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时,有一次帮一家美国公司做萨班斯法案相关业务,与客户财务经理接触了数日,发现他的日子过得有点痛苦。当时的我正是无知无畏的年纪,问起问题来好像AK47,又快又狠,问得对方没有还手之力,最终他只好不断地否认自己说过的话。后来我曾思考过我们交流的过程,如果该人头脑清楚,技术过硬,想来不至于这样狼狈。而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思路清晰,技术过硬。
先说说技术过硬。很多人都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专业技术更好一点?我始终认为工作中的学习其实更加有效,但现实情况是除非你供职于会计师事务所,否则,你在工作中接触到的财务可能仅限于很小的一部分。比如某知名企业有一个庞大的全球财务中心,光应付账款的团队就有几十个人,我想他们最熟悉的分录也不过两个。所以我建议可以找个好一点的资格考试,通过考试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专业脉络。
很多朋友对自己的考证计划准备充分,一般的顺序是: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ACCA或其他。我不知道这样的排名从何而来,只是觉得这样考下来很不划算,许多考试科目都是重复的。彼时看《鹿鼎记》,里面介绍了一些少林功夫的练习顺序,先学罗汉...
我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时,有一次帮一家美国公司做萨班斯法案相关业务,与客户财务经理接触了数日,发现他的日子过得有点痛苦。当时的我正是无知无畏的年纪,问起问题来好像AK47,又快又狠,问得对方没有还手之力,最终他只好不断地否认自己说过的话。后来我曾思考过我们交流的过程,如果该人头脑清楚,技术过硬,想来不至于这样狼狈。而一名合格的财务人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思路清晰,技术过硬。
先说说技术过硬。很多人都问过我这样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专业技术更好一点?我始终认为工作中的学习其实更加有效,但现实情况是除非你供职于会计师事务所,否则,你在工作中接触到的财务可能仅限于很小的一部分。比如某知名企业有一个庞大的全球财务中心,光应付账款的团队就有几十个人,我想他们最熟悉的分录也不过两个。所以我建议可以找个好一点的资格考试,通过考试系统地梳理一下自己的专业脉络。
很多朋友对自己的考证计划准备充分,一般的顺序是: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ACCA或其他。我不知道这样的排名从何而来,只是觉得这样考下来很不划算,许多考试科目都是重复的。彼时看《鹿鼎记》,里面介绍了一些少林功夫的练习顺序,先学罗汉拳,然后伏虎拳,之后散花掌,其后般若掌,等等。因为学习拳法必须循序渐进,不然就会七窍流血死翘翘。但个人的经历告诉我,会计专业的考试没有必要按照少林功夫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我建议,若是在企业工作,平时的时间不太多,那么考一个中级会计师足矣。中级的教材实在不能算是特别简单,考下来一样能证明你在财务领域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如若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而且并不想到企业工作,那么最好先考中国注册会计师。而在取得中国注册会计师证书后,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想来找工作的天地就广阔很多了。与国内各种考试相比,国外的资格考试多是由简至繁,循序渐进,就系统化来讲很完善,而且通过了国外的考试,工作思路会变得有条理,即使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也能思路清晰、头脑冷静。这是国外资格考试的一个很好的“副作用”,大家有兴趣可以体验一下。
合格的财务人员除了要思路清晰、技术过硬外,还要有开阔的眼界和良好的心态。不少人搞不懂会计和簿记的区别,英文里面是两个词,簿记是bookkeeper,会计是accountant。我想说的是,就算只是一个记账的,也不要对自己生出轻视之心。有句很有名的台词: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套用一下:没有小财务,只有小会计。若是自己立意不高,斩钉截铁地把自己定位于一个小会计,就算是考齐了天下所有的会计类证书,也只是一个会考证的小会计。若是心里对会计职业有所期盼和敬畏,就不会把自己当作一名小会计。作为财务人员,能帮助企业实现增值的地方很多,账簿的处理和维护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集约成本、规划预算、分析指标、筹措资金及保证现金流,这些是一个财务人员应该关注的问题,若是命运还没有给你这些运筹帷幄的机会,那么至少在心里应该有个梦想,在日常的工作中寻找和创造这样的机会。
我很喜欢一位美籍华裔的历史学家黄仁宇,他有个很有名的史观叫大历史,就是把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贯通一气,从宏观上找寻规律。我喜欢这样的视野,起码立意高远,气象宏大,不会流于鸡零狗碎的繁琐。当然这些也要佐以踏实的工作和实践,我们这里只谈气象,所以大家明白君臣佐使的关系就好。
再说说心态。我看很多朋友做了多年的财务,总觉前途渺茫。我倒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就好像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是人中龙凤,但实际情况绝无可能一样。只要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就足矣。我初中时学习不好,家父曾说过一句话:“你不是个好学生,但却是个好孩子。”我想谁都愿意德才兼备,若是不能两全,也无须意兴阑珊。有歪诗为证:身为会计意难平,沉浮升降总关情。若能参透借与贷,不惧东西南北风。
责任编辑 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