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管理模式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四大名著重点描写了六个组织的兴衰存亡史。曹魏集团有点像垄断型国企。曹操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他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垄断国家资源,依靠行政力量大规模兼并各类中小型企业,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且曹魏集团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曹操作为领导人也以身作则,因此迅速发展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企业。
蜀汉集团像股份制企业,刘、关、张等人是创始股东,大股东刘备担任董事长,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则为首席执行官。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的体制,使诸葛亮能够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才华,蜀汉集团也迅速从弱小走向强盛。然而刘备虽把经营权下放给诸葛亮,但有时却又无端地收回,如关羽死后,刘备不听劝告,意气用兵,发动彝陵之战,结果导致损失惨重,险些把整个基业都赔了进去。
孙吴集团像典型的家族企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家族企业由于将企业的利益与整个家族的利益捆绑起来,因此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任人唯亲。但孙权却成功地克服了这一弊端,大胆实行分权制度,吸收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非家族成员为集团效力,江东基业因...
管理模式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四大名著重点描写了六个组织的兴衰存亡史。曹魏集团有点像垄断型国企。曹操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既当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他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垄断国家资源,依靠行政力量大规模兼并各类中小型企业,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且曹魏集团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曹操作为领导人也以身作则,因此迅速发展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企业。
蜀汉集团像股份制企业,刘、关、张等人是创始股东,大股东刘备担任董事长,职业经理人诸葛亮则为首席执行官。这种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对分离的体制,使诸葛亮能够放开手脚施展自己的才华,蜀汉集团也迅速从弱小走向强盛。然而刘备虽把经营权下放给诸葛亮,但有时却又无端地收回,如关羽死后,刘备不听劝告,意气用兵,发动彝陵之战,结果导致损失惨重,险些把整个基业都赔了进去。
孙吴集团像典型的家族企业。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家族企业由于将企业的利益与整个家族的利益捆绑起来,因此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当然也有它的局限性,最主要的是任人唯亲。但孙权却成功地克服了这一弊端,大胆实行分权制度,吸收并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非家族成员为集团效力,江东基业因此得以传承七代,为三国之最。
梁山集团采取的是合伙制,实行平均主义,按人头分红,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这种体制最大的问题是产权不清晰,同时也缺乏科学的监管机制。以致宋江上任后通过实行产权改革,不动声色地把集体财产变为其私有财产。然后以此为资本,积极准备与大宋集团的并购。结果遭到了以林冲、武松等为首的中高层管理干部的极力反对,梁山集团失去以往的凝聚力,最终还是没有避免被收购的结局。
唐僧师徒采取的是项目管理模式,唐僧相当于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技术骨干,猪八戒和沙僧则是普通成员。他们之间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与能力。师徒四人齐心协力,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西天取经的任务。
至于《红楼梦》中的贾府则是典型的个体户管理模式,虽然家大业大,但管理十分粗放和随意,组织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会计同时兼任出纳),监管也十分不到位,花钱没计划、没预算、没节制,以致贾府在经济上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危机,逐渐走向破产。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以上各种管理模式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规范的制度,特别是科学的权力分配和监督机制,同时在决策过程中也要集思广益,充分发挥人才优势。

人才管理
虽然管理模式有别,但各个组织对人才管理都十分重视。曹操唯才是举、刘备“三顾茅庐”、孙权破格提拔新人都被传为佳话。梁山集团在用人方面也是人尽其材,任何人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得到重用。在人才招聘上则采取多方面措施,并且还设立了专职的人力资源部——“聚义厅”,专门挖“大宋”的人才墙脚。唐僧在人才选用方面则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度。孙悟空、猪八戒、白龙马都曾是“重犯”,沙和尚也是流沙河里的妖魔,唐僧却一一收留并委以重任。贾府也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比如在未来的当家人问题上,最终选择了宽厚仁爱、身体健康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管理才能的薛宝钗。虽然从感情上来说并不合理,但从整个家族的利益来看,却是比较正确的决定。
对人才的选拔除了要注重“才”以外,还要重视对“德”的考察。《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能将乱成一团的宁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确实“有才”,但她却假公济私、挪用公款、克扣员工工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贾府的衰落,属于“无德”。这说明在企业管理者用人的选择上,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进行。有德有才者大胆使用,有德无才者培养使用,有才无德者限制使用,无德无才者坚决不用。
刘备、宋江、唐僧三人在平常人看来似乎都是无能之辈,缺乏人格魅力和英雄气度,却能够成为驾驭群雄的老大。他们之所以能成为领导,恰恰是因为他们具备了普通人所没有的优势与品质。刘备不但善于感情投资,也十分善于品牌运作,打造了以“仁”为核心的品牌形象。这些都使他能从摆地摊起家,一跃而成为可与魏吴抗衡的势力之一。宋江最大的特点是热心助人、为人仗义,所以江湖上人送外号“及时雨”;此外,他还善于收买和笼络人心,关心兄弟们的生活,这也是他具备领导才能的体现。唐僧最大的长处是信念坚定、目标明确,坚持西天取经的目标毫不动摇;其次是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敢于放权,另外,他还拥有管理员工的杀手锏——“紧箍咒”。
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上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之间的竞争。要成为一家优秀的企业,就要培育出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受老板的性格、能力和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曹操是典型的实用主义者,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这让曹魏集团人才济济,但同时也鱼龙混杂。他这种凡事只问目的、不问手段的管理风格,使得下属做事都不守规矩、不讲道义。为了防止员工有样学样,曹操对下属的猜忌心很强,动不动就杀人,营造了紧张恐怖的工作氛围。曹操死后,其子曹丕进行收购,把曹魏集团变成了私营企业。但由于其后的接班人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以致曹家逐渐失去了对董事会的控制权,最终被司马炎收购。
蜀汉集团初期营造了以人为本、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氛围,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加盟,从创办初的“三无企业”(一无资金、二无市场、三无人才),发展壮大成为业绩优良的上市公司。但刘备最大的问题是不喜欢提拔新人,且有地域歧视倾向,对益州本土人才不重视,导致内部矛盾重重。刘备死后,诸葛亮主持工作,采取家长式的管理方式,建立了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制度,实行精细化的管理,但由于决策不透明、执法过于严厉,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员工的发展潜力。
孙吴集团的企业文化既不像曹魏集团那样强势,也没有蜀汉集团那么柔性,力求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一切凭业绩说话,但同时又勇于打破常规,破格提拔新人并委以重任,全力打造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鼓励下属全方位发展。但是孙权晚期对人才进行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使得国力逐渐衰弱,最终被曹魏集团吞并。
梁山集团初期高举“义”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晃盖为董事长的梁山好汉周围,信奉“有福同享、有难共当”的企业价值观,追求“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企业使命,公司业绩良好,发展迅速。但宋江上任后进行组织变革,将企业文化由“义”字号改为“忠”字号,彻底葬送了梁山基业。
唐僧西天取经项目团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张见义勇为,为民除害。同时也十分强调技术的重要性,如孙悟空服软是如来手段高,唐僧管得住孙悟空靠的是紧箍咒,孙悟空能领导猪八戒凭的也是自己的本事大。
贾氏集团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都不错,但实行的是家长式的管理,等级森严,压制员工个性,漠视员工情感诉求。这种缺少人文关怀的企业文化,使贾氏集团逐渐丧失凝聚力,最终变成一盘散沙。
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满足四个条件: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战略的全面支持、尊重市场游戏规则(如诚信、公平竞争、双赢等)、尊重人性。而尊重人性是优秀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础。企业文化只有尊重人性,获得员工的认同,才能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摘自《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