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内一部分学者认为,产权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即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歧视。而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中国特色,而是世界性的难题,不仅存在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即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依然普遍存在着融资饥渴症。因此,产权属性问题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才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大银行、证券市场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首先,大银行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因为无论贷款规模大小,银行每一次的流程和手续费都一样,对大银行而言,最能节约单位成本的方式是向大型企业提供几笔高额贷款,而不是向中小型企业提供多笔低额贷款。
其次,规模大的企业,能够负担向市场提供标准化财务信息的固定支出,从而可以向公众提供专业的财务和审计信息。在标准化财务信息可得的前提下,大银行、证券市场便成为大型企业的主要资金提供者。
再次,大型企业的寿命一般较长,与银行打交道的历史也比较久远,两者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更高,违约的风险更低。同时,大型企业资产规模比较雄厚,向银行抵押担保的能力更高,当...
国内一部分学者认为,产权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即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歧视。而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中国特色,而是世界性的难题,不仅存在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即便是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依然普遍存在着融资饥渴症。因此,产权属性问题不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才是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根本。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大银行、证券市场主要服务于大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
首先,大银行向大型企业提供贷款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因为无论贷款规模大小,银行每一次的流程和手续费都一样,对大银行而言,最能节约单位成本的方式是向大型企业提供几笔高额贷款,而不是向中小型企业提供多笔低额贷款。
其次,规模大的企业,能够负担向市场提供标准化财务信息的固定支出,从而可以向公众提供专业的财务和审计信息。在标准化财务信息可得的前提下,大银行、证券市场便成为大型企业的主要资金提供者。
再次,大型企业的寿命一般较长,与银行打交道的历史也比较久远,两者之间的信息透明度更高,违约的风险更低。同时,大型企业资产规模比较雄厚,向银行抵押担保的能力更高,当企业出现违约的时候,银行遭遇的贷款损失更低。
最后,证券市场服务于大型企业,并不是说中小型企业完全不可能通过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越高,证券市场上的资金提供者所要求的风险补偿就越高。这样,在证券市场中,中小型企业必须支付远高于大企业的资金成本。这种高成本只有那些高收益(同时往往是高风险)的高科技企业才能支付。因此,高科技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
(二)中小银行主要服务于普通中小型企业
与大银行、证券市场的服务对象不同,中小银行比较倾向于为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除了因为资金规模的因素以外,主要原因是中小银行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方面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互动优势。中小银行通常为地方性的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型企业经营状况比较了解,这会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二是共同监督优势。这一优势尤其适合于中小银行。因为,即便中小银行不能够真实了解中小型企业的经营状况,但中小企业作为一个团体,为了维持与中小银行的合作关系,通常会约束团体中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形成自我监督。一般来说,这种自我监督要比银行的监督更加有效。
(三)非正规金融主要服务于小微型企业
非正规金融系统一般表现为民间金融、私人借贷、商业信用以及近年来大行其道的互联网金融等。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非正规金融在小微型企业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发现,我国小微型企业的大部分资金是通过民间金融和向亲朋借款等方式获得,银行借款和证券市场融资的融资份额很低。其次,小微型企业通过地缘、人缘和血缘关系获得的非正规金融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下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因为借贷双方的行为会受到声誉或信任等无形资本的约束,当一方出现违约时,关系网络将会破裂,所造成的损失可能远大于所获得收益。因此,一般情况下,通过地缘、人缘和血缘建立起来的关系网络将会对借贷双方构成强有力的约束。这对于难以通过银行和证券市场获得资金的小微型企业而言,是一种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
但非正规金融的弊端也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约束机制不具有强制性。如前面所提到的,非正规金融的约束机制主要是通过道德、声誉和信用等非正式规则,相比于法律等正式规则而言不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也就是说,当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时,它受到的惩罚更多只能是伦理道德上的谴责,而很难借助法律的形式加以制裁,这会给机会主义者留下空子。二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会逐渐增加,非正规金融难以与市场的高需求相匹配。为此,政府应该正视和重视非正规金融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将其纳入到法制的轨道上来,给非正规金融一个合法的活动平台并加强监督。■
责任编辑 周愈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