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把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并把财务管理专业列入了本科专业目录。自此,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同于一般的综合性大学,其着重点在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基于服务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为目标,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调问题
纵观国内外,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并非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从管理学或经济学学科中分离出来的,具体而言,就是从金融学和会计学中分离出来的。至于财务管理专业究竟应该归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争论。但是,不管争论结果如何,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协调。
1.与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协调。从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体制表现为“统收统支”、“利润留成”、“利改税”等,企业缺乏进行财务管理的大环境,因...
自1999年以来,教育部把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二级学科,并把财务管理专业列入了本科专业目录。自此,不管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同于一般的综合性大学,其着重点在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基于服务地方经济或区域经济为目标,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构建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协调问题
纵观国内外,财务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并非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从管理学或经济学学科中分离出来的,具体而言,就是从金融学和会计学中分离出来的。至于财务管理专业究竟应该归属于经济学还是管理学,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争论。但是,不管争论结果如何,在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与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协调。
1.与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协调。从我国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体制表现为“统收统支”、“利润留成”、“利改税”等,企业缺乏进行财务管理的大环境,因此,在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方面,财务管理仅作为会计学专业下设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企业的资金运动,为计划经济理财服务(刘淑莲,2005)。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如何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上了日程。由此,财务管理专业逐渐从会计学专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归属于会计学专业,因此,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可避免地打上“一多一少”的烙印,即会计学课程过多,财务管理课程过少,从而使得财务管理专业毫无特色可言,仅仅成为会计专业的延伸。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构建全新的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要遵循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同是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两个平行专业的原则,要改变以往“重核算课程、轻管理课程”的做法,在专业课程设置时要真正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
2.与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协调。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来看,财务管理专业通常被认为是从管理学或经济学学科中分离出来的,因此在专业设置时,通常把财务管理专业设在管理学下的金融学院(系),或经济学下的金融学院(系)(刘淑莲,2005)。这种认为财务管理隶属于金融学的观点,直接影响着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表现为“一重一少”,即重视金融学,包括微观金融学和宏观金融学的课程设置,如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投资学、货币经济学、公司财务等课程,而很少或基本不设置财务分析、公司财务案例研讨等课程。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应过多涉及金融学专业的课程,学生在掌握一般的金融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着重于对公司财务问题的研究,通过理论课程设置,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公司财务的一般分析方法,并辅之以实验类型的课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设置比例问题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财务管理理论与公司的实际财务行为相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教学的重心。财务管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必然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问题:理论课程过多,会减少学生对公司实际财务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课程过多,则会使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缺乏理论基础,财务管理教学陷入专科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实务专家型的高级财务人才,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要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
责任编辑 刘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