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受国际市场原油紧缺的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攀升。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的年汽、柴油消耗量为3800吨,价格上涨带来了500万元的预算风险。针对现状,孤东采油厂提出了“压量降本”的燃料费控制思路,明确部门责任,强化节约挖潜措施,严格审批把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8年1~8月燃料油消耗比上年同期下降130吨,比计划指标节约80吨。
一、明确归口控制机制
1.实行燃料项目组管理。燃料项目组由采油厂主管领导和设备、财务、物资、技监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采油厂主管领导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工作;设备部门负责各单位燃料控制指标的测算和分解,节油措施的制订、监督、检查、协调等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燃料费用的核定和燃料控制指标的下达;物资部门负责燃料供应和质量保证、燃料监控发放和生产用油的及时保障;技监部门负责设备油耗的监督检查工作。
2.各三级单位分管领导负责组织本单位月度燃料计划审核、现场使用监督及考核等工作。
3.各三级单位材料员负责燃料的月度计划编制上报、现场使用、燃料台账等工作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
二、加强计划审批和质量保障
1.采油厂燃料购置计划由设备部门牵头,会同物资、财务部门,依据采油厂年度预算指标和各三级单位设备用油实际共同编制。
2.燃料由物资部门严格按采油厂下达的型号、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和时间组织购货,车辆外出加油冲减各单位的用油计划。
3.燃料质量由物资部门负责把关,新进燃料必须经化验合格后才可入库存放,存放燃料超过半年必须复检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4.凡因燃料产品质量问题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的,三级单位上报设备部门后,由设备、技监部门会同物资部门与厂家进行交涉处理。
5.各三级单位根据采油厂下达的年度燃料定量指标和已发生量、用油设备类型、百公里定额油耗(或每小时油耗)、每台设备月计划运行里程(或运行小时)等情况,结合本单位生产实际需求,合理测算月度用油计划,并于当月28日前将下月用油计划表交设备部门审批,经财务部门审核后由物资部门负责按每月定量计划执行。
三、做好日常管理和现场监控
1.落实燃料控制责任。各三级单位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相应的燃料管理考核办法,建立约束激励机制,加大燃料考核力度;安排专人建立单台设备加油登记台账和单台设备月(或季)油耗台账,以此作为考核依据。根据不同设备类型的月燃料定量、实际消耗与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进行考核兑现。
2.做好燃料的调剂使用。三级单位对单台设备、班组或基层队超生产任务部分,按比例增加部分燃料计划;对没有完成生产任务的单台设备、班组或基层队,按一定比例收回燃料计划。
3.严格非正常加油管理。在加油站,严禁用塑料桶、铁桶等其他容器加油;确因生产需要必须带油1吨以上到施工现场的,物资部门负责送油到现场。在加油站加油时,对采油厂内所属加油卡与加油车辆所在单位车号不符的,除有三、四级单位特殊证明外,加油站没收其加油卡。
4.加强用油监督。设备、质监部门重点加强用油督导和检查考核工作,技监部门重点加强对各单位车辆里程表及用油情况的监控,三级单位要提高车辆里程表的完好率,控制燃料的使用。
5.加强加油卡的管理。对新增设备需办加油卡和需更改加油卡油量的,由三级单位提出申请,经设备部门备案后,物资部门方可办理。
四、健全挖潜措施
1.各三级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做好生产源头设计和部署,减少循环环节和周转工作量,饱满单车工作量运行。根据车辆单耗情况,优化车辆出勤管理,减少车辆出勤频次和运行里程,保证车辆承载能力负荷,提高车辆运营效益,最大限度减少用油量。
2.推行上下班或开会合并用车,倡导集体用车,减少单车使用台数,严格控制非因公长途车辆和节假日用车,倡导各单位同一地点办事不同业务口协同统一乘车。
3.加强日常车辆的维护保养,强化零星维护保养和实时管理,节约百公里油耗和单位产值油耗。
4.实行单车用油承包,油耗与奖金挂钩,强化燃料的定额控制工作,严格油卡专人管理制度,加大内部考核力度,杜绝浪费,保证燃料的正常使用和有效利用,防止燃料外流。
5.加强管线维护和巡查,减少穿孔、爆管次数,减少车辆出勤频次,从源头节约用油。
6.报废、停运高耗油设备设施,调整燃料流向,保证生产管理需求。
五,推广特车大队“六个一”管理模式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支出、提高车辆出勤,厂所属特车大队以单车为基本管理单元,按照一车、一台账、一统计、一分析、一考核、一评价的基本要求,推出了单车“六个一”经营管理模式,通过配套完善一系列管理激励措施,使单车油耗和万元产值油耗进一步降低。单车“六个一”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需要重点抓好“基础、运行、管理、激励”四大环节。
基础环节的工作重点是:制定各车型的万元产值和百公里油耗标准;统一规范单车数据统计分析台账;规范经管人员的职责和考核标准;配套完善单车运行管理考核办法。
在运行环节主要是把好三个审核关口:一是路单审核关,小队每日一内审、大队和用车单位5日一审核,重点控制虚结路单、套取劳务和燃料现象。二是加油审核关,采取以收定支的办法,根据工作量核定加油量,每月加油单据统一汇总上缴经营办,根据单车出勤和工作量,审核单车加油情况。三是里程审核关。值班车辆每次加油时,须做好里程抄表登记,每月25日,全面组织一次里程表抄录。
在管理环节,重点是落实好四项制度:一是单车分析评估及职工签字确认制度,每月由基层考评小组对每台车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单车记录台账由操作手签字确认,杜绝基层向车组分摊人情油、关系油。二是燃油消耗绩效排名制度,每月根据单车油耗情况,按照定额与实耗比例,实行季排名、半年考评。三是燃油季度百元基金奖励制度,每季度从奖金拿出100元/人进行考核,节约按比例奖励,超支除按超1罚5比例罚款外,沉没基层单位人均100元的奖励。四是燃油计量分析制度,对于确因设备状况超支的,通过专门制作的油耗计量仪进行全程跟踪监控计量,经对比分析后作为考核依据。
在激励环节重点落实两项激励。一是目标激励。每半年以燃油绩效排名为根本依据,结合车辆出勤、任务完成和材料消耗进行综合考评,根据综合得分排名,评出每个基层单位的效益状元、效益标兵和效益能手,由大队进行表彰。二是素质激励。2008年,特车大队创新实施了职工技能培训积分晋级卡制度,以每年的积分为一考核单位,制作上岗技能识别卡,建立积分考核细则,实行奖两级罚一级,建立起素质提升的长效机制,通过操作手素质提升,实现节能降耗。前10名为技能精英级;第11~20名为技能优胜级;第21~30名为技能达标级;第31~40名为技能标准级。
三年来,特车大队车辆出勤率不断提升,万元劳务油耗逐年下降,下降幅度达30%,目前运行状态比原状态年降低油耗达200吨以上,万元产值柴油油耗由2006年的287.1公斤/万元劳务降至2007年的246公斤/万元劳务,汽油油耗由2007年的261公斤/万元劳务降至2008年的258公斤/万元劳务,比同行业平均水平低15%以上。
六、严格考核与奖罚
1.燃料考核每季度考核一次,按采油厂下达给各三级单位的油量指标在年终予以考核兑现。
2.采油厂燃料管理项目组和技监部门不定期到加油站和三级单位检查。检查中发现三级单位月度燃料考核不及时,或月度计划上报不及时,或有报废停用设备油卡不上交等现象,由设备部门及时予以网上公布,并纳入年终考核兑现。
3.在加油站发现有违反加油规定的,一次罚加油站1000元;对加油卡与车号不符且又无证明加油的,加油站必须扣留加油卡,并通知油卡所属单位,上报采油厂燃料管理项目组,每发现一次或被举报核准一次违规加油,罚加油卡所属单位1000元,罚转借人500元;同时奖励加油站或举报人200元。
4.加油站要如实保质足额加油,被举报一次经技监部门核实加油量不足或油质不符合要求,罚加油站200元,奖励举报人100元。
5.各单位及时做好燃料调剂使用,如因调剂不及时,导致出现单车因燃料不足拒绝用车单位用车,被举报一次经项目组核实,罚被举报单位1000元。
责任编辑 李斐然