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存在“知”与“行”的问题,尤其在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期货市场,交易者更需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笔者将期货交易与知行问题结合起来,从三个方面探讨期货交易者如何达到“知行合一”。
“知行为二”与“知行合一”
知与行就是认识与实行。知行合一的基本含义,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明朝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将知与行表述为在空间上共居、在时间上并成的矛盾统一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知与行并非两个极端,它们互为起点和终点。
笔者认为,期货的交易者与操盘手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期货交易者既包括初入市的交易新手,也包括期龄较长的交易老手;既包括不能稳定获利的一般交易者,也包括能够稳定获利的少数交易高手(即操盘手)。一个交易新手要成为操盘手,就应做到知行合一。
交易者要做到知行合一需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立志成为一个交易高手,并且热爱期货交易;二是要深入学习各种期货基础知识,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即做到“知”;三是要在期货交易上达到“笃行”的程度,长期专注地进行实战练习;四...
人类的各种活动都存在“知”与“行”的问题,尤其在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期货市场,交易者更需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笔者将期货交易与知行问题结合起来,从三个方面探讨期货交易者如何达到“知行合一”。
“知行为二”与“知行合一”
知与行就是认识与实行。知行合一的基本含义,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明朝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将知与行表述为在空间上共居、在时间上并成的矛盾统一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知与行并非两个极端,它们互为起点和终点。
笔者认为,期货的交易者与操盘手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期货交易者既包括初入市的交易新手,也包括期龄较长的交易老手;既包括不能稳定获利的一般交易者,也包括能够稳定获利的少数交易高手(即操盘手)。一个交易新手要成为操盘手,就应做到知行合一。
交易者要做到知行合一需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要立志成为一个交易高手,并且热爱期货交易;二是要深入学习各种期货基础知识,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即做到“知”;三是要在期货交易上达到“笃行”的程度,长期专注地进行实战练习;四是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长期磨练,相互促进,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交易者切忌将知与行分离开来。只学习思考而不练习、只练习而不学习思考都是错误的。
我们看一个知行分离的例子。某交易者于2014年3月18日对大连豆粕期货9月合约走势进行分析:前面连出4根阴线之后,3月18日出了一根小阳线,豆粕价格回调到了50日均线附近;MACD(指数平滑异动平均线)技术指标显示,目前豆粕价格处于阶段性低位;同时,25日均线在50日均线之上,说明中长期趋势向上;如果第二天高开,就确认了空转多行情。该交易者做出的交易计划是:如果3月19日高开,就开仓多单10手;止损点设置为3190元(因为3月17日的最低价为3195元)。果然第二天豆粕价格高开高走,但是他并没有及时开仓多单,而是于下午收盘前按30分钟走势图信号开仓了空单,也忘记了设置止损点。3月20日豆粕价格继续高开高走,该交易者遭受了巨额亏损。
此例就是交易者因知行分离而导致的亏损。其实,该交易者的行情分析和交易计划都是正确的。如果他能严格执行交易计划,就会获利。可见,人们从事任何事业,不知道其规律,绝对不能成功;知道了规律而不严格地履行,也不可能成功。所以,期货交易者要避免知行分离,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须千锤百炼,百炼成钢。
“重知轻行”与“重行轻知”
关于知与行孰轻孰重的问题,有的人主张“重知轻行”,往往表现为“先知后行”或“只知不行”;有的人则主张“重行轻知”,往往表现为“先行后知”或“只行不知”。
笔者认为,程朱理学所主张的 “先知后行”及其“重知轻行”的学风,与王阳明“反对先知了再去行”的知行合一主张,两者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综合两者的观点,不同的人或同一人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于知行问题的态度应该是不同的,如:基础知识较差的人应该是先知(借鉴别人经验)而后行;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的人则应该是先行而后知(实践出真知);只有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同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主要是先知而后行;在中青年时期主要是先行而后知;在中老年时期,当其修炼到相当程度后,才可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实际上,关于知与行孰轻孰重的问题并不仅仅是“重知轻行”与“重行轻知”两种关系,还应包括“轻行轻知”与“重行重知”两种关系。无论“重知轻行”还是“重行轻知”者,均难以做到知行合一;“轻行轻知”者与知行合一的距离最远;“重行重知”者与知行合一的距离最近,甚至已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程度。对期货交易者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将参差不齐的期货交易者大致划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是没有股票交易经历而直接进入期货市场的交易新手,他们应该属于“先知后行”,由于缺乏基础知识,他们必须先学习期货知识,打好基础,然后参与期货交易。
第二类是有股票交易经历而转战期货市场不久的交易者,他们应该属于“先行后知”,他们已经了解金融投资知识,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在交易实践中体悟期货价格运行的规律。
第三类是期龄很长但仍不能稳定盈利的熟练参与者,应该属于“轻行轻知”,他们既不注重学习和思考,也不注重交易练习和经验总结,往往依靠别人的信息和意见进行交易,其交易亏损的结果就是明证。
第四类是极少数能够稳定盈利的交易高手,应该属于“重行重知”,他们期龄很长,有许多交易盈亏的体验,既能够建立和执行自己的交易系统,又能够很好地控制交易心态,已经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对于同一位期货交易者来说,在其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会有不同的工作重点。刚进入期货市场时,处于“先知而后行”的阶段,主要任务是熟悉期货市场法律法规,学习各种期货专著和期货文章,撰写期货学习笔记等。交易若干年之后,就进入了“先行而后知”的阶段,主要任务是从交易亏损的经历中汲取教训,总结期货运行的规律,并撰写交易笔记。当他拼搏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被期货市场打败时,说明他已经是一个“重行重知”的交易者,主要任务是在交易过程中不断调整完善交易系统。
“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
在我国古代和近代关于知行合一说的范畴之中,还有一组知与行的关系,就是“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知易行难”中的“知”,即“懂得”,就是认识事情的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知难行易”就是懂得事情的道理难,而实行却比较容易。因为知识之理,繁博精广,知之甚难;而依其原理公式与既定程序去做,则行之又甚易。
对于“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的孰是孰非,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做出评判。由于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的事物,在知行之间难易关系的认识上也不完全相同。除了“知易行难”与“知难行易”之外,笔者认为还有“知易行易”与“知难行难”两种关系。
“知易行易”是懂得事情的道理容易,实行起来也比较容易。如在建筑、运输、理发、缝纫、餐饮、家政、环卫等行业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他们经过简单培训之后就可上岗;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能成为熟练的职业人员。
“知难行难”是懂得事情的道理困难,实行起来也比较困难。如以高科技为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的科学家(航空航天、氢弹、原子弹、机器人等领域),他们要总结发现一个新的定理、公式、程序或规律需要花费大量心血,将新定理、公式、程序或规律应用于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同样也要花费大量心血。由于科学家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者,所以,他们的事业属于“知难行难”。
人们常说,期货交易是一门艺术,虽然不是什么高科技,但期货交易几乎是各行各业中最难成功的职业之一。一般的交易者难以寻找到期货价格走势的规律;即使交易者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也难以很好地执行。由于期货交易容易出现亏损,所以能够坚持不懈的人寥寥无几,其根本原因是绝大多数交易者难以做到知行合一。期货交易可以说是“知难行难”的事情,但仍有少数人能够取得成功,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
人们在“知难行难”的期货交易中要做到“知行合一”,就需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认真学习各种期货知识,并善于深入思考和领悟;二是坚持进行期货交易练习,并在反复的盈亏中汲取经验教训,从而建立起正确的交易理念;三是坚持进行心态训练和情绪控制,增加自己的客观性,与市场节律保持一致;四是交易者能够制订且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系统。
既然期货市场的“重知轻行”者和“重行轻知”者难以成功,“轻行轻知”者最不容易成功,只有“重行重知”者最容易成功。那么,如果你进入期货市场之后,发现自己属于“重行重知”的交易者,你就应该坚持到底,争取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发现自己属于“重知轻行”或“重行轻知”的交易者,你就应该对自己进行评估,通过继续努力转化为“重行重知”的交易者,否则就应该考虑退出期货市场;如果发现自己属于“轻行轻知”的交易者,说明你并不适合从事期货交易,就应该果断退出期货市场,另谋其他职业。
歌德说过,“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的经验是要在刻苦中得到的,也只有岁月的磨炼能够使它成熟。”期货参与者也是如此,只有知识加行动、经验加磨练,才能达到知行合一,最终取得成功。
责任编辑 杨亚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