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有人说财务人员每天30%的精力在做业务,70%的精力在做沟通。确实,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主管人员对外要代表企业和工商、税务等诸多部门沟通,对内要面对相关科室和众多职工。但是,在这诸多对象中,沟通最多、对个人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自己的上司。沟通做得好,有了上司的支持,工作很容易打开局面—遇到问题,他助你解决;碰到矛盾,他帮你化解。有人形象地说,上司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守门员”,他可以让你跨进更高的门槛,也有理由把你拒之门外。可见,与上司的沟通何等重要。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怎样与上司沟通,应该注意哪些技巧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各位同行探讨。
第一,摆正自己的位置,掌握说话的分寸
对于上司,我们既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又要对他表示尊敬。对于上司提出的意见自然应该重视,因为他身处领导的位置,相对来说见多识广,经验比我们丰富。他布置的工作我们应该认真执行。在上司尚未作决定之前,可以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建议,一旦他已经决定,最好就不要坚持己见了。但是,在合适的场合,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的态度是有礼的、客观的,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反而比一味...
有人说财务人员每天30%的精力在做业务,70%的精力在做沟通。确实,财务人员,特别是财务主管人员对外要代表企业和工商、税务等诸多部门沟通,对内要面对相关科室和众多职工。但是,在这诸多对象中,沟通最多、对个人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自己的上司。沟通做得好,有了上司的支持,工作很容易打开局面—遇到问题,他助你解决;碰到矛盾,他帮你化解。有人形象地说,上司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守门员”,他可以让你跨进更高的门槛,也有理由把你拒之门外。可见,与上司的沟通何等重要。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中怎样与上司沟通,应该注意哪些技巧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各位同行探讨。
第一,摆正自己的位置,掌握说话的分寸
对于上司,我们既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又要对他表示尊敬。对于上司提出的意见自然应该重视,因为他身处领导的位置,相对来说见多识广,经验比我们丰富。他布置的工作我们应该认真执行。在上司尚未作决定之前,可以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建议,一旦他已经决定,最好就不要坚持己见了。但是,在合适的场合,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的态度是有礼的、客观的,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反而比一味奉承谄媚、随声附和更能得到对方的重视。另外,财务人员和上司共同参加会议、讨论问题的机会很多,要把握住什么话应当由上司去说,什么话应当我们去说。不能趁着领导在的机会就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抢领导的话说。我有个朋友,总犯这个毛病,一有机会他就替上司总结和表态,结果引起不满。
第二,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讲究方法
我们财务人员有一定的财权,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原则,行就是行,不行要和人家讲明白。企业财务审批权限和程序不尽相同,但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仍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很多支出都是由主管财务的副总或老总签批。当客户或当事人拿来单据让你报销付款时,作为财务人员应当审查单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发现问题及时和上司沟通。我当财务科长时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个熟人拿着一张老总签批好的单据来财务科要钱,我知道这家企业的底细,他们没有这项资产的产权,交易肯定存在问题。我对这位熟人说,“单据先放在我这里,你先回去,听我的电话。”他十分不满意,质问我哪有问题,拿着这张条子就要找老总。我说,“你别生气,请坐一会,喝点水。我和老总沟通一下。”老总听完我介绍的情况才恍然大悟,取消了那笔交易。老总还对那位熟人说,财务科的做法是对的,请他不要误会。从那次以后,老总做出决定,凡是来结算要钱的,先让我审核签字,他再审批,并形成了制度。
第三,不兜圈子,不绕弯子,要和上司说真话
我们在和上司相处过程中,经常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上司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向我们征求意见。比较会来事的人,看着上司的眼神行事,上司说行,他就表示赞成;上司反对,他也跟着反对。作为财务人员如果这样,上司根本没有必要跟你商量。有件事情我记忆犹新。有家社会名声不好的广告商通过关系找到了我们老总,希望合作,老总动心了,征求我们几个人的意见。当时多数人都支持老总的意见,唯独我不同意。我说广告公司那么多,我们一定要选择一家信誉可靠的。但老总坚持要试一试,结果上了一当,后来和那家广告公司断绝了关系。过了一段时间,老总私下对我说,“我欣赏你的,也很难得的是你敢和我说实话。”
第四,和上司沟通时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上司要找你商量事情时,你应当先考虑可能会对你说什么事,应该如何去回答,心里要有个大概判断。找上司请示工作或提出建议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涉及到数字的,必须准确,符合逻辑,有充分的把握。口头汇报的要打好腹稿,文字汇报的要多看几遍。文字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不应有大概、可能、也许等让人模糊的字样。遇到难题时,不能简单地对上司说,我是没有办法了,您看怎么办。你应当分析问题将会出现的几种可能,做出判断,明确自己的观点,坦诚地征求他的意见。尽量避免过分强调某一理由,或是直接肯定某一办法,以免引起上司的质疑和反感。有一次,我在上司的办公室里商量事情,一位中层干部想向上司汇报工作,由于涉及财务部门的事,老总叫我也在场听一听。但这位中层干部只汇报了一小部分便听出他根本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老总立即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严厉地说:“你先回去,等你把事情调查清楚了再来汇报。”这是在批评他,同时也提醒了我。
第五,推功揽过,不要表白自己
上司交办的事,有的比较容易办,有的很难办。办完以后应当及时向上司汇报结果。作为财务人员,特别是会计主管人员,不能办成一件事情以后就自我炫耀一番,功劳都是自己的,把没有办成的责任都推给别人。特别不是你一个人办的事情,不能把功劳记在自己的账上,尽量推让给别人,便于今后合作。如果你的下属做错了事,导致事情没有办成,你应当主动承担责任,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这样上司不但不能责怪你,反而会更加器重你。
有的上司不愿意听啰嗦的汇报,只关心结果,你可以先告诉他,事情办成了。如果他问起办事的过程,也应当简明扼要,给上司留下你办事利索的好印象。
第六,工作要积极主动,能够独当一面
我们自己分内的事情尽量自己去处理,能做主的事情要做主,尽量不打扰上司,要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应该你去办的事情,你再去问上司,必定会引起他的反感。在不越权的前提下,要替上司分忧。看准的问题,及时办理,不能等待上司的支派。有些问题应该想到上司的前面,要有前瞻性,他想说还没有说,你就把事情办完了,上司肯定很高兴。

第七,改善倾听技术,做到心领神会
有人说:“沟通之道,贵在于先学少说话。”财务人员要多听少说。特别是在上司面前,更应当表现出认真聆听,愿意接纳上司意见和想法的态度。做到有效倾听,必须专心听并筛选重点,理解其涵义。不要轻易插嘴,要注意倾听弦外之音。只有充分理解上司的想法,才能准确回答上司提出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八,分清主次,突出重点
我们经常会遇到“两个婆婆”的情况—不同的上司都想让你听他的。这时我们就应该清楚谁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如果有相关事务上的问题,应向直接上司请教,并获得他的信赖与支持。对另一位上司交代的事,如果无冲突,也要尽力去帮忙;如果与直属上司的意见有冲突,你应当以委婉谦逊的态度拒绝。千万不可心存投机,想两面讨好,否则很可能左右为难,得不偿失。如果“一把手”一竿子插到底,未通过直接上司找到你,最好也让他们互相通一下气,免得产生误会。
第九,协调好上下关系,不打小报告
在日常工作中,尽可能为上司搞好公共关系。在他人面前,应该委婉说明上司的优点、长处以及对下属的照顾。在上司面前,要常常赞许同事的品德和才能,以拉近公司上下级的距离,增进企业内部的团结。当听到关于上司的“小道消息”,不传话,不传播。有的上司专门喜欢打听别人对他的议论,我们不能做他这方面的“耳目”。切忌拨弄是非。即使关系非常融洽,也要注意掌握分寸。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和上司保持融洽的关系而又不过分亲密。
第十,真正的好心,必须顾其效果
有时,我们满心从工作出发,见到不合理的事向上司反映,上司却有可能把你“抖露”出去,也有可能引不起他的重视,甚至当他在处理其他大事的时候,根本不愿意考虑你提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适时、适地、适宜地和他进行沟通,否则,效果不会太好。对于根本听不进去你进言或者是非常难以合作、沟通的上司,离开也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 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