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务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近期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全面实现今年的目标。会议指出,做好四季度的各项工作,不仅对全面完成今年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强化预算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前瞻性地调节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和新增贷款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好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推进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加快工程进度。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领域。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
▶国务院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近期经济工作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0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增速趋于稳定并继续出现积极变化,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全面实现今年的目标。会议指出,做好四季度的各项工作,不仅对全面完成今年发展目标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稳步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强化预算支出管理,防止年底突击花钱。前瞻性地调节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合理的市场流动性和新增贷款规模。优化信贷结构,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改善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好扩大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推进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加快工程进度。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业和领域。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扩张。三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农业发展好形势。落实好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和玉米、大豆、棉花等临时收储政策。促进生猪等农畜水产品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引导农民稳定冬小麦、冬油菜播种面积。确保化肥等生产资料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积极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四要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继续深入推进财税、投融资、电价、行政审批等领域改革。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认真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五要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抓紧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系统配套、科学有效、稳定可预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确保保障房公平分配到低收入群众的手中。加快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有效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六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做好民生工作。突出抓好就业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工作。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
▶《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发布
国务院近期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规划》首次对减排任务较重的重点工业行业、城镇居民生活污染、农业污染源等提出了具体目标要求。《规划》提出的减排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各减少8%,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01万吨、654万吨;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各减少10%,分别新增削减能力69万吨、794万吨。《规划》同时要求,火电行业二氧化硫削减16%、氮氧化物削减29%,钢铁行业二氧化硫削减27%,水泥、造纸、纺织印染行业污染物削减10%以上;农业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按8%和10%的总体削减水平确定行业减排任务;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8个百分点,到2015年达到85%。《规划》提出了3项主要任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加强污染减排能力建设。《规划》还确定了以下5个方面的主要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提升脱氮除磷能力;继续加大水污染深度治理和工艺技术改造;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开展农业源污染防治;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等。
▶逐步将营改增扩至全国
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座谈会。李克强说,实施营改增,是推进制造业升级、解决服务业发展滞后问题的重要措施。通过打通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能够促进工业领域专业化分工,做大做强研发和营销,使企业结构从“橄榄型”真正转变为“哑铃型”,产业层次从低端走向中高端;而且会促进一些研发、设计、营销等内部服务环节从主业剥离出来,成为效率更高的创新主体,实现主业更聚焦、辅业更专业。同时,对服务业实行与工业同样的增值税,是国际通行做法,可以为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特别是对分工细、链条长的现代服务业,减税效果会更明显。就业的最大容纳器是服务业,领域宽、覆盖广的服务业发展了,就业也就会随之扩大,这是最突出的改革效应,对城镇化发展也是有力的促进和支撑。李克强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既需要“顶天立地”的具有支柱作用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富有增长活力的中小企业。近年来,我们出台了不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次营改增,又在制度上迈出了重要一步,突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取向,效果也最明显。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会惠及更多中小企业尤其是微型企业,推动就业和创业,促进大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相互支撑,增强整体竞争力和活力。李克强强调,推进营改增是从大局着眼、细处入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举措,这不是营业税和增值税的简单转换,而是重大制度创新。通过将营业税逐步改为增值税,基本消除这方面重复征税并实现公平税负,做到对货物和服务统一征税,有利于防止重产品、轻服务的问题。这达到了简化和规范税制的要求,体现了税改的方向。改革采取深入论证、积极试点、从点到面、稳步推开的做法,积极平稳有序,前行一步,夯实一步,这将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正税清费提供有益借鉴。李克强指出,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跟踪评估遇到的新情况,研究探索相关重大问题,抓紧制定扩大改革试点的具体方案,有序扩大试点范围,适时将邮电通信、铁路运输、建筑安装等行业纳入改革试点。根据国家和地方财力可能,逐步将营改增扩大到全国。研究理顺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确保企业受惠、地方得益、国家税制得到完善,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