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企业换标是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宣布“我已不是原来的我”。因此,品牌更新或更换品牌标识,战略考虑要大于基于视觉识别层面的考虑。
首先,企业在换标之前,要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要充分分析目标消费者对于现有品牌的理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品牌的新战略变化和品牌内涵的更新要评估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和障碍所在。
其次,要制定一个严密的计划有节奏地推进换标,让消费者感知到品牌的逐步变化。换标的后续工作比换标本身要复杂繁重得多,换标的成本往往颇为昂贵,换标涉及到渠道、终端以及其他相关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调,企业都需要做好细致的规划,有条不紊地实行。如果市场对新标志系统的某些元素反馈不佳,就需要对相应的元素及时进行调整。
再次,换标活动应尽量与品牌的重大活动如推出新产品等同时推出,以尽可能抓住眼球,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关注。有很多消费者并不习惯企业的新标识,因此,企业还需要在推广的过程中,向消费者完整地解释和传达新标识的设计和内涵。
最后,企业还需要思考的是,不要单纯为了换标而换标,也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涵,同时更不能忽视消费者。品牌换标不仅要有新的经营战略做基础...
企业换标是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宣布“我已不是原来的我”。因此,品牌更新或更换品牌标识,战略考虑要大于基于视觉识别层面的考虑。
首先,企业在换标之前,要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要充分分析目标消费者对于现有品牌的理解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于品牌的新战略变化和品牌内涵的更新要评估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和障碍所在。
其次,要制定一个严密的计划有节奏地推进换标,让消费者感知到品牌的逐步变化。换标的后续工作比换标本身要复杂繁重得多,换标的成本往往颇为昂贵,换标涉及到渠道、终端以及其他相关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调,企业都需要做好细致的规划,有条不紊地实行。如果市场对新标志系统的某些元素反馈不佳,就需要对相应的元素及时进行调整。
再次,换标活动应尽量与品牌的重大活动如推出新产品等同时推出,以尽可能抓住眼球,引起媒体和消费者的共同关注。有很多消费者并不习惯企业的新标识,因此,企业还需要在推广的过程中,向消费者完整地解释和传达新标识的设计和内涵。
最后,企业还需要思考的是,不要单纯为了换标而换标,也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内涵,同时更不能忽视消费者。品牌换标不仅要有新的经营战略做基础,同时也要与企业的品牌建设体系溶为一体,如此才能让换标从面到心,实现真正的“洗心革面”。
(摘自《商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