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者按
以国办56号文的发布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党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当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加速变革、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一切都让参加2010年“两会”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代表委员有话要说。他们怎样看待做大做强?他们对事务所的发展路径有何思考?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对相关管理部门又有何期许?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在“两会”期间分别采访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所主管合伙人张国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余瑞玉。
在谈及国办56号文的发布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意义时,张国俊用了一个词:用心良苦。这样的认识或许与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
1984年毕业,张国俊就进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期间他曾参与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筹建;1990年,他被派参与筹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在毕马威北京及洛杉矶事务所工作;1995年,他又加入普华北京事务所,并在1997年成为普华历史上第一位中国国籍合伙人;1999年至2001年在普华永道美国工作;2006年6月起,他一直担任普华永道青岛分所主管合伙人至今。从曾经的行业管理者到如今的事务所合伙人...
编者按
以国办56号文的发布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党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当下的注册会计师行业进入了加速变革、迅猛发展的时期。这一切都让参加2010年“两会”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代表委员有话要说。他们怎样看待做大做强?他们对事务所的发展路径有何思考?他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对相关管理部门又有何期许?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本刊记者在“两会”期间分别采访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所主管合伙人张国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余瑞玉。
在谈及国办56号文的发布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意义时,张国俊用了一个词:用心良苦。这样的认识或许与他的个人经历不无关系。
1984年毕业,张国俊就进入财政部会计司工作,期间他曾参与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筹建;1990年,他被派参与筹建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在毕马威北京及洛杉矶事务所工作;1995年,他又加入普华北京事务所,并在1997年成为普华历史上第一位中国国籍合伙人;1999年至2001年在普华永道美国工作;2006年6月起,他一直担任普华永道青岛分所主管合伙人至今。从曾经的行业管理者到如今的事务所合伙人,角色的转换让张国俊更能深刻体会行业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而爱之深,责之切,张国俊对这个行业的感情似乎更多地体现在对行业发展的冷静思考中。
行业发展应遵循规律
“注会行业发展应该遵循规律,每个事务所也要按照规律发展。这是我的总体看法。”张国俊开门见山。在他看来,注会行业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历史还比较短,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整个社会对注会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就显现出行业发展的基础不够扎实。比如从纵向看,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模取得了长足进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所数量已达7600多家。然而,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也存在盲目进入与扩张的个案:个别事务所缺乏对这个行业的实质理解就仓促成立;个别事务所只求规模扩大,实际上很多制度,包括审计方法、理念、质量控制系统等都不够健全。加上行业受到一些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道德观念不强、专业水准和执业质量不高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一些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没尽到自己的责任,出具一些不负责任的报告,“这是在直接损害行业的地位,我觉得这是制约注会行业发展的大问题。”张国俊的表情郑重而严肃。
张国俊认为,要发展这个行业,从根本上是要先把基础工作抓好,“抓不好基础工作,其他的都是拔苗助长。”比如事务所做大做强,从导向上来说这个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现实中,个别事务所仅实现了形式上的合并,如果不进行实质性的整合,就无法实现科学发展。再比如相关部门推动和支持事务所开拓新业务领域,这对事务所的发展而言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因此忽略审计业务质量。把审计业务做好是开展其他业务的专业基础。张国俊认为在拓展业务领域的过程中要注意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他举例说,如果事务所为某个客户提供审计服务,那么他就不能对同一个客户提供涉及管理职能的服务,比如帮其设计会计信息系统、内控系统等,否则就成了自己审自己。在他看来,“这是道德,这是规范。”但是,如果事务所不遵循这一点,只要给钱什么都做,这样下去无疑会造成行业的混乱,从长远来看损害的是行业信誉和每个行业从业者的根本利益。
管理部门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注会行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部门究竟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张国俊认为这里存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问题。在他看来,管理部门包括行业协会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行业环境问题上。目前,注会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执业质量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等现象,需要相关部门通过监管、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对一些找不到自身发展方向的事务所,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其找到自己的定位。此外,由于社会对注会行业的不甚了解,事务所在执业过程中常会遭遇类似于“你必须按照我的语言来出报告”的不合理要求。这需要管理部门包括行业协会下大力气去协调、引导,帮助树立注会行业的权威,减少对行业的不当干预。
另一方面,事务所本身经营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则应主要依靠其自身的发展去解决。近些年尤其是最近一两年,一些规模较大的事务所掀起了新一轮自愿整合的高潮。张国俊认为,“这是一个自然的、商业的过程。事务所的发展、扩张、合并应当根据客户服务的需要,不是也不应该是迎合相关部门的要求。”他给我们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事务所的一家重要客户在北京,双方合作一直非常愉快。现在客户要到越南开公司,对事务所而言要跟进服务就碰到了困难—对越南当地的环境、准则、规范都不了解,语言也不通。怎么办?“有两种办法。一种办法是如果越南允许,可以在那边设一个分所,在当地培养人才为客户服务;另一种办法,在越南找一家事务所,与之联合起来由其为我的客户服务。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这完全是客户的需求引导我去开分所、合并、合作,而不是人为地被要求并到一起。”张国俊说,实际上全球四大的国际网络发展历史都是这样的,“我觉得要符合这个规律去做事。”
事务所展业要量力而行
“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在张国俊看来,这句俗话对事务所的业务拓展同样适用。他说,事务所有能力做什么业务,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数,不能一味盲从,“否则就不是机会,而是风险。这方面的教训很多。”从这个角度而言,他非常赞同事务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优化发展路径。“不是大的事务所就好,小的就不好;也不是在‘四大’工作就好,在国内所工作就不好。这是误区。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精做专就好。”张国俊很形象地打了个比方:“你认为开一家五星级酒店好还是开一家小旅馆好?答案并不肯定。因为你的服务群体不同,成本结构不一样,风险也不一样。开五星级酒店的老板不一定赚钱,开小旅馆的却可能是赚钱的。”而反观当前行业发展现状,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是大小事务所都集中在传统审计领域,业务种类单一,市场范围狭窄。在张国俊看来,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就像大海的鱼一样,有深水鱼有浅水鱼,大家各自在自己的空间生存才能达成一种平衡。”
张国俊特别谈到,不管是什么规模的事务所,也不管你的业务重点在哪方面,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应该是共通的。相关部门近年来在行业人才培养方面花了很大气力,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但是培养人才的主体还应是事务所自身。作为人合型组织,人才是事务所发展的关键,所以每个事务所都应该研究建立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人才培养是门科学,就像一个家庭培养孩子一样,从小到大,要允许他犯错误,给他充分的支持、机会和锻炼,一步一步成长,不能急功近利。”
国内“四大”与本土所应共同成长
“我很想谈一谈本土所与国内‘四大’所的关系问题。”作为“四大”之一的普华永道事务所的合伙人,张国俊对这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显然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看法。由于发展历史、投入等原因,“四大”目前在业务收入、人才资源等方面仍然占据一定优势,加上“四大”的国际网络背景,由此引发的本土所与“四大”相关问题的讨论一度甚嚣尘上,其中不乏一些对立的情绪存在。对此张国俊言谈之中似乎有些无奈和担忧。在他看来,注册会计师是维护市场经济的基石,从这个角度而言,国内“四大”所与本土所都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且国内“四大”本身在快速本土化,国内所则在国际化,大家是殊途同归。所以不应该把国内“四大”和本土所人为对立,双方反而应该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其实经营大事务所并不容易。名气大了风险也大,因为负担重,声誉成本高。安达信这么大的事务所,尽管最后法院判其无罪,但因为信誉受影响,说垮就垮掉了,教训很深刻。”张国俊言谈之间不胜感慨。
“归根结底,还是要实实在在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是非常赞同和支持科学发展的,”说到这里,张国俊突然话锋一转,“你看几代领导人提出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等等,都是真理,我们要好好学习和实践。”“我现在有空就看看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这些经典著作,越读越觉得有滋味。”张国俊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