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透过这场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缺少应有的会计责任,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造成投资者、监管者等利益相关者做出错误决策,从而对全球经济衰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规范企业会计工作、明确会计责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会计视角去认识这场危机并寻找解决危机的路径是很有必要的。
一、金融危机下的会计责任问题
1.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不纯
透视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可以看出,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不纯造成的。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主要有三个:一是规避市场管制动机。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政府对企业的上市、配股、交易及退出等市场行为都通过一系列会计指标进行管制。因而,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内部控制人”的利益,往往会通过操纵利润等手段与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博弈,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成为他们的法宝。二是纳税动机。一般来说,较低的报告盈利会减少政府采取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增加政府对企业进行补贴的可能。因此,为确保“公司利益”,便会产生偷税漏税、减少或延迟纳税的动机。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粉饰会计报表,调整账内会计利润...
透过这场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一些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缺少应有的会计责任,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造成投资者、监管者等利益相关者做出错误决策,从而对全球经济衰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笔者认为,规范企业会计工作、明确会计责任、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会计视角去认识这场危机并寻找解决危机的路径是很有必要的。
一、金融危机下的会计责任问题
1.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不纯
透视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可以看出,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由于会计政策选择动机不纯造成的。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主要有三个:一是规避市场管制动机。我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政府对企业的上市、配股、交易及退出等市场行为都通过一系列会计指标进行管制。因而,上市公司为了满足“内部控制人”的利益,往往会通过操纵利润等手段与市场监管部门进行博弈,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成为他们的法宝。二是纳税动机。一般来说,较低的报告盈利会减少政府采取不利于企业的行为,增加政府对企业进行补贴的可能。因此,为确保“公司利益”,便会产生偷税漏税、减少或延迟纳税的动机。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粉饰会计报表,调整账内会计利润,从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三是隐性的分红动机。对股东而言,会计利润比股票价格更能直接衡量管理者业绩。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经理人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者为实现委托者托付的经营管理目标,更关心对会计收益产生重要影响的会计政策,甚至为了实现目标对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选择增加或虚增利润的会计政策。
2.有缺陷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许多企业未制订完善的、成文的内控制度,机构设置不合理,人事制度不健全,企业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些缺陷既有沿袭下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也有当前内部控制未受到企业管理者重视的原因。二是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对接无效。尽管《会计法》明确规定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及单位负责人在单位会计活动中应负的法律责任,但一些企业负责人为了获得不法收益,不能对内部控制担负起全责,甚至产生会计造假的行为,导致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并可能将责任推卸给财务人员。三是缺少“自控”和“他控”。现有的内部监督机制弱化,,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能产生压力。财政、税务、银行、审计等社会监督机构在工作中未能形成综合监督的合力,对企业的威慑力不够。在处罚上,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四是欠缺风险管理。在过去50年中,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已发生巨变,而风险管理的理念却没有与时俱进。尽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已经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资产负债表内进行核算和反映,但受现行财务报表的格式和列报内容的限制,纳入表内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还只能是数字,并不能充分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实质,无法在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方面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二、解决会计责任问题的应对之策
1.树立正确的会计政策选择目标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目标应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管理当局通过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最大化个人的经济利益和非经济利益(杨成文,2000)。在公司内部,通过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目标追求,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与企业价值最大化一致起来。
2.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
针对这次危机暴露出的新特点及我国企业的现状,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约束制度、重视和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内部会计监督、明确会计工作相关人员的职责,显得更加紧迫。在金融危机下,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风险防范控制以及更好地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CFO不能孤立地进行风险管理,还需要严密的内控体系,对账务严格审计,对交易对手和账户安全要谨慎审查,同时,要关注金融市场对其财务安全的影响。尽管会计责任针对的是企业本身,但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也很重要。一方面,在金融行业,加快金融业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使会计信息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经济法律体系是市场体系有效运作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种交易必须严格地以法律为依据,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市场交易活动要严加惩处。
3.恰当使用公允价值和完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
笔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推进步伐不会停止或延缓,反而会加快,暂停和修改公允价值计量也许只是权宜之计,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才能直击问题的本质。应当不断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和方法,使其能及时、充分、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风险,以便更好地评估市场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化解行业风险。现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也应进一步改善。在编制现行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应单独编制衍生金融工具的资产负债明细表和适应衍生金融工具特殊需要的其他报表,具体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名称、发生日期、实际成本和现时公允价值、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及交易条件、损益金额、合同条款和相关风险。
4.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会计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政府、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集团和个人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责任应包括社会责任的范畴,应逐步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用会计方法计量企业经营活动带来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监督反馈。这样不仅可以时刻提醒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也可以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责任编辑 刘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