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熟悉“营改增”税收管理规定
试点企业要尽早熟悉“营改增”税收管理规定,与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做好试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税种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业务培训、发票税控系统安装、企业开票系统与税控系统的接口调试、发票领购及管理等相关准备工作,为应对税收政策变化做好准备。
(二)做好增值税实际税负测算,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如果纳税人可抵扣进项税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小,或存在大量不可抵扣进项税的支出,或无法取得合法的抵扣凭证,则很有可能在“营改增”之后税负增加,盈利水平的下降。因此,企业要做好增值税实际税负测算,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一是要测算在日常采购和费用发生环节,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计提进项税额,有多少是可以合法抵扣的(重点测算营业成本可抵扣部分占所有成本的比例);二是要按照新增值税税率与税基(不含税收入)测算销项税额;三是要比较每月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与可抵扣进项税之差)与原应纳营业税额,测算税负的增减;四是要预测税负的增减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三)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取得增值税抵扣合法凭证
在日常管理中,试点企业的财税人...
(一)熟悉“营改增”税收管理规定
试点企业要尽早熟悉“营改增”税收管理规定,与税务、财政等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做好试点纳税人的税务登记、税种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业务培训、发票税控系统安装、企业开票系统与税控系统的接口调试、发票领购及管理等相关准备工作,为应对税收政策变化做好准备。
(二)做好增值税实际税负测算,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如果纳税人可抵扣进项税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小,或存在大量不可抵扣进项税的支出,或无法取得合法的抵扣凭证,则很有可能在“营改增”之后税负增加,盈利水平的下降。因此,企业要做好增值税实际税负测算,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一是要测算在日常采购和费用发生环节,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计提进项税额,有多少是可以合法抵扣的(重点测算营业成本可抵扣部分占所有成本的比例);二是要按照新增值税税率与税基(不含税收入)测算销项税额;三是要比较每月应纳增值税额(销项税与可抵扣进项税之差)与原应纳营业税额,测算税负的增减;四是要预测税负的增减对企业的影响,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三)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取得增值税抵扣合法凭证
在日常管理中,试点企业的财税人员要提醒各部门配合取得增值税抵扣合法凭证,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通用缴款书(应当具备书面合同、付款证明和境外单位的对账单或者发票)等。企业在日常采购环节上,如购买固定资产、物业服务、物流运输、设计制作服务时,要确保从供应商处获得增值税发票,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供应商和服务商时,应尽量选择财务核算健全、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和服务商。同时,试点企业的财务部门要扎扎实实做好扣税凭证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的审核,以通过进项税抵扣来降低增值税负。
(四)把握税收优惠政策,及时申报
“营改增”后实际税负是加重还是降低,除了与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所处的市场地位等因素有关,还取决于是否可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财务部门要熟悉所处行业“营改增”中可能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尽早准备申请所需的相关材料,及时申报享受。此外,“营改增”后各试点城市还相应下发了关于过渡性补贴政策的通知。具体来说,各地财政对因政策变化税负增加的企业给予一定时间和金额的财政扶持;国家对研究开发、研究咨询和技术转让等环节产生的增值税采取一定的减免税措施;对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等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等等。
(五)做好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影响企业对外提供服务产生的销项税额和企业日常采购商品、接受服务环节产生的进项税额,进而影响企业增值税的缴纳金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虚开、伪造、非法出售与违规使用等行为都做了专门的处罚规定。为此,试点企业财务、销售和项目执行等相关人员应做好发票的申购、税控系统安装与使用、开具、保管、传递和作废、获得及其真伪鉴别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避免发生与增值税发票相关的违法犯罪行为,降低财税风险。
(六)掌握特殊会计处理,做好增值税下的财务分析
“营改增”虽然只是税种变化,但却牵涉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改变,涉及科目增多,核算要求也提高。笔者认为,试点企业财务部门一是要按照增值税核算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建立增值税明细账,除了要掌握增值税的一般会计处理程序以及增值税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外,还要掌握“营改增”过渡期的特殊会计处理,如差额征税、增值税留抵税额、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以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初次购买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缴纳技术维护费而抵减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核算等,同时也要掌握增值税优惠政策及其会计处理。二是要注意增值税下财务分析口径的变化。由于增值税不反映在利润表中,在账务处理上也与现行营业税的记账方法不同,因此会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数据结构,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笔者认为,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特别是与以前年度财务分析对比时,要注意数据口径的变化,以免对经营决策产生误导。■
责任编辑 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