,如吉林化纤在采购部门内部设有采购中心管理委员会,在外部有审计部门、计划部门进行监管。相关部门在日常需做好事前市场询价、事中价格审批、事后考核工作,定期对采购价格进行审核和监督,并做好审核记录存档工作。
4.做好采购成本预算管理。根据当月的生产情况和物资使用情况,首先由使用单位提出下个月的物资需求,再经相应的管理部门审批确认提交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根据物资储备情况做出下个月的采购计划。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审批,确保不超支、不重复采购,用预算指导采购工作。如吉林化纤是首先由生产车间提出物资需求计划,经计划、生产部门审批,提交到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根据仓库储备情况提出材料计划,经审批后提交到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根据资金需求计划书来编制采购计划,确定资金支出需求。同时,在平时各部门应严格控制突发应急采购计划,每月要对应急采购进行系统分析,分清采购性质,做出考核。
二、生产成本控制
生产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是企业成本中发生频繁、金额较大的部分,其主要约束对象包括原辅材料成本、能源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1.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是主要的成本构成,加强原材料成本控制的重点是加强生产全过程控制。(1)因生产事故和波动造成的废品废料是最大的浪费,因此首先要保持生产稳定,减少废品废料或等外品的产生;(2)加强现场管理,杜绝跑料、卸料现象发生;(3)通过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完整地记录生产作业、成本流转过程,并分析生产流程及流程中每一作业的成本结构,最终实现降低原材料成本的目的。如吉林化纤每月都召开成本分析会,对重要的原辅材料成本、能源成本等进行分析、对比,查找每个单项成本上升的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2.能源成本。高能耗企业都有专职的能源管理机构对能源成本进行专业管理。(1)在日常管理上,要加强对跑冒滴漏的管理,从点滴入手,培养节约意识;(2)完善能源计量系统,提供准确的能耗信息;(3)开展节约能耗的竞赛活动,与奖惩挂钩,推动活动持续开展;(4)企业要持续加大对能源改造的投入,推进能源技改项目,努力引进新能源技术,如吉林化纤开展的蒸发落水回收项目、余热回收项目、中水回收项目等,一方面降低了能源成本,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国家的资金支持。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种类较多,对于车间基层管理,着重加强对三项费用的控制。(1)做好日常的设备维护检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2)做好预检预修工作,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避免造成二次浪费;(3)做好修旧利废工作,降低材料采购费用。
三、销售成本控制
1.加强销售间接成本控制。一些公司随着销售额增长,销售间接成本往往居高不下,如广告费、差旅费等超出预算,驻外成本上升等。鉴于此,可采取以下成本控制策略:(1)严格履行经费审批程序,批准人对经费超支应负管理责任;(2)对展会、推介会、销售广告等细化管理、区别对待,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如吉林化纤在参加展会上,重点做好专业展会,加大对新产品的推广力度,避免泛泛地推广;(3)在新的形势下,整合销售部门,削减人员,销售人员贵精不贵多,搞“人海战术”是不经济的。
2.减少销售中间环节。现在已有不少企业越来越重视直线交易。同采购一样,每增加一道环节,销售费用就会相应上升。企业只有减少中间环节让利消费者或下游用户,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在新的形势下,吉林化纤逐步取消了一些省份的中间商,由销售部门直接销售。对于销售重点区域,如江浙一带,重点抓住大经销商,让他们直接分销到下游用户,取消中间环节。
3.加强对售后成本的控制。一是生产部门必须稳定产品质量,这是前提,产品质量可能做不到最好,但稳定是用户最看重的品质;二是及时处理客户的反馈信息,减少用户的抱怨率;三是与当地的大经销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对他们进行相关技术培训,由这些战略合作伙伴负责及时处理市场一线的产品服务及质量问题,同时公司要做好售后情况的监督。
责任编辑 杨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